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丸之為用

 lvzhifeng 2018-08-29

巴豆是非常峻的药,
但在原典千金方中说紫丸「无 所不疗,虽下之亦不致虚也」。

未学看汤本求真的皇汉医学中,紫丸(紫圆)可说应用很广。
初生之小儿亦会用之。
(汤本先生以之用于其初生小儿)
莫怪朱木通先 生这位汉医经方高手也会多用紫丸了。

试 整理其书中散见之内容如下:

* 一人年二十有五,发热如燃而无汗。经四五日,疹子不出,腹满拘痛,二便不利,时或腰甚痛。 因作桂枝加芍药大黄汤使饮之,微利二三行,拘痛渐安。兼用紫丸下之,下水五六行,其夜熟眠,发汗如洗,疹子随汗出,疹子收,全复旧。
* 一女子,初患头疮,瘳后,两目生翳,卒以失明。召先生求诊治,先生诊之,上逆心烦,有时小便不利,作苓桂朮甘汤及芎黄散而杂 进之,或时以紫丸攻之,翳障稍退,左眼复 明。于是其族或以为古方家多峻药,障翳虽退,恐有不测,其父亦以为然,大惧,乃谢罢。更召他医服缓补之剂,久复生翳,漠漠不能见。其 父复来谒曰:我向赖先生之庇,一目复明,然惑于人之间阻,遂复失明,今甚悔焉,幸再治之,则先生之惠也。请甚恳,先生因复诊之,仍使 服前方,数月,两目复明。
* 《东洞家配剂抄》曰:一人年五十,七年前患俗所谓痫证,月四五发,发则颠仆不知人事,茯苓甘草汤,应钟及紫丸。
* 一人腋下漫肿,以手按之,有少痛。塾 生诊之,以为痞癖,投大黄牡丹皮汤。后先生云:是流注也。视其左手果有疵,因与越朮附,兼用紫丸。只水血凝滞,肿痛不得动摇者,越婢汤可也。
* 一男子年五十余,得一病常郁郁 不乐,独闭户塞牖而居闻鸡犬之声则惕然而惊,上冲目昏,寐卧不安,或遗沥漏精,饮食无味。百治不效,绵延三年许。余诊视之,胸 胁苦满,乃以柴胡加桂汤及三黄丸使饮之,时以紫丸攻之。三月,病痊愈。
* 《麻疹一哈》曰:一人患麻疹,疹后经数十日,自舌本之左边至牙龈,肿痛如刺,又自耳后连左额,痛楚不堪,呻吟之声达于四邻。 更医十一人,芎黄、梅肉之类,亦无所不知,或缓或急,迁延自若。越二年,春三月,请余诊治。舌本强直,肿痛不能言,妻为代告苦楚之 状。因按其腹,自心下至脐上,惟腹皮拘急甚,而无他异,乃作芍药甘草汤使饮之,下痢日二三行。三日,痛楚减半。二十日许,肿痛痊愈, 已能言语矣。再为详悉腹候,胸腹微满,时或微痛,以紫丸攻 之,服后每下利如倾。约十日许用一次,凡五六次。约经百日许,诸证治愈,而健食倍常云。
* 《东洞家配剂抄》曰:狂乱,苓桂朮甘汤、紫圆一分许。
* 按哮喘证大抵一年一二 发,或五六发,亦有每月一二发者,其发也,必由外感或过食。由外感来者宜麻黄汤、麻杏甘石汤、大青龙汤等;因饮食或大便不利而发者, 先以陷胸丸、紫圆等以吐下,疏荡宿滞后, 再用对证方为佳。
* 哮喘,胸中如火,气逆涎潮,大息呻吟,声如拽锯,鼻流清涕,心下硬塞,巨里动如奔马者,宜此方。待痰融声出 之后,以陷胸丸、紫圆之类疏导之。
* 治眼目疼痛,流泪不止,赤脉怒张,云翳四围,或眉棱骨疼痛,或头疼耳痛者;又治烂睑风,涕泪稠黏,痒痛甚者,俱加芣茨佳,兼以黄连解 毒汤加枯矾,频频熏洗,每夜临卧服应钟散,每隔五日或十日可与紫圆五分或一钱以下之;治雷头 风,发热恶寒,头脑剧痛如裂,每夜不能眠者;若心下痞,胸膈烦热者,兼服泻心汤、黄连解毒汤;若胸膈有饮,心中满,肩背强急者,当 以瓜蒂散吐之。
* 风眼证,暴发剧痛者,若不早行救治,则眼球破裂进出,最为险急之证。急用紫圆一钱至一钱五分取峻泻数行,大势已解,而后宜用此方。随其腹证情形,兼用大承气汤或大黄硝石汤、泻 心汤、桃核承气汤等。
* 治小儿赤游丹毒,大热烦渴,惊惕;或痰喘壅盛者,兼用紫圆或龙葵丸;急惊风,痰涎沸涌,直视口噤者,当先选熊胆、紫圆、 走马汤等取吐下后,大热烦躁,喘鸣搐搦不止者,宜以此方发汗之。
* 《类聚方广义》本方条曰:治眼珠膨胀、热痛,睑胞肿起,或 烂睑风痒痛羞明,眵泪多者。兼用应钟散,时以梅肉散或以紫圆攻之。
* 一患者 病后左足屈缩,不能行步,乃以越婢加朮附汤使饮之,时以紫圆攻之。每攻后,其足伸寸许,出入 三月许,行步复常而指头尚无力,不能跂立(垫脚尖站立),益下之不止。一日遽起,欲取架上之物,已而自念,其架稍高,若非跂立,则 不能及。因复试之,则已如意矣。


汤本求真先生在书中也有一节专论如下:

【紫圆 方】

巴豆、代赭石、赤石脂各1克,杏仁2克。
上混合为细末,以米糊为丸,顿服1克。
本方虽为唐孙思邈之创方,实系仲景之走马汤加沉降性收敛药之代赭石、赤石 脂耳。其作用虽相酷似,然比于彼,则稍有缓弱之差,此孙氏所以称紫圆为无所不疗, 虽下之,亦不致虚也。

先辈之论说治验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胸腹结毒,或腹满不大便,或有水气者。
《建殊录》曰:一女子患痘,布根稠密,起发不快,烦躁痒渴不少安,已而疮窠黑陷,复无润色。众医皆以为必死。先生诊之,作紫圆饮之,下利数十行,翌早尽红活,诸证皆退。
一男孩生三岁,痘前大热,喉干口燥,有物自脐下上冲心胸,则咬牙喘渴,不胜闷苦,痘亦灰色无光。众医皆谢去,先生为紫圆饮之,从厕之后忽发红泽,诸证顿退。
《险证百问》曰:师曰:疟久不愈者,方不当也。又有毒结,而 药力不达者,治之汤药随其证,先发时与紫圆五六分吐下之,则必治矣。若再发,则复与如初,虽 剧病,二三发后必截也。
师曰:卒中风,痰涎壅盛,不能息,正气昏冒者,不问其证,先去痰涎为宜,与桔梗白散或紫圆, 吐黏痰数升即得治。痰涎壅塞,药汁不下,口开眼闭,四肢不动,厥不复者,即日必死。虽厥复,半身动,口如平,药汁得下,而眼不开,神 气不正,吼喘不止,面色如醉,足大热者,一二日死。引其日者,病不剧也。虽有吼喘、鼻息鼾睡等证,然吐泻得度,厥复不大热,吼喘稍 退,身体安静者,必起。其半身不遂者,宜桂枝加朮附汤或乌头汤,兼用南吕丸或姑洗丸,时时以白散攻之,随证瓜蒂散亦可用,先人多用紫圆。 所谓卒中风之稍轻者,诸恶证缓解后,脉洪大,面色赤,他医施治既引日者,病毒凝结,不治也。又有一种,诸证大同,脉沉微,面色如常, 四肢拘急,或疼痛,或麻痹,手足冷者,此病人虽有痰饮之变,非主证也,宜用附子汤兼用应钟,时时以紫圆 攻之;其不奏效者,可以七宝丸攻之。虽麻痹偏枯之类有缓急,而治法无异也。
求真按 虽有桂枝加朮附汤、乌头汤、附子汤等证,但可初用之,此论不可盲从。
师曰:手之二三指得大屈,不得小屈者云云,此证颇多。若不久服则无效,以桂枝加朮附汤兼应钟可也。头不能正,或大仰,或大俯之证,此 毒皆在胸中,宜以紫圆攻之。
师曰:一女子八九岁,忽然四肢痿弱,身体如无骨,足不能坐,口不能言,神色如常,而无苦容。先人与桂枝加朮附汤,兼用紫圆五六分,下利秽物,二旬复常。
小儿发热呕吐,诸药无效者,数日必下利如倾盆,而热益盛,其 腹心下陷而全无力,唯有坚块如拳者,时时上冲,世人谓之慢惊风,皆不治。师曰:小儿发热呕吐云云,此证为毒迫心胸之剧证,而实难治者 也,多属黄连证。先人不拘于下利,以紫圆攻之,下利秽物,间有得治者。若虽下利,不 下秽物则不治。
小儿忽发大热,呼吸促迫,颐下大肿者,实如发颐,而弄舌闷乱,顷刻死者。师曰:小儿忽发大热云云,实难治也。此等证先人必投紫圆,余与桔梗白散,有大吐黏痰而治者。
小儿乍搐搦上窜,人事不知,日数发,或每发叫呼,或羞明,脉象皆数实。夏月最多,世谓之惊风,或称癖疾,或中暑,或痫,甚则弄舌厥冷 而死,虽有少异,大抵相同。师曰:小儿乍搐搦云云,吾尝投紫圆,有得治者,非他缓剂所能治 也。
小儿一身颤振不已者,初生多有之,二三岁者亦有之。师曰:小儿一身颤震云云,虽大人、小儿不异治,按此毒上迫心胸所致也,先 人投紫圆。此证经数年者难治,有与真武汤而治者;妇人兼身体挛痛,有与当归芍药散而治者。
心痛彻背如刀刺,心下痞,恶心嘈杂,时时下利,或呕吐不食,腹中拘急,诸治无效,遂死,此证甚多。师曰:心痛彻背云云,以紫圆或备急圆,间有得治者。与瓜蒌薤白半夏汤,吐痰饮数升而治者亦有之。足下所谓诸药无效者,何证乎?
《成绩录》曰:京师一童子,十余岁,起居无常,面目失色,因请先生。按其腹,如物在囊中,累累相叠,气力羸弱,能至盘薄,不能寝 卧,乃与鹧鸪菜汤兼用紫圆,吐蛔数十头,又下数百头,不日而愈。
《蕉窗杂话》曰:一妇人年三十五,因缠于病毒,致形体如十二三岁之女子,脊偻龟背,两膝屈而不伸,脚肉瘦削,凝于膝头,而非鹤膝,月 事不通,行动难以自由,脉沉紧,腹虚濡而贴于背,探肋下,筋挛急,内陷胸背。谓之曰:"此证若不上推胸膈,而下疏涤之,则不能治。"与 家方理气汤加山慈姑,兼用紫圆,数月痊愈。此等证,因腹中癖块,上引胁肋甚而底挛急也。不 可专以胸膈故而行大黄附子汤,是以用理气汤推下胸中之癖物,以紫圆疏涤蓄积之水毒也。
求真按 理气汤,为半夏厚朴汤、橘皮枳实生姜汤之合方也。
紫圆之功能,先以 赤石脂、代赭石,镇坠胸膈之气;再以杏仁之利气,则胸中疏利,而上下之气得以升降;更以巴豆下行之也。
小儿初生时见薄弱者,亦不可惟虑其虚,多由胎毒而薄弱也。余长女初生下时,其形至小而甚薄弱,故人皆以为天禀之薄也,余谓不然,是因 胎毒而然。即于初生之日,用紫丸一粒,第 二日是旦至暮不通气,全身色白,如死状,然呼吸不绝,候其腹,心下有动气,余又谓是蓄毒所成,即又用紫丸三粒,心下动气即下,而面赤,甚瞑眩而频啼,大吐下其黑物,翌日,又不通,再用紫丸三粒,已上经三日,于是两便快利,全身见赤色,渐 渐生长矣。
求真按 余第三女亦类此案,身体瘦小,而腹部膨满,不乳便秘,时时涕泣。因与本方,涕泣立止,便利哺乳,反覆数回,诸证全去,渐渐成 长,以至于今日。
《春林轩丸散便览》本方条曰:此方,取自胸膈至脐下间之毒 也。用于因结毒而以手触之,心下有凝结物或紧张者,又欲利不利,及小儿惊风之类,或有块,或紧张者。总之腹部有块者,无不 可用之。又此药本来主治反张,故用于积聚等证,但治自下冲上也。又此方治喘,压下自下逆上及在上者之病毒,故能治吐也。
惣之不得言,或昏冒者,皆病附于心也;此方主之。
《青州医谈》曰:解颅初起,如惊风,有发热、直视、搐搦等证,有头肿者,急与 葛根加朮附,以紫圆下之则治矣。若治迟,则渐渐肿而不治矣。又小儿发热之后,有四肢痿弱者, 其证虽异,其毒与解颅同,其初起亦同,后有脊骨大起等证者,早与前方亦治矣。
求真按 解颅者,脑水肿也。小儿发热之后,四肢痿弱者,小儿麻痹也。
师曰:(中略)用紫丸(求真按紫丸与紫圆同方)证,纸上虽难述,(中略)大概宜用紫丸者,脐下有凝结,而有微满之情形。错杂之腹,则难与之,久习自能明了。
治龟背龟胸方,紫圆每服二分,乃至五分,五日一次,或十日一次。以肩发痛为验。用之 半年或一年。所谓不食痫者,以紫圆后,用消癖汤则痊愈。
求真按 此不食痫,若因食毒停滞而然者,则与紫圆后随证治之,不可预定消癖汤也。
《方伎杂志》曰:紫圆之效验、服法,详见《千金方》。宋之杨士瀛、王硕,清之陈复正辈善用 之,余载其事于《橘黄医谈》。世医有甚惧而不用者,又有不知方而多惧嫌者,当是迷信西洋之妄说。谓巴豆糜烂肠胃之所致,其无识不堪一 笑,若用熟时,然后可知其用之广矣。
小儿风邪,或乳食停滞,而发大热,脉数急而眠惴惴,有忽然发惊风者,虽有表证,宜早以紫圆 下之,热去,胸腹和稳矣。仅系风邪,则用葛根加石膏汤;若系咳嗽,则用麻黄汤;渴者,大青龙汤;前证呕吐者,麻杏甘石加半夏汤;如 前证而有任何一切停滞者,则宜兼用紫圆也。
肠胃为受容饮食消化之器,故虽能熟化转输,然不能不生淀浊瘀液,是亦自然之势也。夫感痢疾等证者,因此毒有留滞故也。若无留滞,则气 血宣通,毛蒸理泄时,决无此患。能预于疫痢流行时,使服紫圆六七分至一钱,取峻泻八九行,荡 涤其腹中,翌日糜粥将养一日时,则神气爽快,可免痢疾之厄。试用之,可知余言之不谬。
求真按 诸病关系于自家中毒证者,虽如此说,然以紫圆一方应之,非也,宜随证预防 之。
《橘窗书影》曰:某女,发疹一日,没而无迹,心下痞硬,直视喘鸣,脉洪数,须臾闷绝如死,父母相拥而泣。余诊之,脉 未绝,因与紫圆,忽吐泻如倾,喘满若失,寻与麻杏甘石汤而安。

细看千金翼方中「紫丸」的说明,大多用在小儿。
未 学以为,巴豆固为峻剂,但以涩剂之代赭石 赤石脂缓之,
复加所用剂量是「儿服如麻子一丸」。(如 麻子,非桐子大)
可见其功而绝诸弊。
而临床的医案很多,所治之病症甚多,颇有孙真人所谓之「无所不疗。下不虚人」的感 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