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慧眼看课 | 董一菲:李商隐无题诗

 山湖微波 2018-09-01


总第1225期



编者按



都说“一代有一代的文学”。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国运衰微的晚唐,李商隐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晚唐这迟暮的美人,再添一缕惊艳。李商隐“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政治仕途失意,可他独创的无题诗,晦涩迷离,却又美到极致,犹如断臂的维纳斯,是谜一般的经典存在,千百年来吸引无数诗家与之共舞,舞姿不同,深埋于心的理解也自然曼妙多姿,有所不同。“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今天董老师在课堂上为李商隐的《无题》搭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诗意想象的舞台,调动丰富的认知,在课堂上翩翩起舞,唤醒文字的联想魅力,以全新的视角再度阐释了《无题》,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和李商隐的《无题》诗可谓相得益彰。


山西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杜苁蓉


追寻与失落无题诗之间


——李商隐无题诗

实录整理者: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实验中学 王南南
    授课地点:河南省永城市

师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李商隐的一首《无题》。


(ppt展示李商隐的《无题》诗歌)


大家来看大屏幕上的这首诗,题目叫《无题》,作者是李商隐,大家知道唐代的诗歌是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学形式,就像王国维先生所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唐代的诗人那么多,如群星璀璨,能不能告诉老师,李商隐生活在唐代的什么时期?

生:晚唐。


师:很好,非常好的基础。一个诗人永远要带上他时代的痕迹,一世声名,写下《无题》。我们来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


师:我觉得读得非常好,这就是晚唐的李商隐写下的这首无题诗。有人说,李商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朦胧诗人,他把那份情写得如此的深情绵邈,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一首诗呈现出来,不同的读者读出不同的李商隐,可以说是1000个读者甚至有1001个李商隐。那这首无题诗,我们了解一下,任何一首诗,即使是抒情诗,也会有这样的元素:时间、地点、人物。孩子们手头没有资料,所以学起来难度有一点大,我这样问,你想这首诗写了一个怎样的时间呢?表明了一个怎样的地点?有怎样的人物呢?思考这个问题,稍微讨论一下。(学生讨论)



师:好,谁能来回答第一个问题,这首无题诗时间是什么样的时间?


生:我认为应该是在一个夜晚。


师:在一个夜晚,怎么看出来的?


生:因为它上面写着“月光寒”。


师:“月光寒”,所以它是一个夜晚,是确定的某年某月某日的一个夜晚,还是就那么一个夜晚?


生:就那么一个夜晚。


师:你说出时间段,是具体的、明确的?还是模糊的?


生:我觉得应该是模糊的。


师:真好!那样的一个夜晚,这是时间。此外还有没有别样的理解,除了那样的一个夜晚。时间上还有谁能补充?


生:我认为应该还是一个晚春。


师:一个晚春,你居然会这样的词!晚春。春天已经很美了,居然是一个晚春,哪里得到的信息?


生:“东风无力百花残”。


师:“东风无力百花残”。春是四季的四分之一,春天有三个月,她说,这是晚春,理由很简单,“东风无力百花残”,这么好的基础,于是,董老师想追问,除了叫“晚春”、“晚唐”,这样伤感而有表达意义的词之外,你试着换一个词,还可以怎么说?


生:暮春。


师:太棒了!黄昏、暮春,永远的伤感,请坐。于是《红楼梦》里伤春,不停的伤春,林黛玉会说,“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生附和)多么好的基础,还有没有别样的表达?是这样的一个时间,叫做晚春,叫做暮春,有这样一个夜晚,此外关于时间,你还读出了什么?全班齐读这首《无题》,下课的时候我们要背下来的,《无题》李商隐,一二。(生齐读)



师:好,还有时间上的补充吗?曾经的暮春,晚春,曾经的一个多情的夜晚,此外,还有没有时间?好,那我们就不再补充了。看一看地点,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情愫,这样的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感,发生在什么样的地方?怎样的地方?


生:我认为应该在蓬山。


师:蓬山,你对词语的敏感度非常强。蓬山在哪里?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是中国还是国外?蓬山在哪里,你知道吗?


生:是在中国。


师:多么好的回答!非常笃定的回答!我昨天曾经和老师说,来到永城这个最中国的地方,于是我今天收获了一个最中国的回答。很好,是在中国,是在中国的什么地方?


生:在山东。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因为同学们手中没有注释,那么老师告诉同学们,蓬山相当于什么山,相当于中国的昆仑山,那里住着中国的诸神,相当于古希腊的奥林匹斯山,那里住着宙斯等西方诸神,你能告诉我蓬山是什么吗?


生:蓬山是昆仑山。


生:是蓬莱。


师:他是什么样的所在啊?


学:(齐答)仙山。


师:那是仙境啊,那是瀛州啊,是这样的地点。蓬山,我们约会的地点,我们相遇的地点,今生你我相聚蓬山。今生我寻找你于蓬山,这是地点。中国诗人写诗是这样表达的,大家知道乡愁诗人作者叫余光中,他曾经写一首诗叫《约会》,他怎么写的?他说,“上一次约会在蓝田,再上一次在洛水之滨,听一听有两个地名。


生:第一个约会的地点在蓝田。


师:余光中,著名的诗人,他说我和你的第一个约会地点在蓝田,再上一次在洛水之滨,有没有可能?


生:没有。


师: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他说我和我约会的人,我们曾经约会在蓝田,他是想说,我的情感不仅是今生今世,还是?


生:(齐答)永生永世。


师:回答的真到位,前生前世,来生来世。于是他会这么表达,他说,约会在蓝田。李商隐也会这么表达,他说,你住的地方就是?


生:(齐答)就是蓬山。


师:如果我写一首诗,我爱你到地老,到天荒,到天涯,到海角,和余光中先生的“上一次约会在蓝田,再上一次约会在洛水之滨”相比较,你感觉哪一种表达方式更好呢?


生:后一种。


师:后一种表达更好,理由?这么美丽的女孩,诗心慧眼。这种表达方式真的很好,因为他是直抒胸臆还是间接抒情?


生:间接抒情。


师:很好,诗歌就要间接抒情,这首诗写了一段感情,这段感情发生的地点,正如孩子们所说,某一个晚春、暮春,某一个夜晚,地点便是那蓬山。人物呢?人物都有谁?我叫一个女孩子和一个男同学对读,听好,男孩子说,《无题》,女孩子说,作者李商隐,然后一人一句。孩子们看好,古代诗歌的句,一个逗号就是一句,与古文不同,文,一定要有句末点号。推荐一位同学好吗?可以自荐,男同学也可以啊。


(一男生一女生配合朗读诗歌)



师:真好,声音非常好,给点掌声。(全场鼓掌)都说十七八岁少年的你们,你们的心灵离诗歌很近,今天看出来了,孩子们的心灵离李商隐的诗歌的距离远远近于我。非常棒,时间是这样的时间,地点是这样的地点,那么这首抒情诗的主人公是谁呢?可能是谁呢?咱们来看大屏幕,为了帮助孩子们找到抒情主人公是谁,想请同学们为这两句诗随意地加主语,是谁,晓镜但愁云鬓改,又是谁,夜吟应觉月光寒?大家说,这是照镜子,孩子们看,早晨起来照镜子,满头白发,是吧,白发丛生,这是晚唐之音。盛唐人照镜子绝不是这样的情感,李白照镜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青春的飞扬,是盛唐之音,站在盛唐中心地位的,不是将军,不是元帅,而是诗人李白。晚唐人照镜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生活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晚唐,他的诗歌染上的是浓重的悲凉,浓重的伤感。就如我们说,何物最风流,魏晋人物晚唐诗,因为他拨动着文人最敏感的心弦,李商隐是朦胧诗人,看看啊,时间是不确定的,蓬山在我的心里,人物是谁?请随意加主语,看你的想象力。随便就是创造。谁来试试?



生:我晓镜但愁云鬓改,我夜吟应觉月光寒。


师:同样的主语。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都是我。我,我还是我,还有其他的填法吗?肯定是有的。


生:众人晓镜但愁云鬓改,惟予夜吟应觉月光寒。


师:“惟予”,非常有想象力。他不是一个你、我、他他他。而是“众人”“惟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样的不同,我那样的不同,十万大千世界,爱你惟有我,懂你惟有我。真好,还有其他的填法吗?我可以告诉大家答案有n种填法,继续,谁来?


生:君晓镜但愁云鬓改,吾夜吟应觉月光寒。


师:君是敬词啊,真好。对女性的礼赞,很棒,请坐。这是写了一段爱情,一种恋爱,甚至是一种无望的爱情,绝望的爱情,因为你在蓬山,仅仅是与人相恋吗?比如,你一定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民间传说,最有名的故事,发生在杭州西湖的断桥,是谁和谁的爱情?


生:是白娘子和许仙。


师:是的。是白娘子和许仙,白娘子是谁,许仙又是谁,如果说许仙是人,白娘子是?

生:妖。


师:非常好。人与妖之恋,白娘子为了这段爱情修得了一滴热泪去了五百年,后来是一个悲剧的结局,那为什么不可以说,她晓镜但愁云鬓改,我凸显着人神之恋,她夜吟应觉月光寒,可以的。你还有怎样的想象?


(望向一男孩)你回答的凝重的望着我,非常简约语文的回答我,“妖”,好,继续。


生:还可以是人仙。


师:请你来填。


生:董勇晓镜但愁云鬓改,七仙女夜吟应觉月光寒。


(生笑)


师:为什么不可以?仅仅是中国的还不够,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国家和民族,有那么多又优美又伤感的恋情,你又想到了谁,你想到了谁和谁的恋情?


生:我想到了外国的恋情。


师:那必须的呀。让我们想到了,比如我们的同类。


生:朱丽叶晓镜但愁云鬓改,罗密欧夜吟应觉月光寒。


师:非常好,就可以这样写下去。也可能他是两只蚂蚁的恋情,也可能是一只鸟和一棵树的恋情,这就是朦胧多义,让你有无尽的想象。这就是诗,这就是李商隐的诗,这就是晚唐的诗,这就是晚唐诗的美丽,好,孩子们可以继续想象。这首诗的主题已经出来了,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地点,好,我想造个句子,我想请同学们来仿,“思念,无论人间还是天上,无论是红尘还是仙境”,选一句就可以了,你来跟上整首诗的内容,我只选一句,“无论是红尘还是仙境”,根据诗的内容来填。


生:困难。


师:不是,还是思念。


生:思念,无论是天涯还是海角。


师:很棒。思念,无论是春蚕到死丝方尽思还是……,思念,无论是活着,请填后半句。


生:还是死亡。



师:好,还是死去。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在蓬山,我无法找到你,是吗?就这样。这是主题,同学们看这首诗,他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什么叫诗眼?表达感情的形容词或动词,相见时难别易难,“难”就是诗眼。李商隐开篇一句,横空出世,剑走偏锋。“相见时难别易难”写诗怎么可以用重复的字,是不可以重复的,一句诗仅有七个字,“难”出现两次。还有一个人,她叫唐婉,有没有人知道唐婉,来,孩子,你什么都知道,真好。


生:唐婉是陆游从小的青梅竹马,因为陆游要考试。


师:要考试?是期中还是期末?开玩笑,科举考试。


生:陆游的母亲把唐婉许配给陆游,陆游和唐婉是一对恋人。


师:已经许配,就不是恋人是夫妻。


生:因为陆游要考试(笑)陆游的母亲把陆游和唐婉拆散。


师:接下来的故事,我简单地讲,这是一对恩爱夫妻,被陆母拆散,封建时代的婚姻谁做主,父母做主,所以父母可以休儿媳,多少年后在沈园,陆游再娶,唐婉再嫁,就这样相见了,陆游写下著名的《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唐婉,兰心慧质的女子当时应和了这首诗,谁能读?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唐婉《钗头凤》)


师:“欲笺心事”读“jiān”, “写”的意思,她本来是信的意思,在这里做动词,想把心事写下来,难,难,难!好大家看。是唐婉的“难,难,难!”更难?还是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更难?以你的理解回答,没有固定答案,言之成理。你说,才子轮流做。



生:我认为是李商隐的更难,因为相见已经很难了,即使见到了,离别时会更难,所以我认为李商隐更难。


师:是的,我似乎找到你的文思文脉了,因为再相见和离别相比都难。


生:对,都很难。


师:我想起佛教的一个公案,有一次有一个高僧和一个人聊天,看到了长江上无数的船只,这个人就问高僧:“高僧啊,您看看长江有多少艘船啊?”按照你的理解回答长江之上几艘船?


生:两艘。


师:真聪明,智慧修得可以。只有两艘船,他的解读更到位,一艘为名、一艘为利。李商隐的难更难,因为天下如果从离别和相见相比,从这里分别的话,所以全是难。还有哪位,有自己的想法,言之有理就可以,没有对错,只有好和更好,只有难和更难。齐读一下,只有唐婉的“难,难,难!”和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两句连起来读。


(生齐读两句诗歌)


生:我觉得第一个。


师:不叫第一个,叫唐婉的《钗头凤》的“难,难,难!”更难。


生:因为刚才这位同学介绍了唐婉的生平经历,她和陆游分别,连面都见不上了,而李商隐的那个还能够见面。


师:不要仅从内容上说,要从表达上说。好,同桌请说。


生:首先我认为是唐婉的《钗头凤》比较好,因为“难,难,难!”三个字叠加,当你读的时候,“难,难,难!”三个字感情是越加丰富的。而“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两个字,感情加起来没有三个“难”字加起来强烈。


(众人笑)


师:前面说的非常好,他知道一些关于音韵,关于修辞手法的内容。他说,这是反复,这当然是反复,而且是连续反复,在音韵上反复了三次,这是他的观点,但最后一句话仅仅说从数量上取胜,这不是艺术,但是他表达的非常好!很精彩!哪一位可以继续补充。


师:我认为应该是唐婉的《钗头凤》更难,因为唐婉此时正处于有满心的心事却无人倾诉,只能任泪水萧萧而下。


师:泪水居然是萧萧而下,如秋雨,这种感觉真好,他在理解诗的时候注意意境,他把前面的诗翻译了一下,这就是方法。非常好,继续。生:还有“独语斜阑”。“斜”字表现了他内心孤独的心境,一个“独”字表明了他的无人倾诉。


师:无人倾诉、无法诉说、无寄处的难才是天下的最难。好大家看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他心爱的人在哪里?再说一下,在哪里?


生:蓬山。


师:蓬山是在中国吗?是在中国的版图上吗?是在中国人的内心里。如何抵达?大家看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是否可以说李商隐真的很勇敢吗?


生:可以的。



师:联系上下文,看看背景资料。董老师高度概括了一下,总共16个字,谁能帮老师读一下。


(一女同学读ppt展示的背景资料)


师:这就是李商隐,他为什么可以把表达情感的诗写得如此深情,如此绝望,如此伤感,如此晚唐?因为一个男孩子九岁丧父,他需要支撑起整个家,9岁。


(问一女生)你多大了?


生:13岁。


师:“牛李党争”,他生活在两党之争的夹缝中。李党之人认为他是牛党之人,牛党之人认为他是李党之人,于是他被永远的边缘化。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男子,生活的时代在夕阳晚唐,终身漂泊无依,终身不仕,好,我问一下终身不仕的“仕”怎么写?


生:世界的“世”。


师:终身未当官,终身未做官,你认为这个“仕”应该怎么写?


生:单人旁,一个士兵的“士”。




师:单人旁,加一个战士的“士”。是终身没有做官,,我们再理解他恐怕就多了一层懂得。就像张爱玲所说,“因为懂得,所以悲哀”,我们看李商隐写了好多好多的无题诗,他将自己那么多的诗使命名为《无题》,因为他的情感是缠绕的,不仅是给某个女子,还有他的事业,他的生命。其实林黛玉非常喜欢李商隐的诗,猜猜看,下面哪首诗,林黛玉会特别喜欢呢?说说理由,速读,任选一句来说。


(ppt展示李商隐诗句)



生:我认为应该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她自己和贾宝玉无法在一起,他们可以心有灵犀。


师:精神之恋,木石前盟。的确是,非常好。


生:我认为她应该更喜欢“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表达了他的思念之情。


师:是一般的思念吗?


生:思念成灰。


师:灰,没有一点热度,没有希望,没有一点火种,彻底的悲剧。


生:我认为是第二句比较好。


师:请读一下。


生:“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陷入思考)


师:季节共分四季,于是中国古代史书叫《春秋》。春秋已是四季,已是轮回,已是春夏秋冬,已是365个日日夜夜。


生:他和宝玉的爱情没有结果。


师:从春到秋,所有的思念成了遗憾。


生:我也认为是第二句。虽然她和宝玉两情相悦,但无法终身相守。


师:好一个“两情相悦”,你真会用词!


生:我认为是“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本身就是朦胧派的诗人,这句诗意境朦朦胧胧,黛玉和宝玉之间是那种没有结果的。(陷入思考)



师:无望的,无果的。


生:表达那种痴迷。


师:情的最高境界,痴迷,大家看“痴”怎么写?


生:病字旁加个“知”。


师:明明知道,偏要相思,仍让人痴迷,仍然沉醉,这是对黛玉的情感的撰写。


生:我认为应该是第二组的第三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师:祝贺你,答对了!真的有答案,但是答案不重要,答案是一种阐释的过程,黛玉真的说过,“李义山所有的诗,我独喜欢‘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你懂,请讲给大家。


生:宝玉黛玉之间的爱情是一段不完美的恋情,就像阴云不散、荷花凋残一样不完整。


师:我们知道,在《红楼梦》当中,每一个女子都有一种花作为她的象征,荷花正是黛玉的写照。你懂得花语,你懂得李商隐,你更懂得林黛玉。


(生笑)


师:读到这里,我们尝试背一下李商隐的《无题》,用一个或几个形容词表达一下你对这首无题诗的感受,试背,齐。


(生背诵)



师:要致敬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如此好的文学素养,这样的从容大气、如此的淡定,厉害了,我的学生!请用一个或几个形容词描述李商隐诗的特点。


生:他诗歌写得比较让人……(思考)


师:就用形容词,比如“朦胧”,删繁就简。


生:悲凉。


生:朦胧、飘渺。


师:若隐若现,那份情感你似乎懂得又不懂得。


生:凄凉。


师:不是“悲凉”而是“凄凉”,注意细微的差别,这才是多情的李商隐。


生:感伤。


师:“伤感”和“感伤”,一颠一倒,表意完全不同,这就是中国字所表达出的,具有弹性魅力和张力。


生:悲情。


师:把“悲”和“情”放在一起,那是一份无望的爱。


生:哀愁。


师:中国的词语真是太丰富了。



生:悲切,愁上加愁。


师:问君能有几多愁?


生(齐):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李煜的愁是为家国,李商隐的愁是为爱情,这里的爱情是广义的。


生:悲婉。


师:把“婉约”之“婉”放在这里,别样的美丽。


生:忧愁。


师: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既是曹操时代的时代精神,更是晚唐的气象。


生:悲痛。


师:悲“tòng”的“tòng”你会写几个?能不能写出比痛苦的“痛”更深的“tòng”?


生:竖心旁加个“动”。(掌声)


生:婉转。


师:绝不道破一个字,就这样峰回路转,却不见君,君在蓬山上。


生:含蓄。


师:含蓄隽永,蕴藉风流,悲而不伤,乐而不淫,传统诗歌之大美。


生:孤凄。


师:“孤”比“独”还凄凉,你又加了个“凄”,真狠心啊。(生笑)


生:惆怅。


师:“我是人间惆怅客”这是谁?清代最有名的诗人,有人说,贾宝玉就是照着他的样子写的,他的父亲是康熙时代的权臣,他的名字叫纳兰性德。(生齐)纳兰容若,在精神气质上,李商隐和他何其相似。


生:忧郁。


师:忧郁是人最高贵的气质。莎士比亚塑造了一个忧郁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这里读到人类最高贵情感之一的高贵,你真了不起。孩子们都有自己的解读,非常漂亮!学无止境,我们可以向外延伸。下面的是作业:一个中学生杂志邀请你为李商隐的诗写一段推荐语。



师:刚才口语的表达,尚且如此典雅,如此有见识,书面的表达更不成问题。好,下课!



本期责编:胡艳

执行主编:付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