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任官用人不崇尚深奥,它有一条特有的“曾氏”用人法。使他人用官员的标准,主要来说有四点。 一、有操守 古人云:“文官不要钱,武官不怕死,天下得太平。 古今成大事者,能力次之。最重要的是为人原则。中国早期就形成了约束官员得标准,大致用这三个字来概括:“清”、“慎”、“勤”这三个字。 为官要有自己的操守,第一便是“清廉”,为官不清廉,何让百姓服气,何以治理地方?第二是有节操,有气节,遇事能够做到临危不惧。 二、无官气 曾国藩曾说:“如果一个人的官气很重,这个人得仕途就到头了”。 官气太重,为人就开始变得圆滑投巧,敷衍了事,不能负重,难担大事。 等真正得艰难降临时,畏畏缩缩,想逃脱的定是这一类人。 三、多条理 曾国藩认为一个能不能打是就在欲他的条理性。 庖丁解牛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一头外人看来很复杂得牛,而在庖丁眼里解剖一头牛就像说话一样简单。因为庖丁找到了诀窍。我们做事情都应该这样,将复杂简单化,就是曾国藩所谓的条理。 曾国藩说:但凡处理一件事情,多多少少定会受到牵制,而重要的点便是有条理,一件事才有所成。 四、少大言 有些为官之人,觉得书读得多了,胸中有些墨水,就认为天下的事情很容易,以此经常放言高论。说话没谱,不着边际。 所以他认为连自己的言行都管不住的人,定不能用,少大言,就是要讲实话,讲真话。才是正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