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巨来篆刻《镇海马乐善堂珍藏》田黄冻石印

 聽雨軒sjh 2018-08-31
陈巨来 <wbr>篆刻《镇海马乐善堂珍藏》田黄冻石印


陈巨来 <wbr>篆刻《镇海马乐善堂珍藏》田黄冻石印

陈巨来 篆刻镇海马乐善堂珍藏田黄冻石印 保利2013秋拍 成交价448.5万元



作品鉴赏

相传清乾隆皇帝曾以田黄石祭天,并冠予帝帽,故历来有「石中之王」的尊号。田黄石因具有皇族专用的黄色,被满清皇族宠爱并视为珍宝,争相寻觅,价与金玉相埒,视同瑰宝,倍受文人雅士、官宦、皇族及帝王的喜爱,自清以来极负盛名。此方田黄石硕大方正,质地特别的凝腻、温润、细结,凝灵成冻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油润感,其色泽自然柔顺、呈淡“橘皮黄”色,肌理蕴极细致之萝卜纹,绵密欲化,红筋显著易辩;纹理清晰特征典型,显为中坂所产上佳田黄冻石。表层簿意浅刻山石云纹,观其刻琢手法,似为民国间著名簿意雕刻大师林清卿的作品,此印的薄意刻得很静,富有书卷气,可以让人读出诗意。布局视曲度势,惨淡经营,繁而不乱,简而有致;所现景致重峦叠嶂、浮云缭绕,寥寥数笔尤见精神,十分注重画理、讲究笔墨,整个画面宛如意境幽远的山水画,于清润中见艳丽,用刀如笔,手法洗练纯熟,因材施艺,工巧天成。底刻印文“镇海马乐善堂珍藏”,治印者乃近代著名篆刻大家陈巨来,此印成于丁亥(1947年)十月,篆法妥帖,极具其白文蕴籍醇厚之貌。虽说此君一生刻印不计其数,然所治之印十之八九皆为寿山、青田材质,而以田黄为印材的则百不足一也,纵观近20年所有国内外的拍卖,目前尚未出现过100克以上陈巨来所刻的田黄方章,此印的重量达111克,更属鲜见。而此印的来源十分的详实可靠,藏家于2001年5月3日购于上海文物商店,并持有原始发票,为上海文物商店旧藏。所配印匣奢华之极,为乾隆时期宫廷制满工缠枝莲纹紫檀木盒,雍容华贵精美绝伦,足显印主对这方田黄印章的珍视程度. 
陈斝(1905-1984),字巨来,后以字行,号墒斋,别署安持,安持老人,斋名安持精舍,浙江平湖人。幼承家学,篆刻初从嘉兴陶惕若,十九岁起拜一代宗师赵叔孺先生为师。赵先生指导他认真以《十钟山房印举》为本,学习汉印。又由叔孺老师介绍得识富于收藏的吴大澄之孙吴湖帆,吴慷慨将家藏汪关《宝印斋印式》十二册借其参考,经潜心研究七个寒暑,使他的治印炉火纯青,更为工稳老当。后又得见平湖葛书征辑《元明清三代象牙犀角印存》,便专玫元朱文。乃师叔孺赞他"刻印醇厚,元朱文为近代第一。自言平生刻印不下三万方,全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都请他刻制元朱文考藏印,当代书画大家张大千、溥心畬、吴湖帆、叶恭绰、冯超然、张伯驹、谢稚柳等用印皆出其手。
林清卿(1876一1948),福建福州市西郊凤尾乡人。夙嗜诗书画,师从寿山石雕“西门派”高手陈可应学习薄意雕刻。他天资聪颖,刻苦钻研,未弱冠就小有名气。自感艺术功底薄弱,为了专攻薄意,带着更大志向,暂放雕刀,转而拜师学习水墨画,从中领会中国画的笔意、章法和画理。后又从古代石刻和画像砖中寻找灵感。历时五年,学有所成,自觉融会贯通之后,才又重操旧业,专攻薄意,并将其推上巅峰。林清卿用他的天才与勤奋,开创了薄意艺术的崭新风貌,他集国画艺术和古代雕刻精华于石雕刻意艺术之中,是近代最杰出的薄意艺术大师。被称为“西门清”。龚纶《寿山石谱》赞其“精巧绝伦,真能用刀如笔,在杨玉璇、周尚均二家,别开生面者。”当时著名国画家熊文镐见到他的作品,曾惊叹道:清卿画石非人之画纸所能及也,是石以画传者。
备注:上海文物商店旧藏,附有上海文物商店发票(2001年5月3日)。
印文:镇海马乐善堂珍藏
边款:巨来作,丁亥(1947年)十月。


作品资料

作者 陈巨来
尺寸 2.9×2.9×5.8cm  重111g
估价  RMB  2,200,000-3,200,000
成交价 RMB  4,485,000 
专场 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玉器、工艺品
拍卖时间 2013-12-04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