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障碍可以引发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也可以反过来引发社交障碍。」 撰文 | 咖喱 编辑 | 金庄维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与人交往的“舒适距离”。有些人为人热络,初次见面、多聊几句就恨不得手挽手同进同出。但在芬兰,与他人保持足够距离、不侵犯彼此的私人空间是基本的社交礼仪。你一定见过红遍网络的“芬兰人排队图”,比如下面这张: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人说,北欧的寒冷气候是芬兰人疏离性格形成的土壤。而除去这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民族文化特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生特质和后天境遇,每个人心中的社交舒适距离也各不相同。 不过,一项最近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发现,即便是对于某个特定的个体,昨天的舒适距离和今天的舒适距离也不见得相同:当睡眠质量下降时,很多人心中的舒适距离会增大,社交热情降低,不愿与人交流[1]——有些人看起来内向冷漠,也许只是最近没睡好。 “一晚没睡,离我远点” 研究者召集了18名年轻并且健康的志愿者(9男9女,年龄在18〜24岁之间,睡眠习惯良好且心理健康),在实验室中进行测试。 每天晚上,志愿者会被要求正常睡觉,或者整晚不睡。第二天,志愿者接受测试:一个陌生生人从远处向他走近,受试者不希望对方进一步靠近时,就喊停。研究人员测量此时两人之间的距离。这个测量结果,代表受试者心中的舒适距离。 每一名志愿者都会在正常睡眠和整晚不睡两种情况下分别接受多次测试。对结果的统计分析显示:和正常睡眠时相比,受试者在整晚不睡后,心中的舒适距离从38厘米左右增加至接近43厘米,平均增加4.7厘米(4.7±2.1,p≤0.05)。 此外,志愿者还接受了计算机模拟测试。测试内容与上述基本一致,区别在于,在模拟测试中,向受试者走来的不是一个真人,而是屏幕上出现的影像。在模拟测试中,一晚不睡会使受试者的心理舒适距离平均增加5.76厘米(5.76±2.8,p≤0.05)。 下一步的研究在网上进行,138名志愿者参与了网络调查,对自己在过去两个晚上的睡眠质量,以及后一天感到“孤单”的程度进行打分。结果发现,在感觉自己睡得不太好后的第二天,人们通常也会感到更加孤单。 这说明,即便不是整晚不睡这样的极端情况,只是普遍存在的每晚睡眠质量的自然差别,也会对一个人的社交倾向和内心孤独感产生直接影响。 孤单是会传染的 那么这种孤独能被别人get到吗? 孤独的一大特点是能够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反馈实现“自我增强”。当一个人散发出生人勿近的气场,其他人常常会自发地远离这个人,于是这个人遭到孤立,变得更加不想与人交流。对于许多无奈的办公室透明人,比今天更加透明的,永远是明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也通过网络调查验证了这一观点。1033名网络志愿者在网上观看了一组采访录像,并扮演“裁判官”的角色。这些录像中的受访者,正是在实验室里接受测试的那18名志愿者,他们在每一晚的睡眠或不眠之后接受采访,回答一系列普通的日常问题。这些录像被放到网上,由完全不了解此项实验目的、也不知道这些受访者可能一夜未眠的网络志愿者观看并评价。 在观看录像之后,网络裁判官们需要回答的问题包括,你认为录像中的人是否感到孤独?他是否有社交愿望?你是否愿意主动和他交流合作? 结果是,由睡眠不足导致的社交意愿降低,是可以被陌生人感知的。网络裁判官能够感觉到那些睡眠不足的人更加孤独、缺乏社交意愿,而裁判官自己也会不愿和他们主动交流。 更有趣的是,在观看缺乏睡眠者的采访录像后,裁判官自身的社交意愿也会下降、孤独感上升。可见,孤单不止可以自我增强,还能传染。 (图源:anxietyinteens.org) 与特定脑区相关 缺乏睡眠会导致孤独,原因何在?为了回答这一问题,18名志愿者接受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检测。 对他们的fMRI检测在计算机模拟距离测试中进行,主要关注的大脑区域是两组与社交相关的神经网络。其中,心理理论网络(Theory of Mind network,包含颞顶叶连接部和楔前叶)与亲社会行为相关,在孤独状态或自闭症等社交障碍情况下,人脑中心理理论网络的活性会下降。而临近空间网络(Near Space network,包括背侧顶内沟和腹前运动皮层)则会在他人靠近时被激活,提示潜在的威胁,使人紧张。 检测结果显示,在缺乏睡眠的情况下,志愿者大脑中心理理论网络的活性下降,而临近空间网络的活性增强。 fMRI结果为行为实验的结果提供了支持,缺乏睡眠会影响大脑活动,从而带来社交意愿降低的外在表现。 这项研究的完成者之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Matthew Walker概述了这项研究的结果:“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但是缺乏睡眠会将我们变成社交活动中的边缘者。你睡得越少,就会越不想参与社交。反过来,其他人发现你排斥社交,又会进一步加重由睡眠不足带来的社交隔离状态。这种恶性循环很可能是目前社会中一种心理健康危机——孤独危机的起始原因之一。”[2] 在既往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已经知道,社交障碍可以引发睡眠障碍,而这项研究则确认,睡眠障碍也可以反过来引发社交障碍。 在现今中国的很多人群中,睡眠不足和孤独感泛滥同时存在。人们在巨大的压力下努力生活,却越来越不愿意与人交流。现在,这项研究提示我们,要走出这种恶性循环,最简单和快捷的方法可能是:好好睡觉。 (图源:slothville.tumblr.com) 参考资料 [1] Sleep loss causes social withdrawal and loneliness. Eti Ben Simon and Matthew P. Walker, Nat Commun 2018, 9:3146 [2] https://www./pub_releases/2018-08/uoc--pst080918.php 文章头图及封面 文章头图及封面图片来源:curejoy.com |
|
来自: jimmyliusss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