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据了解,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 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导致脂质在肝细胞内沉积的代谢异常机制并没有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脂肪肝的形成与这些因素有关:肥胖、酒精、快速减肥、营养不良、糖尿病、药物、妊娠等。 脂肪肝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后期可能出现乏力、口干、头晕、腹胀、食欲不振、上腹部疼痛、肝脾肿大等症状,但若出现上述症状时,一般就代表病情已十分严重,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 肪肝 - 脂肪性肝炎 - 肝硬化 - 肝癌,这对于已经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来说,要把脂肪肝变肝癌,不需四步,而是三步。 第一步:脂肪肝-脂肪性肝炎,但需注意脂肪性肝炎需活检才能确诊,所以造成患者确诊的成本/难度增加。 第二步:脂肪性肝炎-肝硬化,有显著比例的脂肪肝患者在这一步将会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的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风险。 第三步:肝硬化-肝癌,部分脂肪型肝炎可不经过第二步——肝硬化的形成,直接转化为肝癌。 这样看来,第一步就如此悄无声息,第二步和第三步甚至可以一跨而过,直达彼岸。所以在脂肪肝阶段的时候也万不能掉以轻心,常年不经过随访、检查,随意透支、挥霍与生俱来的健康肝脏。 ▌得了脂肪肝应该如何调整治疗呢? ☆ 找出病因 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如长期大量饮酒者应戒酒。营养过剩、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使体重恢复正常。有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总之,去除病因才有利于治愈脂肪肝。 ☆ 调整饮食结构 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河鱼、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 适当增加运动 促进体内脂肪消耗。主要应选择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上下楼梯、打羽毛球、跳绳和游泳等,以运动时脉搏为100~160次/分钟,持续20~30分钟,运动后疲劳感于20分钟内消失为宜。 ☆ 适当补充益生菌 研究发现,得脂肪肝的人,肠道内菌群和健康人不一样,这是普遍现象。例如,把肥胖小鼠肠道内的菌群,移植到正常小鼠体内,正常的小鼠也很快出现了肥胖和脂肪肝,说明肠道菌群和脂肪肝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所以通过补充益生菌,来改变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的话,是可以对脂肪肝产生治疗效果的。 ▌早预防 早治疗 早轻松 专家表示,治疗脂肪肝,除使用一些保肝药物外,如果联用一些益生菌进行微生态治疗,效果会更好。而对于肝功能还正常的脂肪肝患者,单独使用益生菌就能有不错效果。只要能坚持正规微生态治疗,外加锻炼和饮食控制,大部分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可以恢复正常,脂肪肝也可以消失。也就是说,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恢复正常。但必须长期坚持治疗,治好后也要约束生活习惯,才能保持健康。 ▌菩萨心肠益生菌 菩萨心肠益生菌富含益生菌(长双歧杆菌)、益生元(菊粉)与膳食纤维(蔬果粉),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减少体内毒素,促进肠道蠕动,提高肠道机能,改善排便状况;膳食纤维是人体必需营养素,具有软化大便、保护肠道的作用;益生元具有促进益生菌大量繁殖,调节肠道健康的作用。 菩萨心肠益生菌首次实现益生菌、益生元、膳食纤维的三大结合三管齐下,互补互助,有效清理肠内日常难以清除的毒素,重塑健康肠道,共同调理肠道生态平衡,促进身体平衡生长;肠道元气满满,人自然生机勃勃。 菩萨心肠益生菌,益生致美。 只为生命只为美。 (知识源于网络,著作权属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