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又如何”

 浅字淡墨 2021-03-27


有过宿醉经历的人都知道,如果头天喝了过量的酒,第二天早上会感觉非常痛苦,除了头疼、恶心、疲倦之外,很多人还会感到羞愧和罪恶感。但令人困惑的是,这种罪恶感非但不会让人把酒戒掉,反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让他们继续酗酒,甚至愈演愈烈。

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家珍妮特·波利维和皮特·赫尔曼把这种心理活动称为“那又如何”效应,具体描述就是:放纵自己——因后悔而产生罪恶感——反正这样了,那又如何——破罐破摔,更加放纵。如此,让人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越陷越深。

其实不单是酗酒,其它如戒烟、健身、减肥等等,几乎任何在意志力的挑战过程中产生的挫败感都会出现这样的恶性循环。

据研究人员观察,无论是戒烟还是减肥的人,只要在计划外有所放纵,就会在懊丧的情绪后产生“反正计划也被破坏了,放纵一下又如何”的想法,继而近乎心安理得的继续放纵。

那么要如何打破这种循环,让自己在偶尔的放纵后及时调整,回到既定的规划中来呢?

其实,导致更多放纵行为的并不是第一次的放纵或放弃,而是在此之后的羞耻感、失控感和绝望感。

因此,想要跳出这个循环最好的办法不是更加严厉的自责,而是自我谅解。这听起来的确有点反常识,因为我们之前听说的都是“不严格要求自己就将一事无成”、“轻易原谅自己的错误就是逃避责任”、“严格的自律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等等。但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的克莱尔·亚当斯和杜克大学的马克·利里这两位心理学家设计了一个能引发“那又如何”效应的实验。他们认为:“如果罪恶感会妨碍人们自控,那么罪恶感的反面则会有助于人们意志力的提升。”

实验中,一些很看重自己体重变化的女性被试者被要求试吃甜品,其中一半被试者收到信息,暗示她们人都会偶尔放纵自己,多吃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而另一半人则没有收到这样的信息。接下来就是“自我谅解”的测试了,收到信息的人都在第二项实验(自由地选择食物)时自觉地选择低热量食物,甚至不选择,非常有节制。而另一半没有收到信息的人则表现出更加嗜吃的状态。

另外,加拿大渥太华的卡尔顿大学的一次对于大学生拖延行症的调查,也显示了同样的结果。其他众多的实验研究都从不同途径显示:当人们降低自我批评与自我要求,自控力反而会增加;自我原谅、自我同情能够提升自制力,意志力。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都会有失控的情况发生,过度的自责会令人产生罪恶感,这既不是我们的目的也不是改正错误的有效手段。所以,从现在开始,试着用自我谅解的态度去面对错误,这样可以让人从犯错后的沮丧情绪中解脱出来,摆脱“那又如何”的恶性循环,进而以更加轻松和从容的心态,重归正途。

参考书目:  《自控力》  ·凯利·麦格尼格尔著  译王岑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