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再让这句话继续害你了

 剽悍晨读 2020-11-06

主播:大宝

本书作者凯利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她开设的“自控力科学”和“在压力下好好生活”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这本书是自控力课程的延伸,不仅梳理了人们失控的原因,还给出了应对失控的具体方法。

这次,我们来了解并躲开一个既常见又让人束手无策的失控陷阱——“那又如何”效应。

“那又如何”效应

正在减肥的小杜,挡不住诱惑吃了同事的一小块甜食,吃完她就有些后悔,但一看同事们吃得津津有味,她心想,“再多吃一块,那又如何?”不知不觉中,她已经吃了好几块甜食,节食计划彻底落空了。

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平时大家都会有类似的经历,比如“再看一集电视剧,那又如何?”“再偷懒一天,那又如何?”这就是意志力最大的威胁之一——“那又如何”效应。

第一次提出这个效应的是饮食研究人员珍妮特和赫尔曼,他们发现人们吃了原本不该吃的食物后,不会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而不吃第二口,相反,他们会说,“那又如何,既然已经吃了,那就再多吃一点吧。”于是,他们就陷入了“放纵、后悔到更严重的放纵”的恶性循环。

由此出发,他们发现任何挫折都有可能会引起这种恶性循环,想戒烟的人在忍不住抽了一根后,又放纵自己再抽一根;想省钱的人买了一件物品之后,接着又买了一件。这些意志力挑战,模式都是一样的:屈服会让人对自己感到失望,然后想做一些改善心情的事,而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继续“破戒”,从中获得放纵的快感。

那么,我们该如何跳出这个恶性循环呢?

负面感受惹的祸

要想破除恶性循环,我们得先弄明白这个循环是怎么来的。回忆一下,你初次“破戒”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是不是会产生罪恶感、失控感、绝望感或者羞耻感?这些负面感受就是恶性循环的助推器。

导致更多堕落行为的,不是因为破了一次戒,而是破了一次戒之后所产生的负面感受,当我们责备自己的时候,会造成意志力失效,出现更多失控行为。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在这个基础上做了一个假设:如果负面感受妨碍人们自控,那么正面感受会有助于人们自控。

然后他们做了相关实验,让几个特别在意自己身材的女性吃糖果,在这过程中,研究人员给一半的参与者发送一条信息,鼓励她们不要苛求自己,每个人都有放纵的时候,以此减轻她们的罪恶感。

结果表明,收到信息的人只吃了28克糖果,而没收到信息的人吃了70克糖果。也就是说,“自我谅解”不会加速放纵,反而可以抑制放纵。我们可能会认为罪恶感等负面感受会促使我们改正错误,但事实并非如此。

下面,我们再来深入了解一下“自我谅解”。

学会自我谅解

有人可能会凭感觉认为,自我谅解就是自我放纵,如果不对自己严格一点,那怎么成呢?在斯坦福大学的自控力课程上,也有很多人提出了这个问题。

凯利的回答是,“如果你认为提升意志力的关键是对自己狠一点,那么,这么想的不只你一个,但是,你错了。”除了前面我们提到的实验外,还有很多研究显示,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它不仅掏空了“我要做”的能量,还耗尽了“我想要”的力量,让人在诱惑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比如加拿大渥太华的卡尔顿大学对学生进行了拖延症的相关调查,结果表明,跟那些能原谅自己的学生比起来,那些严格要求自己以至于产生负面情绪的学生,更可能在接下来的考试中继续拖延复习,他们对第一次的态度越严厉,下一次的拖延就越厉害。

也就是说,有效增强自控力的不是罪恶感,而是自我谅解。“那又如何”效应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摆脱第一次失败后的低落情绪,如果没有了罪恶感和自我批评,就没有需要摆脱的东西,“那又如何”效应也就不复存在。所以,失败的时候,请原谅自己。

总结一下,“那又如何”效应就像一个漩涡,把我们吸进放纵的深渊里,而自我谅解就像一双强有力的手,能把我们解救出来。下一次,在说出“那又如何”之前,先反思一下有没有做好自我谅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