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中关于“水”的几点哲思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8-08-30

大学时,极爱读《红楼梦》,最喜欢那种泛黄的纸张,散发历史味道的古本。最近,在网易云课堂上学习时,无意中听了台湾大学欧丽娟教授讲解的红楼,推崇之至,然又开始翻读红楼。正巧哲思与散文专题征文主题为“水”,于是撷取几个,供大家赏玩。

《红楼梦》中关于“水”的几点哲思

甘露之恩,眼泪以报

这个基调奠定了宝黛的爱情悲剧。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换来绛珠草的眼泪之报,并且要“但把我一生所有的泪水还他,也还得过了。”

古人讲究“因果之报”,“天道循环”,你种下何种因,才会收何种果。所以,他们提倡“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为人子女,要记得父母的养育之恩;作为学生,要牢记教师的传道授业之情;身为朋友,要感恩他人的两肋插刀之义;就算是陌生人,也不要忘记别人给你失意时带来的片刻之暖。

而今,我们羡慕某人完美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时会说:“他(她)上辈子一定是拯救了地球(银河系)。”其实不无道理啊!

宝玉因为前世的灌溉之情,遇到了“一心人”黛玉;许仙不因为救过一条小蛇,所以才抱得白素贞这位美人归的吗!

《红楼梦》中关于“水”的几点哲思

何水烹茶?

我想,爱读古诗词的人,应该都有一个“茶水”情结吧?尤其是古人收集“雪水”或者“雨水”烹茶,多么诗情画意的一件事呀!

红楼中,我最喜爱的一节就是妙玉邀黛玉和宝钗喝“体己茶”。烧茶的水是“五年前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总舍不得吃……”

郑板桥有词云“寒窗里,烹茶为雪,一碗读书灯”,白居易曾说“融雪煎香茗”,就连《西游记》入药也要选“无根之水”(也就是雨水)。一度,我也想收点雪水尝尝,看是不是真的比我们喝的水要香甜。

古人眼里,烹茶之水极为讲究,他们却极为推崇雪水和雨水。那是因为他们认为只有“无根之水”才极为纯净吧!井底之水,山川之水,因为在地表,难免不被污染。而雨水和雪水直接来自上天,“天之所赐”,不含杂质,纯净之至。

人说“真水无香”,是因为只有纯净之极的水才能烹制出茶的清味,也只有“真水”才能吸收梅花之清香沁入心脾吧!

在古人眼里,一个人只有看透功名利禄,看透身外之物,看透世间万象,才能有采颉梅花之雪的情趣,也才能品尝出茶水真正的滋味吧!

可惜,现在,大气污染严重,我们再无此机会。怪不得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红楼梦》中关于“水”的几点哲思

为何不让花瓣随流水飘去?

黛玉葬花,应是红楼中最浓墨重彩的篇章吧。她用绢袋收集落花,并且为他们置一个花冢,让他们随着时间与尘土化为一体。

“尘归尘,土归土,一切荣耀,归于后土。”这应该就是古人关于人生的看法吧!

书中宝玉说:“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

我认为,黛玉之所以选择“葬花”而不是让花瓣随水流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流水的寓意。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诗中,流水这个意象常常被看成“无情”、“人生愁苦”、“世事无常”的象征。

河水顺地势一路流淌,又像人生“奔腾到海不复回”。那种无可奈何,无法左右的心态,让人心生悲戚。

于是,在黛玉心中,花瓣与其忍受不能把握的命运,不如埋在一抔净土里,还可以“质本洁来还洁去”。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

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见了觉得清爽,男儿是泥做的骨肉,见了觉得浊臭逼人。”

我觉得这句话是曹公借宝玉之口,说出了他对女儿的看法。

我国古代哲学认为,万物分阴阳,男为阳,女为阴。山为阳,水为阴,所以正好“女”对应“水”。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说:“水有五德”。水,其承载性最好,它可以放在任何容器里,却无任何违和;水孕育着世间万物,而且“水纳百川,有容乃大。”

我想,在曹公心里,并没有贬低女子之意,反而把女子的位置推得极高。女人为水,辅佐男人;女人为水,孕育后代;女人为水,温柔解决分歧。

温柔是上天赋予我们女性的美德,可惜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却忘记了使用这个技能。其实这个技能很强大啊,有诗作证:“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所以,我们女人该get还是要get的嘛!

以上便是我的粗浅见识了,欢迎大家交流指正!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windy天意晚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