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驻马店摄影师采风发现东汉摩崖石刻 有人依据石刻出了本隶书字帖

 雲泉 2018-08-31

驻马店摄影师采风发现东汉摩崖石刻 有人依据石刻出了本隶书字帖

2011年初,东汉时期的摩崖石刻被河南驻马店市摄影师叶辛卯先生在采风中偶然发现。有人给他打电话寻找石刻,他大都拒绝了。文物管理部门的人员几次上山也没发现该石刻,最后还是请他引路才找到……

驻马店摄影师采风发现东汉摩崖石刻 有人依据石刻出了本隶书字帖

今天所说的东汉摩崖石刻位于驻马店市城西约十六公里处的石龙山顶东侧,属驿城区胡庙乡,在大韦庄和龙泉村交界处(此地东汉属吴房县,其故城在今遂平县文城乡)。当地村民常牧羊于此,也知道山顶有一石刻,但不知为何物,只是把它叫作镇山石。

驻马店摄影师采风发现东汉摩崖石刻 有人依据石刻出了本隶书字帖

很快,一些外地人也都慕名而来,常常看到有人在石龙山顶安营扎寨,带着宣纸大批量进行拓片复制。2015年经群众举报,这才引起了文物管理部门和学界的重视。市文物管理部门随即进行了查处和考古论证,并联系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进行全景扫描和信息采集后,对石刻设置了双层钢质围栏进行保护。2016年初,书法家马健中又对该石刻进行了实地考察,并编著出版了《吴房石刻》一帖。

驻马店摄影师采风发现东汉摩崖石刻 有人依据石刻出了本隶书字帖

石龙山海拔约500米,山坡是当地村民牧羊的地方。山上草枯树荣,花开花落,不知历经了多少年。山下的农民,春上山放羊,夏到山上乘凉,秋在山上采摘野果,冬天去上山砍柴。他们靠山吃山,与大山日日对望,熟如家人。

驻马店摄影师采风发现东汉摩崖石刻 有人依据石刻出了本隶书字帖

石刻是利用一块5×3米巨石的自然平面凿刻而成,石平面呈长方形,面向东南,与地面呈约15度夹角,对石刻起到一种自然保护的作用。石刻由边框和碑文组成。边框为单线阴刻,长62~65厘米、宽50~52厘米,石刻文字十六行,计195字。碑文是汉隶,清晰可见,用笔方圆互见,字态饱满。

驻马店摄影师采风发现东汉摩崖石刻 有人依据石刻出了本隶书字帖

根据这个摩崖石刻的内容可知,东汉永初七年(公元114年),吴房县长张汜率领主簿及其官属在此祭祀请雨。马健中先生在《吴房石刻》一帖中从石刻的地理文化环境、发现、初期研究和书法特点进行了著述评价: 此石刻“是目前河南省境内被发现的唯一遗存相对完好的东汉官方摩崖石刻孤品”。

驻马店摄影师采风发现东汉摩崖石刻 有人依据石刻出了本隶书字帖

据考证,摩崖石刻《张汜雨雪辞》,属“官方祈雨摩崖孤品”。它记载了当时吴房县主官张汜为民祈雨的事迹。虽有风化残损,但整体上无碍辨识。它为证史、补史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在研究汉代政治、气象、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有着切实的价值。这些具有极高史料、艺术价值的文字,是河南境内迄今所见的汉代官方摩崖孤品,从未见载于任何史籍。

驻马店摄影师采风发现东汉摩崖石刻 有人依据石刻出了本隶书字帖

“天不藏娇,地不爱宝。《吴房石刻》在沉寂了一千九百多年之后被我们发现,以此可以为学界研究东汉时期的历史、文学、民俗、天文、地理、制度提供珍贵的史料信息。其清朗古朴的书法风格,在汉代石刻中是不可替代和复制的。因此,《吴房石刻》补充并且丰富了汉代书法的风格类型,必将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载入中国书法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