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觉古人洗澡比我们讲究多了

 Sunny0cl6ltlu4 2018-08-29

古代的人是怎么清洁身体的呢?

大家脑海里浮现的情景是

还是这样的?

又或者是这样色的?

心疼演员和花瓣各自五分钟


难道古人都是用花瓣洗澡的吗?

当然不!

古人做起清洁工作还是很讲究的

随意感受下:

《礼记·玉藻》中是这样说的:浴用二巾,上缔下绤。出杅(yú),履蒯(kuǎi)席,连用汤;履蒲席,衣巾晞身,乃屦,进饮。

就是说先人们洗澡的时候要准备两条浴巾,细的擦上身,比较粗的则擦拭下身,出浴盆后要站在草席上再用热水冲洗一遍,然后穿上衣服和鞋子。多讲究!


而且洗澡之后一般还要吃点什么, 不要以为这样就完了,古人洗澡的间隙还会任性的休息一会。


如《朴通事谚解》记载,“如里间汤池里洗一会儿,里间睡一觉,又入去洗一洗,却出客位里歇一会儿,梳、刮头,修了脚,凉完了身,巳时却穿衣服,吃几盏闭风酒,精神别样有。”  简直就是洗浴休闲一条龙。


除了这些好像还少了些什么。

对!是清洁剂

毕竟这个才是清洁的关键东西

早期比较常用的是澡豆肥皂两种:



汉朝的时候,出现了一种万能豆:澡豆。外用可以洗脸、净手、浴身,内服可以“溶解脂肪”,当然,第二个功用是咱们现代医学家发现的。古代的美人们还没有这个勇气吃当时的“洗面奶”。据《千金方》里的“澡豆方”所记,其制作方法是用猪胰腺磨成糊状,与豆粉、香料、药粉混合,做成豆子形状。


肥皂


“肥皂”其实是“肥珠子”和“皂荚”这两种植物名称的合并。

“肥珠子”其实是无患子的果实,将它浸泡到水中能生泡沫,去污效果极好。宋人庄绰就曾在《鸡肋编》说“浙中洗面洗衣皆用肥珠子”。

肥珠子

皂荚


    再后来出现了胰子,他们在研磨猪胰时加入砂糖,又以碳酸钠(纯碱)或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代替豆粉,并加入熔融的猪脂,混和均匀后,压制成球状或块状,这就是“胰子”了。猪油在40℃熔融,而猪胰脏此时发挥脂肪酶的分解作用,将猪油分解为高级脂肪酸,这些脂肪酸与随后加入的草木灰碱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了脂肪酸皂。这就是现代肥皂的主要化学成分!


    如今,动物油脂由于气味、工艺等原因渐渐被植物有所取代。


比如种子图书馆的皂基就是纯纯的天然植物油。


我们结合了澡豆的工艺与作用,研制了中药皂。

不仅有清洁皮肤的功能,而且具备了滋润保湿、美白消炎、祛湿抗痘等益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