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企业文化

 山间小河水 2018-08-31

企业文化的说法已经有了三十年的历史,早已经不是新概念了。但是对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解和实践,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误区。本文就是谈谈这方面的内容。对于一个事物进行正反两个方面、内部与外部的剖析,有利于正确、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本质。本文试图用这样一种方法,通过对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定义、内涵、功能、特点,以及对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在理解和实践中的误区、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内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管理三者的关系七个方面,论述对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个人的观点。

一、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成为了社会组成的重要成分,对社会的正常运转,以及稳定和发展发挥着独特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人们对企业的社会属性和正常运转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有关研究企业管理的理论层出不穷。特别是十九世纪之后,大企业、大集团以及跨国公司的出现,使企业管理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从而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同时对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也就应运而生,关于企业文化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对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持续了两百年的历史。在经历了古典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丛林三个阶段之后,进入了企业文化管理的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泰伦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在长期的企业管理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写成《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一书。该书在19817月出版后,就成为最畅销的管理学著作。后又被评为20世纪80年代最有影响的10本管理学专著之一,成为论述企业文化的经典之作。在此之后各国研究企业管理的人士,纷纷进行企业文化的探讨,兴起了研究、传播的热潮。

企业文化理论虽然出自大洋彼岸,但对恰逢进入改革开放年代的中国和中国的企业来说,并不落后。类似海尔集团的海尔文化,可以说是典型的代表。

二、企业文化的定义

对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有许多种表述。比较通行的说法是,企业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传统和风气。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所以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发展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表象是企业内各种规章制度、全体成员的行为习惯、产品的品质、服务的状况,以及企业的外部视觉形象和社会形象等。用通俗的话来说,各行有各行的道,各家有各家的规矩。或者说企业的文化就是企业的环境氛围。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总合,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说,它不是指成员的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成员对利润的心理;不是经济,而是发展经济的动力;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所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核心实际上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反映。古典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的理论,都注意到企业中人和物的关系,但管理者都是把企业员工仅仅看成被管理对象,而没有真正看到人的因素是企业中最具活力、最占主导地位的因素。从文化的视角看待和处理企业内外部的各种现象,从文化构成的思路来管理企业,从文化建设的途径提升企业的实力,是企业文化理论与其它企业管理理论的最大区别。

 

三、企业文化的内涵

根据企业文化的定义,其内涵是十分丰富、广泛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应包括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企业形象、规章制度四个方面。

第一,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所谓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由这种追求引发出对包括个人或组织本身存在价值、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准则。价值观表现在企业内成员对某种事件或某种行为的好与坏、善与恶、正确与错误、应该仿效还是抵制的一致认识。统一的价值观使企业内成员在判断自己行为时具有了统一的标准,并以此来选择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以价值观念为基础形成企业精神,企业精神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理念、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企业精神要通过企业全体员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因此,它又是企业员工观念意识和进取心理的表现。企业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于哲理,又简单明了的语言予以表达。易懂好记。容易使员工铭记在心,时刻用于激励自己;同时也便于对外宣传,容易在人们脑海里形成印象,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

比如,一个商场的价值观念以求实为核心,即:“实实在在的商品、实实在在的价格、实实在在的服务。”提倡“需要理解的总是顾客,需要改进的总是自己”的观念。中国老字号同仁堂药店之所以三百多年长盛不衰,它的宗旨是“济世养身、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它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融入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之中。

第二,经营理念

经营理念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和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多种选择,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然有一个自身的经营理念来指导,有一套思维的逻辑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例如,日本松下公司的理念是“讲求经济效益,重视生存的意志,事事谋求生存和发展”,晋商则是以“诚信为本,以义取利,”的经营理念为指导。

对一个企业来说,擅长产品的研发、制造还是流通的领域,专门生产高端产品还是低端产品,受着经营理念的支配。经营理念也可以体现企业经营的能力和偏好。但是经营理念根本上同样受价值观的支配,是价值观的体现。那种投机取巧、参假使坏、假冒伪劣、缺斤短两的经营理念,与质量第一、信誉第一、客户第一的经营理念,都是企业价值观的最终体现。

  第三,企业形象

随着企业文化研究和传播的深入,人们发现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形象包括企业的视觉形象和社会形象。又叫表层形象和深层形象。

一个企业的商标、标识、服饰、工作环境等,都是企业的外在的视觉形象。视觉行像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公众接受,因此就具有重要意义。好的视觉形象,应该是醒目、清新、统一、规范。表现形式包括了颜色、图案、文字以及口号。比如中电投的蓝色、国网公司的绿色等标识。包括各种办公用品,都有统一的、独具个性的标识和格式。让人们一眼就能认出,一看就能知道这是那个企业的东西。

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叫做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各种要素的集中体现。通过人员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实力、产品质量、品牌影响、服务态度、社会参与等各方面的因素,形成了被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就是企业的社会形象。

企业的视觉形象与社会形象,或者叫表层形象与深层形象之间,前者以后者为基础,前者比较容易实现,而后者却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并且需要耗费时间才能实现。

  第四,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规范企业员工行为和企业运转流程的各种规定。这些规定,以不违反国家法律为前提、以企业精神为导向、以企业发展的宗旨为目标、以结合企业发展的阶段为特点。企业制度在企业中具有强制性,并且赋予管理者某些权利。制度是管理的手段,而管理表现在被管理者的服从。所以说,企业制度是实现企业正常运转的保障。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度的内容和表达可以很形象地体现企业文化,体现管理者的风格。通过对企业制度的了解,也可以了解企业发展的状况。著名的海尔集团,在发展的起步阶段,曾经有不许随地大小便的规定,对当时的企业状况可略见一斑。

 

四、企业文化的功能

通过对企业文化定义和内涵的介绍,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具有六个基本的功能,就是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适功能和辐射功能。

 1、导向功能

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的指导,以及企业目标的指引两个方面。所谓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

经营理念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原则,这些方式和原则指导经营者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用何种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识,有了共同的价值目标,从而确定了企业的目标。

  2、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员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道德规范的约束是从道德标准的角度,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行为。如果有人违背了道德规范的要求,就会受到舆论的遣责,就会在心理上感到内疚。从而约束着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纪律,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严格质量标准管理。

长期的行为约束,使企业的每个成员都把信念变成了行动,把制度变成了习惯。自觉的行动和自然的习惯把企业的信念和制度形成了企业的风气。

3、凝聚功能  

企业的环境氛围,直接影响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影响员工之间的关系。好的企业文化一定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互相帮助的和睦气氛。企业文化可以强化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形成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与自己命运休戚相关的共同体,砸企业的牌子就是砸自己的饭碗,对企业不负责就是对自己不负责。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架机器的有机组成。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就会成为员工发自内心的真挚共识,就会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自觉奉献,就会在企业面临困难时自觉担当。

4、激励功能 

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这种需求只有在群体活动中才能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企业对哪些行为肯定、哪些行为否定,往往是通过表彰奖励和批评处分两种方式予以引导和宣传。无论正反那个方面的措施,都会对员工的情感产生触动,从而对个人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对员工工作的评价,员工会感到受人尊重,自然会振奋精神,努力工作。

另外,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对企业职工也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影响时,企业员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地为企业增砖添瓦,自觉地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5、调适功能  

调适就是调整和适应。企业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需要各自进行自我调节。企业与环境、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国家、企业与社会之间都会存在不协调、不适应之处,这也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企业文化使经营者和普通员工都能严守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做到顾大局、识大体,做到兼顾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妥善地处理这些矛盾。完美的企业形象就是进行这些调节的结果。

6、辐射功能

企业必竟是社会生活中最活跃的社会组织,走在时代前列的信息交融与思想变革,首先会从企业发生。企业文化的力量不仅仅在企业内起作用,它也能通过包括自身形象、传播媒体,公共关系活动等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企业文化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也在影响和改造着企业所处的环境。因此营造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不仅有利于企业,同时也有利于社会。

 

五、企业文化的特点

1、客管性

客观性是企业文化最基本的特性。从定义看到,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氛围、环境,就是说无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人们如何看待,员工是否有意识、有感觉,文化都是客观存在的,各项功能都实实在在地发挥着作用。只能说一个企业的氛围、环境好不好,不能说没有氛围和环境。所以不是一个企业有没有企业文化,而是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否优秀、健康、完善和强大。我们前面谈到企业文化的定义以及内容可以看出,所有表述都是中性的。比如说到价值观,但没有说是否高尚;说到对知识、对利润的认知和理解,但没有说是否健康和正确。企业中员工的行为可能并不统一规范,但有一套自然约定俗成的说法或做法;一些行为并非书面的规定和表述,但年长日久形成的所谓潜规则会被大多数员工共同认同。所以说,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客观性是企业文化最基本的特性。

2、历史性  

历史性是一切社会事物的最基本属性之一,所以企业文化同样具有历史性的特征。企业本身是社会现象的载体,企业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与发展,企业文化也会与生俱来。企业的经营与社会的政治活动、经济发展的联系千丝万缕,挥之不去。所以说,企业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必定带有历史的烙印。企业的各种现象本身就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折射。大到一个国家的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一定时期,小到一个地方区域的经济与文化特征,包括企业自身发展的历程,都通过企业文化得以折射。

3、独特性

每个企业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历史阶段、发展程度不同,企业的物质条件不同,本身固有的文化积淀不同,所以企业文化的历史性也决定了企业文化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成功是不能复制的,企业文化同样也不能拷贝。推行任何先进、优秀的理论,都必须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无论口号、还是规章制度都不可能照搬,更不能抄袭。

 

4、系统性

企业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严密有序的有机结合体;由企业内的不同层次、不同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结合而成。企业文化既然以企业价值实现为最终目标,那么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企业的战略规划;既然对经营理念具有导向作用,就不可能不牵扯到具体的经营方法;既然以人为本,那么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既然是一种管理方法,那么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企业的管理制度。所以说,企业文化之所以被管理界推崇备至,与它的系统性不无关系。

企业文化的客观性,说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提升和优化现有的文化。所以说不是要打造企业文化,而是要打造优秀的、健康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历史性,确定了企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必须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和提升。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和系统性,说明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必须针对各自的企业进行全面考察、深入研究,不能急功近利、不可能一蹴而就。

 

六、对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在理解和实践中的误区

1、标本倒置

前面在企业文化的内涵容部分说到,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而且说到视觉形象是对企业形象最直观的感觉。于是有的企业不在增强企业实力、完善与执行企业规章制度方面下工夫,仅仅把企业标识、标语口号,或者环境卫生等方面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这就是标本倒置了。就像一个人外表龌鹾,固然不雅;但仅靠华丽的服装并不能完全提高风度,不能真正增强交际的实力。还有一种理解,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组织员工唱唱歌,跳跳舞,搞搞比赛什么的。其实这些活动只是企业文化宣传的一些途径。只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2、无用论

由于有上述误区,所以有人认为搞企业文化建设没有用处。认为是表面文章,是干些“不打粮”的事。还有一种误解也导致无用论。前面谈到企业文化不是技术、不是物质,不是利润,不是具体的管理方法,不是营销的方法,更不是应对企业危机的方法。但是对这些特征的理解也会被错误的认为企业文化不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没有用处。

3、万能论

万能论是一种与无用论相反的认识。同样是没有深刻理解企业文化的深层含义,忽视了企业文化真正的意义,曲解了企业文化对企业产生作用的方式和途径。由于听说过企业文化的作用,因此就将其看做万能药物,无论企业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都归咎于企业文化问题;无论什么样的问题,都希望简单地用企业文化的方法来解决。

以上三种错误的认识,其根源都是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内容、特点缺乏正确、全面、深刻的认识。没有理解企业文化的历史性和独特性。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企业的口号大多都是“团结、务实、创新”等等过于雷同;类似“上善若水”、“至真至善”等等口号都过于空洞,且没有特色。仿佛粉饰文字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还有一种误区是追求功利,急功近利。仍然是把企业文化的建设等同于一项技术、一项制度,或者是救企业于危亡的灵丹妙药,而使企业文化的建设走入误区。

4、企业文化不能形成体系
  前面谈到企业文化的系统性。企业文化渗透并影响着企业管理、经营和人际关系等所有层面。但是,一些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往往借鉴别人的多,自己独创的少;口号形式多,主体精神少;高屋建瓴的多,结合实际的少。真正能够在战略、策略和执行层面形成体系、形成特色风格的不多。企业文化无法形成体系,直接造成企业文化的“虚化”。管理者和员工都知道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强大的推动力,可面对不切实际的口号和做法却不得要领,干着急,使不上劲儿。企业文化不能形成体系,就缺乏经过整合的推进系统,就会导致企业文化在形象、制度、行为规范、价值观等方面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进而导致企业文化不能转化为企业的管理行为,不能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5
、口号和制度形同虚设

在社会的各种不好的现象中,搞形式主义、心口不一、言行不一要算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了。有的企业一面在喊质量第一的口号,一面在搞伪劣产品;一方面有很多制度,一方面并不执行。在前面谈到企业文化的客观性的特点时,说到无论人们是否提到企业文化的高度去理解,一种文化、一种氛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企业之中的。只不过不是健康的文化,就是不健康的文化;不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就是落后保守的文化。

所以口号和制度的形同虚设,本身就是企业中的一种不好的文化。如果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不能防止和杜绝,会对企业员工的精神风貌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6、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只是党群口的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一定包含企业的许多外部形象,以及各项职工文化活动方面的工作。但是根据以上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内涵、功能和特点的讨论可知,如果企业文化的建设不能深入到企业的经营理念、规章制度,以及员工生产、生活的的行为规范,那就同样是顾此失彼、标本倒置了。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绝不仅仅是党群口的工作。而且这种错误的观点直接导致企业文化建设难以奏效。关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内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管理三者的关系在后面还会讨论。

 

七、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在谈到企业文化的历史性的时候,我们说企业文化与企业与生俱来,企业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必定带有历史的烙印。企业的各种现象本身就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折射,所以企业文化不可能太超离社会的文化。企业的历史与国家、民族的历史,实在是无法相比;所以无论怎样的企业文化,都浸注着它所在国家、民族的文化。美国的开放和个性张扬;英国的绅士风度;法国的傲慢;日本人的团队和家庭观念;德国人的一丝不苟如此等等,都体现在了他的企业文化里。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古老历史的民族,文化的代代传承,保证了没有分裂和中断。尤其是儒、释、道、法等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也为企业形成自己的文化奠定了基础。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比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等等。这些先哲和民间的俗语,都浸透着朴素、高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治大国若烹小鲜”,“天人合一”、“无为而治”、“中庸之道”、“水载舟亦覆舟”、“公生明,廉生威”等,都表达了一种管理的境界和理念。“精益求精”、“锲而不舍”、“滴水穿石”等成语体现了做事的认真和执着。“君子以厚德载物”、“处人以肝胆相照”“满招损,谦受益”等,则是对为人处世、自身修养的写照。“自强不息”、“持之以恒”、“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等成语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困难的决心和意志。因此,用中国人的语言,总结中国企业的文化;用中华文化的底蕴,打造自己企业的优秀文化;不但完全可行,而且直观易行

我们说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只是相对的概念。其独特性只是在共同文化的某一方面,结合自己企业的特点的整合和升华。这些整合和升华之处,正是企业文化的精华之处。

六十年代的大庆油田,有几句最著名的格言,称之为“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三老”是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四个一样”是,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三老四严四个一样” 是大庆油田广大职工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自觉坚持标准、严细成风的真实写照。被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工作条例》,作为工作作风的主要内容颁发。

然而,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中的哪一条不是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美德呢?哪一条不是本来就应该做到的呢?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不在于口号有多好,关键在于清晰、实用。能让每个员工把企业的意志变成自己的行动,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千次。

八、关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内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管理三者的关系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内涵,但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在提高员工素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它担负着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任务。对于国企、尤其是央企,除了一般的企业属性以外,还直接肩负着保障国家安全、保障国计民生的责任。国家的各项政策,诸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科技、环保等等政策都是通过企业来落实和体现的。所以企业内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表现在对企业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监督两个方面。

要做好企业内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保障和监督两项职能,就必须抓好党建工作。党建工作是企业党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党建工作始终是国有企业的独特政治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企业的党建工作,就是要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组织参与决策、带头执行和有效监督。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平台,以组织、宣传、纪检、工、青、妇的活动为载体,开展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就是要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把党组织的控制力、影响力,通过国企党组织的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要从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行为规范、企业形象各方面为抓手,建设高素质管理者队伍、人才队伍、党员队伍、职工队伍,提升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提升企业的实力和活力。从而实施党和国家对企业中心工作的保障和监督的作用,增强国有经济活力,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全面、圆满地完成国家、社会赋予的任务和责任。

2、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管理本身是要通过一系列组织和制度来实现企业的目标。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每个企业要有自己企业的规矩。而这些组织和制度,或者说这些规矩的形成实际上都是某种企业文化的体现。所以说企业管理说到底实际上就是文化管理。只不过在没有企业文化理论之前,人们没有从文化的视角去研究企业的各种现象,没有通过企业文化的理念去管理企业。

引入企业文化的理论,以企业文化的理念去管理企业,就是在形成经营理念、建立和实施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时候,强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核心作用。就是从文化的高度和视野,在以往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上,引入精神的而非物质的、政治的而非行政的、系统的而非局部的,这样一种理念来管理企业。

综上分析,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三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侧重不同。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于企业文化层面的,能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导向的作用。加强企业党建工作,保证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可以保证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从文化管理的高度加强企业管理,可以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的特点,发挥企业文化的各项功能,可以使企业在原有的管理基础上,更进一步,更有发展,更具软实力,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使企业永远利于不败之地!

 

20103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