分享

【原创】 太极拳“蓄而后发”,蓄的是劲吗?

 红色的鱼jrvpgx 2018-08-28

武禹襄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有:“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所以太极圈流行的一个讲法:“先蓄劲,再发劲”,也就是说太极拳要想发力,要先“蓄劲”然后再发劲。比如掩手肱捶,为了发劲出拳,身体转的角度很大甚至超过了90°。我认为这样做看起来是蓄劲满满打出的力量很大,实际上是不对的,原因有四:


其一,蓄劲再发,违背了太极拳“收即是放”的重要特点和要求,太极拳收放合一,不是先蓄劲再发劲;其二,如此大的转体动作,出拳时间相对变长,不合搏击的攻防要求,必被打;其三,转体幅度过大再发力,不符合体育运动规律,会造成未伤人先伤己的后果;其四,根据洪公的《拳品十三》,练拳、用拳的蓄劲破坏了太极拳的轻灵、含蓄、雍容、隽永、自然等品格。


通过与学生讲拳、实践,我认为太极拳运动中的“蓄而后发”,“蓄”的不是“劲”,而是“势”!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讲:得势争来脉,出奇在转关。武禹襄《十三势说略》中有:有不得机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求之。几乎每一家太极拳都会提到“势”,那么什么是“势”呢?又该如何得机得势呢?


我认为太极拳的每一动作,不仅有各自的用法,而且要为下一个动作服务,在完成这一动作的同时,身法、步法、手法均调整到合适的角度和方向,无论发力与否,均可以让下一动作恰如其分、轻松自如的完成,从而体现出太极拳“松、慢、圆、缠、匀”以及连绵不绝的特点,而不是断续、凸凹、起伏过大等问题,这就是“势”。所以太极拳无论是用还是练,每一动均有“势”,“势”涉及到手、肘的高低、角度,身的方向,脚的扣、摆,步的进退等诸多情况,也就说周身运动的角度、方向、大小、时间均恰到好处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状态,即为“得势”。用洪公均生的话就是:“顺逆自转和正反旋法在变化转折那个时间方向、角度的配合问题”、“周身上下相随的螺旋运动,变化的方向,时间恰到好处,无过不及”、“善于在什么时间变什么角度,恰如其分地、毫厘、分秒不差地去适应对方的变化”。


练拳按照规矩练,手眼身法步恰到好处,即可蓄势,其力自生;交手用拳,根据具体情况随遇平衡,其势因敌变化,我方顺势,则对方自然背势,无论步之进退、劲之长短、动之收放等均可以得心应手,此时自可收放合一、攻防合一。如同爆竹,点燃了引线,其后就是崩炸,卷的越紧,崩的越响;如同子弹上膛,三点一线瞄准了,差的就是扣动枪扳了,也是蓄势,其势在我,被瞄准的人当然是恐慌不安;如同军事对抗,排兵布阵完毕,虽然没有打起来,但那种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用一个词来描述就是“蓄势待发”,若要进攻,则千军万马成雷霆之势如摧枯拉朽。


蓄劲一般是在力量爆发前的动作中,力发出去往往后继乏力;而蓄势,则含在每一动中,并且前后呼应,从而力量源源不断,随时可发,也随时可隐。因而总得说来,无论练拳还是用拳,均无需“先蓄劲再发劲”,自然放松去练就好。练拳“得势”了,自然可以“引而不发”,也可以“一触即发”。否则为了发力而“蓄劲”,会产生憋劲、憋气,损伤身体,于身心健康不利。


最近我师尊杨喜寿教授对弟子们提出几个问题,其中个问题是:“怎么评价一个人打得太极拳套路的优劣”?我认为:打拳能体现出以“松柔”统领的雍容、圆和、自然的神韵来,套路打的比较好了。那么神韵如何体现呢?周身缠法的角度、方向、大小,变化的时间恰到好处,则其势自得,神韵自来。


用我曾写过一首打油诗,再体会一下“势”吧:

水善借势,故可水滴石穿,其柔也刚。

拳善借力,故可奇正相生,其弱也强!

 

注】:

     我写此文,目的有三:一是记录体会,二是希望拳友们不要受名家、明家影响,不是每位大师对太极技法与力学关系都有贴切的融汇。练拳者有反对蓄劲的,也有赞同蓄劲的,并且不在少数。但看不到合理的解释,也看不到合理的解决方法。希望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其三,也最主要的目的:练拳和用拳时,不要蓄劲,也无需蓄劲,只要占位恰当,方向、角度合适,灵活调配,发力不受约束,就能发出最强的力量。

有不少拳友认为应该多发些技术和技巧。实际上这些东西千变万化,难绘其形,表现出来的只是一些皮毛,意义不大。不如从理法上来分析,然后多实践、多体会。讲的玄虚一些,理法即是所谓的“心法”。若学习技法,不如遍寻名师。


文/周鹏

 

温馨提示:本微信公众平台向所有洪式太极拳传承者,提供发表言论、展示技法的公众平台。文章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与本微信公共平台无关。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展开讨论,并期待来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