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灞柳风雪

 七星钓客 2018-08-28

折叠 编辑本段 简介

灞柳风雪灞柳风雪有水有桥,柳树自然也不能少。《西安府志》中云:"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每当春意盎然、春风扑面之际,柳絮漫天飞扬,烟雾蒙蒙,成了长安灞桥一大景致。唐时在灞桥设有驿站,当时叫做"滋水驿",也被称作"灞亭"。古时人们多在此处迎宾送客,依依话别。灞河、灞桥、灞柳、灞亭,古往今来,竟让无数人为之"倾倒",生离死别,离愁别绪,诗情才气,到了这个地方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鸣鞭落日禁城东,渭水清烟灞上风。都旁柳阴回首望,春天楼阁五云中。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清丝扫路尘

每到暮春时节,灞桥之畔总是绿柳低垂,柳絮飞舞,宛如漫天雪飘,这就是"长安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

史籍载,"灞柳风雪"之说,始于明清之际,当时流传于民间的关中《八景》佚名诗中,就有"灞柳风雪扑满面"的诗句。灞桥之柳,与古长安植柳的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长安周围多水、多川,很适宜柳的成活与生长,加之周、秦、汉、唐宫中,御道多植柳树,民间植柳也自然蔚成风气。汉代时"灞柳"已闻名遐迩,《三辅黄图》云"都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可见一斑。

"灞柳",也有它的盛衰史。隋、唐时"灞柳"仍处于繁荣时期。从李白词《忆秦娥》"年年柳色,霸陵伤别"的词句中,可以看出当时迎客送友的人们,"折柳"相赠已成风习。宋时,由于京城东迁,"灞柳"也随之萧条,宋代词人柳永在《少年行》中写道:"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翠楚宫腰。"元代时,忽必烈的三子忙哥被刺封为安西王到了西安,使"灞柳"又恢复了生机。《西安府志》所载,当时"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明清时,古灞桥虽已残破,但灞柳风姿不减当年,清康熙十九年(1680)河东监使朱集义在其《关中八景(诗画)中》,题"灞柳风雪"云:"古桥石板半倾欹,柳色青青近扫眉,浅水平沙深客恨,轻盈飞絮欲题诗"。

"灞柳风雪"是灞桥风光的一部分,由于其景色宜人,年年吸引着四方的游客。加之在此远可眺山,近可戏水,历来是古城长安春游远足的好去处。唐诗人韦应物《东郊》诗云:"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建国后,80年代,灞柳风雪的景象,由于气候的影响和人为的破坏,不如当年。市、区政府1999年已着手规划、实施、恢复"灞柳风雪扑满面"这一人文胜迹。[1]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

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了桥,故称"灞桥"。王莽地皇三年(22年),灞桥水灾,王莽认为不是吉兆,便将桥名改为长存桥。以后在宋、明、清期间曾先后几次废毁,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重建桥,但桥已非过去规模。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巡抚杨公恢才按旧制又加建造。桥长380米,宽7米,旁设石栏,桥下有72孔,每孔跨度为4米至7米不等,桥柱408个。1949年后为加固灞桥,对桥进行了扩建,将原石板桥改为钢混凝土桥,现桥宽10米,两旁还各留宽1.5米的人行道,这大大地改善了公路交通运输。

《霸陵行送别》(李白)

送君霸陵亭,

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

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歧路,

云是王墼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

紫阕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

黄鹂愁绝不忍听!

唐人李白在这首诗中肆意挥洒笔墨,讲的正是西安的灞桥。

"灞柳风雪"是西安的"长安八景"之一,灞桥两岸,河滩宽阔,长桥跨河,垂柳依依,碧水蓝天,一望无限。暮春时节,风吹柳絮,漫天飞舞,宛如雪花。因"柳"与"留"同音,表留恋不舍之情,久而久之,灞桥与灞柳成为乡思与离愁的代名词。无怪李白写出这样伤感的诗句了。

灞桥位于西安城东12公里处,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

灞河是发源于秦岭蓝谷的一条河,横贯西安东部,向北注入渭河。早在秦汉时,人们就在灞河两岸筑堤植柳,阳春时节,柳絮随风飘舞,好象冬日雪花飞扬。自古以来,灞水、灞桥、灞柳就与送别相关联。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有的还折柳相赠,唐时就有"都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的风气,为文人骚客所乐道。因此,曾将此桥叫"销魂桥",流传着"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的词句,"灞桥风雪"从此被喻为"关中八景"之一。此后,以"风雪"作为比喻,成为诗人们"咏柳"的一种常用手法。

折叠 编辑本段 漫话

每到春节时节,灞桥之畔总是绿柳低垂,柳絮飞舞,宛如漫天雪飘。这就话"长安八景"之一的"灞柳风雪"。

据史籍载,"灞柳风雪"之说,始于明清之际,当时流传于民间的关中《八景》佚名诗中,就有"灞柳风雪铺满面"的诗句。

灞桥之柳,与古长安植柳的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长安周围多水、多川,很适宜柳的成活与生长,加之周、秦、汉、唐宫中,御道很多植柳树,民间植柳树也自然蔚成风气。皇家有所谓"隋宫柳"、"华清宫门柳"、"御沟柳";民间则有"青门柳"、"章台柳"及"细柳营"等,时人称"烟柳满皇都",并非过誉之词。汉代时,"灞柳"已闻名遐迩,从《三辅黄图》云"都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可见一斑。

"灞柳",也有它的盛衰史。隋、唐时"灞柳"仍处于繁荣时期,从李白词《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词句中,可以看出当时迎客送友的人们,"折柳"相赠已成风习。到宋时。由于京城东迁"灞柳"也随之萧条。宋代词人柳永在《少年游》中写道:"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元代时,忽必烈的三子忙哥被刺封为西安王到了西安,使灞桥又恢复了生机。表《西安府志》所载,当时"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明清时,古灞桥虽已残破,但灞柳风姿不减当年。清康熙十九年(公元一六八零年),河东监使朱集义在其《关中八景(诗画)》中,题"灞柳风雪"云:"古桥石板半倾欹"柳色青青近扫眉。浅水平沙深客恨,轻盈飞絮欲题诗。"三百多年前的灞柳风雪,依然能赋予诗人以灵感可见其在游人心目中的魅力。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咏柳之作俯拾皆是,,以柳絮喻风雪可说是神来之笔。他究竟来自于诗人墨客之手,还是出自民间的口头创作?一些史料称,以"风雪"喻柳絮是东晋女诗人谢道韫的独创。据说,谢道韫乃东晋政治家谢安的侄女,一日全家在赏雪之余,谢安让那个侄儿谢胡与侄女谢道韫对句联诗。谢安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首先起句云:"大雪纷纷何所似?"谢胡对曰:"撒盐空中皆可似。"谢道韫觉得兄长所对欠佳。使道:"未若柳絮随风起。"遂受到谢安的称赞,一时传为佳话,被人们誉为"咏絮才"。其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隋堤柳》中亦云:"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到底何人最早以柳喻雪,至今仍无定论。

"灞柳风雪"是灞柳风光的一部分由于其景色宜人,意境迷离奇特,充满诗情画意,因而年年吸引着四方的游人。加之在此远可眺山,近可戏水,历来是古城长安人春游远足的好去处。唐诗人韦应物《东郊》诗云:"吏舍焗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灞柳风雪既是长安八景之一的名胜,又是灞桥地区古代文化传统的一种现象,这种古代文明将永远流传下去,并融进时代的新潮。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变迁

若是没有滚滚的灞河[1] 水,千百年来人们也不会孜孜不倦地在河上架桥。假如没有灞桥的存在,纵然有再多灞柳,送别的人们也不会在此驻足,伤感的泪珠也不会在此滑落。灞柳、灞桥与灞河,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灞河,这条读来显得霸气十足的河,其得名的经历也显得豪气干云。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借助变法维新,一跃成为一方霸主的秦穆公,把原先的滋水改名换姓,改为灞水。然而,后人似乎并不认同秦穆公所谓的霸业,便在霸前加了三点水,于是,灞水一名便被沿用至今。长安东部还因此形成了一种与"灞"有关的文化现象。比如"灞城"、"灞上"、"灞陵"、"灞桥折柳"、"灞柳风雪"、"灞桥伤别"等。

灞桥位于西安以东十多公里处的灞河上,是东出西安的必经之地。它西临浐水,东接骊山,东南为白鹿原,北面为渭河平川。《雍录》中寥寥数语便点明了灞桥的重要:"此地最为长安冲要,凡自西东两方面入出峣、潼两关者,路必由之。"历史的滚滚车轮曾从这里一一碾过:秦穆公称霸一方,刘邦项羽楚汉之争,大将军郭子仪平"安史之乱",慈禧忌惮八国联军的铁骑逃往西安,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在史料典籍中,灞桥第一次横跨在灞水之上是在春秋时期。公元583年,隋文帝曾在秦汉桥之南,修建了"南桥",后经过历代重修,长久保存了下来。

古时,修桥历来是官家管辖的事情,而元代,一个山东商人刘斌却倾家荡产,花费了三十年的时间精力,自费出资修桥,所建灞桥蔚为壮观:"凡一十五虹,长八十余步,阔四十二尺。中分三轨,旁翼两栏。有华表、鲸头、鳌首。"除了官府的支持和民间的捐助,刘斌修桥的巨额花费大多是自己赚来的。从壮年男子到白发老翁,他修桥经历曲折,吃尽千辛万苦。可刘斌为什么舍弃家业,千里迢迢从山东赶来陕西修桥呢?原来,有次他与同伴赶马车过灞桥,忽遇涨水,大水吞没了另外两车人马货物,自己却幸运地活了下来。他立即回到山东募集资金,发誓要在灞河上修建起一座安全稳固的桥。连张养浩也被其精神感动,专写文章记述这段往事。

在灞河上泛舟,欣赏沿岸成行的垂柳感觉应当不错,明清时期的人们就常常享受这个"美差",因为当时官府在灞河上设过渡口和码头,名为灞桥渡。一旦灞桥出现质量问题或是被水冲垮,人们便靠摆渡过河。清初时,灞桥因年久失修成为断桥,人们开始灞河泛舟。到康熙年间,灞桥渡已有大小船各一只,当时的官府还挺会搞成本核算,更善用人力资源。每到河水跌落之时,他们便架起木桥供人通行,把船上的水夫划拨给军队去屯田,待水势一涨,水夫们便去渡船。直到清道光十三年重建灞桥,渡口便失去了它的功效,才被废弃不用了。

道光十三年重修的桥据载全长380米,宽7米,皆为石条砌成,边设石栏,桥下有72个孔,孔的大小不等,用圆石排垒,作为石柱,约408根。桥面为石板,桥两端各建有一座牌楼,可以想象其气势之宏伟。清《度陇记》中形象地写道:"石柱林立,亘若长虹。"2004年,这座横跨灞河170余年文物保护灞桥老桥被拆除,建起了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当时,该不该拆这座见证过历史变迁和众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老桥,曾引起当地群众的议论。不过,这座老桥实际并非人们常说的"千年古灞桥"。

其实,历史上建造的灞桥几乎位置都不一致,它们究竟在哪?为什么古人造桥位置会有变动?西北大学原西北历史研究室主任李之勤告诉记者:汉代灞桥在西安东北的浐灞两河交界处,称为北桥。隋唐时期的灞桥应在今灞桥附近,称为南桥。因为年代久远,加上风蚀雨浸,灞桥常会损毁,宋、元、明、清期间都重修过灞桥。灞河是一条沙河,水势千余年来变化很大,上游带来的泥沙冲至下游后会垫高河床,日积月累河水便几经改道,而河上的灞桥自然随着河水的流向有所变动了。灞柳风雪灞柳风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