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 这几个方子,堪称国宝,千金难买!

 玉峰山 2018-08-31
[转] 这几个方子,堪称国宝,千金难买!  转载自正骨
 祖国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能够流传下来的方子,基本都安全、方便、有效,毕竟大浪淘沙,亿万人亲身实践证明效果才能留存。今天为您整理了十大千年名方,补气血、补肾、止咳、祛寒湿、失眠、落枕……所有方子都详细到制法,非常实用!

1

补血第一方:四物汤

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季养生保健,可以让您健康一整年。春季三个月是万物萌生的季节,肝主生发,养好了肝才能健康,肝藏血,养肝必补血。

有“妇科养血第一方”美名的四物汤,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最早见于晚唐医书,后被载于中国第一部国家药典——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物汤是补血汤,且见效快。

更多医疗学习会议信息请点击下面链接

http://user.qzone.qq.com/2740008642/blog/1429833668
【组方】;熟地18g。当归18g。白芍15g。川穹9g。
【功效】补血活血,润肤养发,改善面色苍白,肌肤粗燥等状况。新来的朋友,想学到更多的中医养生诀窍的,请加正骨QQ;2740008642 每天都有中医养生知识更新
【方解】当归可以减轻妇女经前疼痛··腹胀··对缓解抑郁情绪也有帮助;熟地含有甘露醇··维生素A等成分,能是当归补血活血疗效得到增强;川穹可活血祛风,还富含维生素E;白芍能增强细胞免疫,充盈气血。

【制法】不仅可以单纯地煎水服用,还可以用来炖鱼、炖肉煲汤。

四物排骨汤:

1、排骨洗净斩块,汆水捞起;

2、将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物洗净,放入过滤纱袋中;

3、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文火煲一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2

补肾第一方:六味地黄汤

这个方子已经流传了近两千年,是医圣张仲景总结前人经验所创肾气丸,宋代儿科医家钱乙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减去桂枝、附子而成,可以对付很多老年人的疾病,如肾虚、耳鸣、脱发等。现在市面上有六味地黄丸卖,六味地黄汤在家就可以熬制,很简单。

【组方】熟地15克,山茱萸肉12克,山药12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

【功效】滋阴补肾,可治疗肾阴不足所引起的虚火牙痛、牙齿松动及口舌生疮。

【方解】用熟地黄滋阴补肾益精髓而生血;山茱萸温补肝肾、收涩精气;山药健脾兼调理遗精、遗尿,是本方三补。丹皮凉血清热而泻肝肾之火;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是本方三泻。

【制法】上药加水适量共煎,去渣取汁。

【服法】每天1剂,分两次服。

3

补气第一方:四君子汤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难免气虚。补气第一方是四君子汤,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因四味药材均属于平、温药材,不燥热,补性平和,品性中正,不偏不倚,从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所以用“四君子”来命名。四君子汤男女老少都适用,不过5岁以下的小孩就不建议服用。

【组方】党参9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

【功效】益气健脾、补益脾胃之气,是补气基础方。

【方解】党参大补元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以助运化;茯苓渗湿健脾,苓术合用,促进健脾除湿和运化之力的增强;使甘草,甘温,能调诸药,让它们共同发挥补气健脾的效果。

【制法】不仅可以单纯地煎水服用,还可以和排骨一起煲汤。

1、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生姜、红枣全部材料略洗一下,倒入砂锅里,加清水浸泡20分钟。

2、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30分钟。

【服法】一天2-3次。

4

润肺止咳第一方:秋梨膏

秋梨膏据说是宫廷里的秘方,从唐代开始成为了御用养生之品,一直到了清朝被御医从宫里带出来,才在民间流传。

【组方】鸭梨6个、干红枣80克、冰糖150克、老姜20克、蜂蜜80毫升。

【功效】去火、降燥、润肺、止咳。

【方解】梨润肺,枣补血,姜暖胃,蜜养神,滋阴润肺,通便清火,是女性佳饮。

【制法】

1、将干红枣洗净后对切去核,生姜去皮后切成细丝,梨削去外皮、将擦板架在锅上,把梨擦成梨蓉和梨汁。

2、将去核后的红枣和姜丝、冰糖放入锅内和梨蓉梨汁一起。

3、盖上锅盖,用小火煮约30分钟,然后用漏网捞起梨蓉用另一只汤匙按压,挤出更多梨汁。

4、将挤压后的梨渣红枣和姜丝扔掉,锅内只留下梨汁,继续用最小火熬煮约1小时后至梨浆浓稠后熄火放凉。

5、在放凉后的梨浆里调入蜂蜜拌匀后放入密封罐保存即可。

5

祛湿第一方:徽琼散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俗话说:“湿气在,百病害,湿气除,百病无”,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许多疾病的关键,甚至还会恶化疾病。徽琼散是根据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参苓白术散加减而成,副作用小。

【组方】鸡内金3g、人参10g、赤小豆15g、薏米15g、白扁豆10g、茯苓10g、桔梗6g、砂仁6g、山药15g、莲子10g、甘草6g

【功效】湿气,痰多,头脸油腻,水肿肥胖。

【方解】人参:解决气虚的问题;鸡内金:本草纲目说鸡之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之所,而尤能祛湿,主要解决脾虚,胃弱;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解决脾虚胃弱;桔梗:宣肺,利咽,祛痰。解决肺弱,胸口闷的问题;山药,莲子:滋阴补肾;红豆,薏米,茯苓,白扁豆:利水渗湿;甘草:调和诸药。

【制法】

1、将所有药材洗后就开煮,先大火煮至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煮。

2、在煮好前20分钟放入冰糖持续熬煮至冰糖消融即可关火。

6

失眠第一方:酸枣仁汤

在没有安眠药的古代,人们是怎么治疗失眠症的呢?医圣张仲景就有一个千古名方——酸枣仁汤,调理失眠收效甚好。有歌诀道:酸枣仁汤治失眠,川穹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风如睡梦香甜。

【组方】酸枣仁(炒)15g,甘草3g,知母、茯苓、川芎各6g。

【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虚烦失眠,心悸不安等症。

【方解】酸枣仁性平,味甘、酸,能补血养肝,益心安神,敛汗;川芎,性温,味辛,既能活血又能行气,能调血疏肝;知母,性寒,味苦,质润,能清热降火,滋阴除烦;茯苓,性平,甘淡无味,能宁心安神;甘草清热,调和诸药。诸药相配,滋阴养血,清热降火,调血疏肝,安神除烦,以治疗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肝阳上旋而致虚烦不得眠等症。

【制法】把药放入冷水中浸泡1小时,然后放砂锅中加水淹没草药高出2-3cm 大火煮开,中小火煮20-25分钟。分3次温服。

7

润肠养胃第一方:四磨汤

四磨汤是宋朝王府常用御药,后此方载入宋代医学名著《济生方》和明代《痘疹金镜录》之中,美名很快传遍长江中下游,渐渐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习惯:婴儿出生一周后,不论是男是女,有病无病,都给服用四磨汤,这样,孩子成长过程中,一般不会再闹肚子,肠胃特别好。这个习惯从民间到现在已沿袭1000多年。

【组方】木香、枳壳、槟榔、乌药

【功效】破滞降逆,补气扶正,对肠胃疾病很有效。

【方解】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乌药顺气畅中、散寒止痛;槟榔导滞、杀虫、利水,四药合用可理气调血、疏通经络、调和脏腑,从而恢复消化系统正常功能,完全符合 “气上宜降之,气逆宜顺之” 的中医理论。并且由于是纯中药、见效快,对于治疗儿童肠胃疾病、中老年人消化功能紊乱有较好疗效。

【制法】四味药物先磨浓汁再和水煎服。

8

治痰第一方:二陈汤

中医治痰名方“二陈汤”,因用药简单、功效显著而广为流传,成方始见于宋代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距离今日有千年的历史。

【组方】半夏(汤洗七次)5两、橘红5两、白茯苓3两、甘草(炙)1两半。

【功效】燥湿健脾、化痰止咳、理气和中。

【方解】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和胃;橘红理气燥湿、化痰和胃;茯苓渗湿健脾化痰;生姜降逆止呕化饮,并助半夏、橘红化痰和胃,且能制半夏之毒性;而炙甘草补中益气、润肺止咳,调和诸药;乌梅味酸,收敛肺气,和甘草酸甘化阴,以防半夏、橘红、茯苓辛燥渗利之性耗伤气阴。

【制法】以上组方药材,加生姜3克,乌梅1枚,用水煎服。

9

落枕第一方:葛根汤

中医治落枕疗效显著,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曾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就是外感风寒,“项背强几几”就是落枕的症状,指出了葛根汤可治疗风寒所导致的落枕。轻者1剂即愈,重者3剂便可缓解。

【组方】葛根30g、麻黄6g、桂枝6g、炙甘草6g、白芍6g、大枣3个(掰开)、生姜3片

【功效】发汗解毒,升津舒筋。

【方解】葛根升津液,濡筋脉为君;麻黄、桂枝疏散风寒,发汗解表为臣;芍药、甘草生津养液,缓急止痛为佐;生姜、大枣调和脾胃,鼓舞脾胃生发之气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发汗解表,升津舒筋之功。

【制法】上七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葛根,减至8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再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50毫升,覆取微似汗。

10

驱寒第一方:当归生姜羊肉汤

雨水多,有关节炎的朋友们可就受罪了,腿脚不灵便、迈不出步怎么办?食疗调理的话,最值得推荐的驱寒补气血经典名方是出医圣自张仲景《金匮略》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此方沿用了2000多年,驱寒补血,效、味俱佳。

【组方】当归20克、生姜45克、羊肉500克

【功效】驱寒温中补气血,关节炎患者、贫血的人都适用。

【方解】当归,可以直接补血。生姜,可以温胃散寒,恢复脾胃功能。羊肉,温中补虚,老少皆宜。

【制法】

1、羊肉洗净后入锅急火烧开后,立即捞出,洗清血沫。切块备用。

2、生姜切薄片,当归洗净后用纱布捆好,一齐放入砂锅中。

3、加水后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一个半到两小时左右,直至羊肉熟烂为止。

4、取出当归和姜片,适当加一点盐和其他调料,即可喝汤吃肉。

扫一扫关注

更多学习动态点击-->http://user.qzone.qq.com/3054243864/main
这里是中医的殿堂,这里是知识的海洋!欢迎您访问我空间,免费阅读,欢迎转载分享,
(QQ:3054243864)每天都有新知识更新

更多医疗学习会议信息请点击下面链接
联系QQ2740008642请查看空间日志
1:能学能用:我们承诺在这几天的时间里让每位参加的老师都能学习到免费实用的技术,所传授的技术马上就有效,回去就能用。
2:资源共享:所有的参会人员都将知无不言,开诚布公,把自己在临床的心得与
每一位参会人员探讨分享真正做到一次互相分享、互相学习、技术提升、思想碰撞、广交天下有志之士的大舞台。
3:成就梦想:本次大会所有想成就自己、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老师提前跟会务组联系,提供您的个人简历,就可以上台尽情发挥您的技术,您的技能、让更多的同仁认识您、了解您。
4:复制成功:本次大会是学习的大会,交流的大会,技术提升的大会,学习每位老师优秀的技术,学习每位老师超前的营销策略,使我们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技术飞跃提。
华夏医之源《第三十三届民间中医专科专病研讨会》即将在郑州举行......
国内真正的民间公益交流大会
【多种民间绝技汇聚,多名高手分享技术,绝不保守】
一、活动时间:2018年《9月21日全天报到22·23两天学习》
二,地点:河南省郑州市《天鹅主题文化宾馆》
1:贵宾席费用280元赠送【牌匾一块】
2:普通席位100元
3:提前报名4人同行免一人费用
联系人;李老师,电话(微信)13037588497联系QQ;2740008642
本届老师分享内容;
运动解刨及《皮筋针》在颈肩腰腿痛和脊柱相关疾病的应用,
外用中药的配制和传统膏药的制作
快速治疗痔疮的针法演示
一针一穴治疗耳鸣,耳聋,头痛,喑哑,喉痹,落枕。腱鞘囊肿一针治等
民间传统三棱刺血治疗高血压,妇科病立竿见影
软外颈腰痛数据化治疗
三才针法、开泰针法临床中的杂病应用
一次性治疗带状疱疹
会议详细内容请点击下面连接查看
编辑短信“姓名+所在地+参加交流会”发送到13037588497【微信同号··李丽】即可报名【备注报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