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子日记——我们的“精神后花园”(坚持400天)

 耘禾 2018-09-01

如果

如果你在众人六神无主时

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果你在被众人猜忌怀疑之日

自信若常,而不是妄加辩论

如果你有梦想,又不迷失自我

如果你有神思,又不走火入魔

如果在成功之中能不忘形于色

在灾难之后也勇于咀嚼苦果

而不生怨艾

如果看到自己追求的美好

受天灾破灭为一堆零碎的瓦砾

也不能放弃

如果你辛苦劳作,已是功成名就

还是冒险一搏,哪怕功名化为乌有

即使惨遭失败,也要从头开始

如果你与村夫交谈而不离谦恭之态

和王侯散步而不露献媚之颜

如果他人的爱憎左右不了你的正气

如果你与任何人为伍能够卓然独立

如果昏惑的骚扰动摇不了你的意志

你能等自己平心静气,再作答时

那么你的修养就会如天地般博大

重要的是

孩子,你成为了顶天立地的人

——(英)鲁德亚.吉




2018.7.15第381天 今天有幸在家校合育论坛上聆听了冉乃彦教授的报告,虽然冉教授一直用亲和的语言,借用身边的例子娓娓道来,但这场报告带给我们的影响真的可以用“震撼”来形容。因为看起来五六十岁的冉教授,竟然已八十一岁了!生活真的十分十分眷顾拥有着美好童心的人,岁月也舍不得伤害他们。 我们站在候场区,看到冉教授精神矍铄地在演讲台上站了一个多小时,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有这样充沛的精力,积极向上的心态,作为年轻人,我们有什么理由和借口不去努力呢? 听着冉教授的报告,我想起同样关心家庭教育,同样拥有着不断进取之心的老前辈徐校长,他们就像我们在茫然时惊心失措地环顾四周时猛然看到的明亮灯火,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温暖着我们的心。 和讲座中受到的“震撼”相似的感触,就是接到家奕妈妈让我们母子搭档优秀主持人晨阳爸爸时,那种幸福和激动。直到今天工作结束才相信这是真的,感谢家奕妈妈一直鼓励我们母子!感恩武校长引领,因为亲子日记,我们收获了太多太多!感恩人民路小学的四位大姐姐一路上的照顾和陪伴,认识你们真好!感恩于老师在主持方面对我们的耐心指导!感谢所有领路人,感谢和妈妈一起努力突破自己的谢亦轩小朋友,感谢一直勇敢坚持的自己,明天继续努力~

2018.6.28第364天 今天虽有骄阳炙烤着大地,却也有微风习习,让人感觉不是那么闷热了。下午孩子们问我天气不是那么热的话能不能去树荫下读书呢?看到那些充满期待的大眼睛,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老师,一会儿上课了我们完成学习任务你带我们去树荫下读书好吗?”孩子们围着我七嘴八舌地说。“好吧,只要你们认真学习,老师就带你们去!”听了我的话,孩子们开心地跳了起来。 我们的任务是评讲一张期末练习题,评讲过小组合作改正错误,然后再拿给我检查。我们用了25分钟就完成了,为自己争取到15分钟的读书时间。只是这一次我们读的书不是故事书,而是《伴你学》,这样孩子们仍然很开心! 我们读到“()来()去”,我让孩子们再说几个这样的短语。一位小女生指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燕子说:“老师,你看,小燕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孩子们都向天空中望去,我想起平常我们经常在教室里引导学生说这样的句子,眼前的景象,不正是最好的教育素材吗? 于是我问:“什么样的小燕子在什么样的天空中飞来飞去呢?” 孩子们抬头观察着天空,观察着小燕子,抢着举手回答:“快乐的小燕子在湛蓝湛蓝的天空中飞来飞去。” “小燕子在操场上飞着,一定是看到我们了,它有可能在想什么呢?”我又问。 “老师,它可能想和我们一起读书!” “它可能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 “它还可能想下辈子我一定做个小学生!” 我们都笑了起来,风儿把我们的笑声吹得飘起来了,飘落在操场的草丛里、树荫下、野花旁…… 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想让我和他们一起在草丛里玩儿一会。 我们一边在草丛中玩儿,一边复习了“绿油油的小草”、“黄灿灿的花儿”、“软软的云朵”这样的短语。 我们看到一群蚂蚁在忙着搬家,蜗牛在鲜翠欲滴的草梗上慢慢爬行,我们还听到蝉在树上高声唱歌,靠近那棵树时,它却没有了声音…… 平常在教室里需要引导才能说出来的词语和句子,在这里孩子却能观察得到,触摸得到。能和他们在一起,参与他们的游戏,我也感到莫大的荣耀。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写道: “我总想着和孩子们在一起,跟他们同欢乐共忧虑,亲密无间,这种亲昵感乃是教育者创造性劳动的一大幸福。” 李镇西老师这样解读:“教师应该与孩子心心相印,摸爬滚打。只有当我们能够听到孩子的心跳,能够感到他们的脉搏时,教育才可能真正发生。” 是的,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确可以享受到很多欢乐和感动,希望那些枯燥的“知识点”和“训练点”有时也可以这样悄然浸润着他们的心田。也许有一天他们在做相关的习题时,能想起我们一起编织的这些充满笑声的故事。

2018.5.24亲子日记第336天 今天妈妈陪你写作业,你看到数学作业中多数是计算题,有点不开心了。妈妈知道你最爱做有趣的“看图列算式”和“生活中的数学”,可是口算是基础,又怎能忽视呢? 于是妈妈提出和你比赛口算,你马上来了兴致。比赛的时候,你还耍了“小聪明”,在写上一道题答案的时候,下一道题的答案你就想出来了,64道计算题不一会儿就做完了。你赢了妈妈,开心的又蹦又跳。 “妈妈,怎么这么快就做完了,我还想和你比赛呢!”作业都完成了,你还是意犹未尽的样子。 “我们不比赛计算了,一起读书吧!妈妈给你买了新书,就放在枕头边上啦,快去看看吧!” 你拿出妈妈给你买的新书《窗边的小豆豆》,认真地读了起来。我的宝贝,这本书有272页,要好好读完它比做64道计算题难多了。但是不用担心,我们在一起,读书和学习便都充满了乐趣。

2018.5.22第334天 给孩子们改作业,其中有一道题是用“怎么”造句。看到孩子们写的句子,忽然感觉有点心酸: 爸爸怎么天天玩手机。 妈妈怎么天天看微信。 爸爸怎么总是抽烟。 爸爸怎么总是玩游戏。 …… 虽是一道简单的练习题,却折射出了亲子陪伴的缺失。家长的行为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孩子,醒醒吧,别再把喜怒哀乐都交给屏幕,看看身边活泼可爱的孩子,他正用期待地眼神看着你……

2018.5.6亲子日记322天 昨天带孩子回老家了,回来的时候下雨了,我便拿出自己前几天买的新书《工笔百花》,和孩子一起画画。 他帮我准备笔和颜料,我自己选好了宣纸。我临摹一幅简单的花卉图片,他在旁边画着玩儿。300多天的线描基础,即使换成了软笔,也不在话下,一幅工笔线稿很快完成了。 “妈妈!一会儿你上色的时候别忘了让我挤颜料啊!”小朋友拿着我们刚买的一盒颜料,我们都很期待上色之后的样子。 可是第一次铺底色就让我们明白,这不像完成线稿那么简单。 调色总是把握不好比例,好不容易调出满意的颜色,涂在纸上,晕染的效果又太强烈…… 好好的一幅线稿就这样“破坏掉了”。 “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不过没关系,我们再画一幅!” 又画了一幅线稿,为了避免和上一次一样的情况出现,我拍照保存了线稿。涂色的时候同样是一波三折,仍旧没有呈现出来想要的效果。看着渗出线外的色彩,我忽然想到:是不是纸张选错了? 查了资料才发现,真的是纸张选错了。工笔画应选择薄厚适当的熟宣,而我选择的是易渗化的生宣…… 最开始就错了,怎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呢? 教育孩子不也是如此吗?成为父母后开始走的每一步路,面临的每一个选择,都要用心、慎重。一旦出错,很难补救。 我把这个道理也告诉孩子:“小朋友的成长也和咱们这次画画是一样的,如果开始就错了,想改正还有那么容易吗?” 小家伙摇摇头,说:“妈妈,我知道!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养成好习惯,好好学习,长大才会变得更好!” 好样的,我的孩子!我愿为你用心选择一张美丽的画布,我们一起描绘五彩斑斓的童年。

2018.5.4亲子日记第321天 晚上刚到家你就拿出新校服让妈妈看,跑到卧室穿上,站在镜子前问妈妈:“帅不帅?”真的很帅,我的宝贝! 于是你请妈妈给你拍照片,说要发给爸爸。你有什么开心的事儿总是想第一时间和他分享,他也总是为你的分享欣喜万分。 看着你又长高了,还变得更强壮了。除了妈妈的厨艺进步了,更多的还是因为你不挑食了,又喜欢运动。你看,无论是我们的身体还是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都会因为我们的努力和改变而积极地回报我们,还有什么好偷懒的呢?

2018.4.26亲子日记313天 清晨,伴着书声琅琅走进教室。站在洒满阳光的窗边,看我们一起种下的植物在随风摇摆。你们的读书声更响亮了,我拍拍手让你们停下来,告诉你们要学会保护嗓子。你们捂着小嘴儿看着我笑,我也看着你们笑。读书声虽然小了一点儿,我还是能感觉到你们早晨起来充满能量的状态。 可是你们也不是总这样“听话”,当你们不认真学习的时候,我也会很着急,有时我会狠下心批评你们。 无论我怎样严厉,下课了你们还是喜欢围在我身边,见了我都会亲昵地和我问好。 我看到你们在日记中写“今天老师教我们写字,我好开心啊!” 我还看到你们造的句子“我的老师像妈妈一样”。 我觉得好幸福!每天被一群这样天真无邪的孩子包围着,该是多大的福分呢? 所以每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我都会想是不是对你们太严厉了,明天试着再温柔一点儿? 我在慢慢学习做一名好老师,你们也在慢慢学习做一名好学生。我牵起你们的小手,陪你们走过这一段路。愿孩子们回忆起自己在一年级度过的这段时光,也能觉得幸福。

2018.4.25亲子日记第312天 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我就起床了。我悄悄地洗刷、准备早餐,想用饭菜的香味把你叫醒。 正忙着,听见你叫“妈妈”。我知道美好的一天开始了!我唱着你喜欢的歌儿,看你揉着惺忪的睡眼伸着懒腰的可爱模样。 我们一起吃早餐,房间里安静极了,你看着我笑,我也看着你笑。 我送你上学,看你穿着洁净的校服,背着可爱的小书包,笑着和我再见,我也笑着和你再见。 再见面,已是傍晚。你看到我,开心地叫“妈妈”!飞奔过来,紧紧抱着我。你和我分享这一天的趣事,每说一句,都会看着我叫一声“妈妈”! 灯光下,我们一起读书、一起写字、一起画画、一起游戏……你喜欢听着我的故事入睡,我喜欢看着你熟睡的小脸儿微笑。 你常常说:有这么好的妈妈,我要让她开心! 我常常想:有这么好的孩子,我怎能不陪着他幸福快乐地成长呢?

2018.4.24亲子日记第311天 陪孩子给语文试卷改错,发现他的基础知识掌握的特别好,只有最后一题“看图写话”扣分了。读了读他写的几句话,觉得还不错,不仅符合要求,还用上了连词“有的……有的……还有的……”问他知道为什么扣分吗?他说可能是写的有点少,有的同学都写到格子外面啦! 虽然我心里想的是一年级的小朋友,能按要求写好两三句通顺的话就可以了。但是想到孩子“有话可写”也十分重要,就问他:“你想多写几句吗?”他点点头。 我带着他观察图片,告诉他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让图片上的人或事物说话,这样就可以写更多的句子啦!开始是我引导着他写,写了几句,他说:“妈妈,让我自己想想,我知道怎么写了!” 过了一会儿,他就写了三段话,还加上了一个漂亮的结尾,自己美滋滋地读起来了。我告诉他这就是小朋友用心观察、动脑思考的收获。

2018.4.23亲子日记第311天 今天小朋友想吃宫保鸡丁,下班后他和我一起去买食材。从没有做过这道菜给他吃,很疑惑他怎么想吃这道菜了。 “妈妈,你看,这上面有宫保鸡丁!”我正在炒菜,他拿出一本书让我看。 “妈妈不方便看,你读给妈妈听吧!” 他认真地读了起来。听完他读的这一段话,才知道宫保鸡丁的来历: 原来“宫保”是明、清时期各级官员的虚衔。清朝大臣丁宝桢调任四川总督后,经常让家厨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招待客人。这道菜柔嫩鲜美,很受客人欢迎。丁宝桢为官刚正不阿,多有建树。清廷为表彰他的功绩,追赠“太子太保”,人称“丁宫保”,其家厨烹制的炒鸡丁也就被称为“宫保鸡丁”。 我看到这些文字写在漫画书的“知识卡片”上,旁边还配着让人垂涎三尺的食物插图。怪不得小朋友那么想吃呢! 宫保鸡丁做好了,他一边吃一边称赞:“妈妈,真好吃,美味可口!” 四年没做过这道菜了,总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很开心孩子还这样鼓励我。看他吃的这样香,我也感觉很幸福。

2018.4.22亲子日记第310天 今天检查孩子的古诗背诵情况,发现他掌握的不错,就在他的古诗单上写了鼓励的话。他看了特别开心,又像模像样地读起了自己喜欢的古诗。 “妈妈,我发现‘霜刃未曾试’、‘何处得秋霜’还有‘疑是地上霜’这三句里面都有‘霜’,它们是不是都和我在《识字1》里面学的‘秋霜’一样啊?” 听了这个问题又惊又喜,没想到他还这么善于总结和发现。 我告诉他别看这三句诗里都有“霜”字,可这三个“霜”字的意思完全不同: 《剑客》里“霜刃未曾试”的“霜”是为了表现剑刃寒光闪闪,锋利无比。《秋浦歌》里“何处得秋霜”的“霜”指的是“白发”,只有“疑是地上霜”的“霜”是和《识字1》中学的“秋霜”一个意思。 听我说完,他眼睛瞪得圆溜溜的。看着他认真地小模样,我想自己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拓展知识面,那样才能陪他畅游于知识的海洋,尽情体验经典文化的精妙绝伦。

2018.4.21亲子日记第309天 在线上参加新华书店的“你阅读,我买单”活动,竟然成为少数幸运者中的一员,今天上午带孩子去新华书店领赠送的书。 来到书店少不了要挑几本书,儿子拿起一本《世界上最大的蛋糕》,看的津津有味。我也拿起一本翻看,原来是关于大画家达.芬奇的故事,精美的插图、充满童趣的文字、动人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着孩子。 还以为他会挑这本书,没想到他选了一本漫画书。总觉得漫画书是看着玩儿的,不能提升他的阅读能力,就劝他选儿童文学类的书籍。 他却说:“妈妈,我从漫画书上也认识了很多字!我还知道了很多兵器、美食……”他极力为自己争取,我又看看自己选的两本书《工笔百花》、《颜真卿勤礼碑》,似乎也属于自己认为“不务正业”的范畴。心想:自己都想买自己喜欢的,为什么不让孩子挑一次他喜欢的呢? 这样想着我赞成他挑漫画书,并且让他挑了两本。孩子开心极了!他选了关于恐龙和机器人的漫画书,坐在车上不停地给我分享新书上的内容。 在孩子玩儿的正开心地时候,常常听到有家长说:“要是把这玩儿的心用到学习上就好了!”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往往是一脸漠然。虽然自己没有这样说过孩子,但今天也是有同样的心理“要是孩子选和学习有关的书就好了”。 孩子有和大人一样休闲放松的权利,只是他们的权利常常被我们的“偏见”所剥夺。也许在他感兴趣的领域,能更多地体会到知识的多元和宽广,领略到更多和课堂上、课本上、参考书上不一样的风采。

2018.4.21亲子日记第308天 陪孩子做数学作业,他要和我比赛,我发现他不仅对数学感兴趣,小脑瓜也机灵,十多页练习,非要今天全部完成。 我们正在比赛,我接到在医院工作的一位姐姐的电话。得知我介绍过去的一个护士朋友竟然和护士长打起来了,起冲突的原因是因为护士长在交接班的时候经常迟到。 虽然我听朋友抱怨过很多次,说这位护士长如何“欺负”她,交接班的时候,甚至迟到一两个小时……发生了这样的事,我还是连忙向姐姐表示歉意。她说:“不要紧,如果她没告诉你,你就装作不知道吧!年轻人初到工作岗位上,吃点亏没什么,有时候多干点活也是一种锻炼!” 我十分赞成姐姐的话,也明白,有时候我们用自己的时间帮助了别人,甚至完成了别人能完成却不愿意完成的工作,虽然辛苦,却磨练了意志,增长了阅历,也是自己成长路上的一笔财富。 听我在电话里说“对不起”,儿子很好奇,我就把这件事儿的始末讲给他听。他说:“妈妈,我觉得阿姨和护士长都不对,护士长不该迟到,阿姨的脾气也太火爆了!” 唉,有时候小朋友能明白的道理,成年人却忽略了。 相信我的朋友有一天会懂得,就算不想要“吃亏是福”这一笔财富,也可以用合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能因为“年轻气盛”,便觉得年轻就是资本。实际上有很多人,除了年轻,也没有什么“资本”了。 也许以我们的人生阅历,还做不到“淡雅如兰”那样的从容恬静,但可以像兰花那强大的根系来学习,像它们那样在自己生长的环境中沉淀和积累,甚至是经受苦难和委屈。因为那些根在黑暗中紧紧抱在一起,只为了让并不起眼的花儿悄悄绽放。

2018.4.19亲子日记第307天 今天在县城学习,离家不太远,下午课程结束了带孩子去吃饭。 我们来到牛肉面馆,他要了一大碗牛肉面,吃得津津有味,吃完对我说:“妈妈,中午我吃的牛肉,还喝了牛肉汤,下午又吃了牛肉面,我都快变成牛了,哈哈哈……” “是啊,看你现在像小牛一样强壮呢!” “妈妈,我是属老虎的,是不会真变成牛的,我快变成胖老虎啦!” …… 我们就这样边走边聊天,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的好长好长,凉爽的风儿把我们的笑声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2018.4.18谢亦轩妈妈亲子日记第306天 回家路上就接到孩子的电话:“妈妈,我的作业写好啦!你今天可以早点睡觉吗?” 这几天的安排有点满,每天都是忙到深夜才能休息。孩子十分贴心,每天都是主动完成作业,等我检查好,自己再去看书,有时候看着看着书就睡着了。 今天来到家看到他写的作业,又干净又工整。写的字也进步了,我表扬了他,他开心地拿着手机和爸爸视频。看着他拿出自己的作业和新买的学习用品,一样一样地给爸爸看,那欣喜的模样,让人感觉十分甜蜜。 孩子在一点点长大,因为有了用心地陪伴,每天都能收获一点点惊喜。

2018.4.16亦轩妈妈亲子日记第304天 早晨起来孩子想吃面,我们来到经常去的一家面馆。因为靠近一所家政学校,我们旁边的座位上,有很多来吃饭的大孩子。 儿子正吃着面,突然放下筷子,走到我身边,趴在我耳朵上说:“妈妈,你看,那些哥哥姐姐怎么一根面条也不吃?” 我看到老板早已盛好了热气腾腾的面,放在餐桌上,可是他们都在看手机,好像不知道面已经端上来了。 我悄悄对孩子说:“这些哥哥姐姐都是让手机害的,不知道吃饭了……”又想手机本无罪,还能给人带来很多便利,与其说是手机害的,不如说是自我约束的能力太差。于是我又补充到“因为他们都管不住自己,所以被手机控制啦……” “妈妈,我一星期都不会玩儿手机上的游戏,不然我也会让手机控制的!”小家伙看着我认真地说。 “好样的宝贝,你一直做得都很好!手机用好了是我们的好朋友,如果不懂控制自己,那它就会变成害人的东西啦!” 我们的一碗面都吃完了,我看到旁边的大孩子们才开始吃饭。吃饭的时候,仍旧是把手机支在桌子上,播放着搞笑的短视频,每个人都是看着手机,一边吃,一边笑…… 不仅仅是他们,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人都是这样。怪不得有人调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就坐在你面前,而你却在玩手机。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孩子喜欢观察,也会把观察到的东西和我分享。成长路上,他会看到更多一时理解不了的现象,我们无法改变不太乐观的大环境,但有爸爸妈妈用心地陪伴,他会慢慢懂得,如何在大环境中快乐地成长。

2018.4.15亦轩妈妈亲子日记第303天 早起教孩子背古诗,背会了老师布置的,他指着下一首《剑客》,说:“妈妈,我喜欢这一首,你教给我吧!” 他的记忆力不错,教了两遍就会背了。学会了之后就开始“研究”这首诗。 “妈妈,什么是剑客?” “这首诗里的剑客说的是古代行侠仗义的武林高手。”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我搜了很多古代剑客的图片让他看,他选了一幅自己最喜欢的,让我画下来。 “妈妈,这个剑客要用十年磨一剑,是不是要和铁杵磨成针一样?” 听了他的话我忍不住笑了,想想孩子说的也对,都是一样的执着。于是告诉他:“是啊,你想想,这把剑是用十年的功夫精心磨制的,肯定非同一般!磨剑的人一定拥有着超群的意志力!” “妈妈,霜刃什么意思?” “就是说这把剑像霜一样闪着寒光,锋利无比!” “妈妈,什么是不平事呢?” “就是不公平、不合理、以强欺弱的事。比如说剑客看到有强盗欺负人这样的不平事,就会拔剑相助。” 问了这么多问题,他还是意犹未尽的样子,又跳到沙发上把这首诗读了一遍:“妈妈,我觉得这首诗应该站在很高的地方读!” 我想,也许是他用语言表达不出内心感受到的森森剑气和凛凛侠风,觉得站在沙发上就可以读出这首诗的威风八面吧! 还以为他的“研究”到此结束了,我准备去忙自己的事儿了,他又问:“妈妈,为什么古诗中那么爱用‘君’这个字呢?” “在古代,‘君’是对人的尊称,就像咱们现在的‘您’一样!”我又给他举了几个例子: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近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妈妈,我们再把这些新发下来的古诗订在一起吧!就给它起个名字叫《经典诵读.二》!” …… 十年磨一剑,现在才只是开始。

2018.4.15亦轩妈妈亲子日记第302天 带孩子去理发,周末人多,理发店里的人忙不过来,我们就坐下来等着。儿子看到几个小朋友在看短视频,不时地发出阵阵笑声,好奇地围了过去。看他们看得入了迷,我也凑过去看,原来是某个App上的搞笑短视频。这些短视频,大多是无脑的跟风,甚至是无下限的恶搞,不知道孩子们为什么如此迷恋。 也许是因为它们能给予人脑高强度的刺激,可是当一个人习惯了这种轻而易举就获得的愉悦感,久而久之,他们还会需要更高强度、更持久的刺激,普通的学习、阅读、思考怎么能吸引他们? 孩子观看着毫无价值可言的短视频,乐不思蜀,甚至不能自拔,也许是家长做了不好的示范。娱乐的方式有很多,没必要都浪费在游戏、短视频以及毫无技术含量的模仿上。 深陷认知的舒适区里,怎能看到世界的多元和宽广?

2018.4.13亦轩妈妈亲子日记第301天 这两天孩子不舒服,怕他发烧,晚上让他在我旁边睡觉。今天夜里听见他说梦话了:我都说了不要追我了,你们还打我…… 早晨起床后我告诉他说梦话的事儿,他说:“妈妈,我们班里有两个调皮的小孩,他们总是追我,我告诉他们很危险,他们不听,还打我。” “那他们是不是想和你一起玩儿呢?他们是怎么打的你?疼不疼?”我比划了一下,问他:“是不是这样?” “不是的,妈妈,比这要用力!”他在我身上打了一下,虽然我能感觉到他还留着劲儿,怕打疼妈妈了,但真的很疼。这样一来,我有点心疼孩子了。 “那你告诉老师了吗?”他摇摇头。我又告诉他:“有什么事儿一定要告诉老师和妈妈!” “妈妈,没事儿,不用告诉老师,这样的事儿我自己可以解决,他们今天再打我,我就会告诉他们,我的个子高,他们根本就不是我的对手!”听了他的话,我忍不住笑了。 是啊,这只是孩子间的游戏,没必要太过担心。很欣慰孩子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而不是什么都依靠妈妈和老师。 想到这里,我也想起自己教学这几年,见到的小朋友之间闹小矛盾,家长参与进来,又产生新问题甚至新矛盾的一些事儿。 孩子之间的问题很简单,可能前一秒翻脸不做朋友了,后一秒就高兴地抱成一团,亲如兄弟姐妹了。可是总有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亏了,甚至无理取闹,就为了要一个自己满意的说法。殊不知这贸然参与进来替孩子解决问题,甚至把问题放大的做法,才是真正的吃亏。现在你可以这样保护他,却是在剪断孩子正在成长的翅膀,将来他走向社会,拿什么飞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