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岁儿子被小朋友踢头,妈妈抓着儿子的手打回去:孩子被欺凌,该教他打回去?

 爱的故事续集 2018-09-02



『对伤害自己的人回击,是人生最珍贵的棱角』


记得侄子上幼儿园时,常常脸上都受着伤回来,每次问他,他都说被同学打的。今年暑假,嫂子特别坚定地给他报了跆拳道。(之前也报过一次,但侄子怎么也不愿意去,后来把费用退了回来)


之后,看到一则「儿子被小朋友欺负 ,妈妈拿着儿子的手打回去」新闻,当时引起众多网名的热议。



该新闻事件的经过是这样描写的:


6月7号晚上7点多,(姚先生)的儿子(3岁多)在英语培训班被同学的妈妈给欺负了。当时姚先生和爱人都不在,他的爱人把孩子送进培训班就回家了。去接的时候老师告知刚才有个孩子家拉着她儿子的手朝他们家儿子头上、脸上打,喊着「要打回去」的话。


有人谴责打人的孩子,有人声援被打孩子的妈妈,有人认为孩子之间的打闹,大人不应该插手。如果是你家孩子被欺负,你又会怎么做呢?


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做客《开讲啦》被问及这个问题,她用了「肯定支持」四个字来回答。


李玫瑾教授支持不是支持这位家长抓着儿子的手打回去的行为,而是孩子被打时,支持他自己打回去。



李玫瑾教授表示,「打回去,我支持你」不是在纵容暴力,而是在用另外一种方式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



如果不打回去,

熊孩子就会一而再而三的欺负别人


前阵子,网上流传湖北嘉鱼县某中学女生被轮流掌掴,有打人者甚至还笑称:「打重一点,还要来一次!」



短短40秒,被扇了不下20次,被打女生一动不敢动,表情呆滞,满脸通红。


当地教育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只是同学之间开玩笑而已,随即在网上引发热议。



河南一小学,3名女生因另一女生欠12元未还,并怀疑其偷手机,扇了至少25次耳光,踢踹5次。



在河北保定,一段在网上流传近3分钟的视频中,一名女孩遭逼迫下跪、打耳光、拽头发、脚踹、棍打以及逼迫脱衣等。


……


前几年,校园欺凌还没有爆发前,在很多人看来,小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实属正常,发生冲突也无可厚非。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话题渐渐地出现在各大新闻媒体,变成了社会的焦点。


在《开讲啦》节目里,李玫瑾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孙女刚去幼儿园被伤害的事例。



孙女上幼儿园一个月就被一个同班的小男孩抱起后扔下,嗑在了坚硬物上,导致头部肿胀。


李玫瑾教授用专业知识告诉孙女该如何保护好自己。


因为男女孩儿体力悬殊会导致被抱起的孙女挣脱不掉,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就两只手拽对方耳朵,一拽一疼,他自然就把你放下了。



为什么要打回去?


李玫瑾教授说到:「被欺负的孩子如果不打回去,那些欺负别人的熊孩子就会一而再而三的欺负别人,因为好玩。」


不仅是大人,小孩更是如此:一旦失去了敬畏之心,就会变得肆无忌惮、无法无天,甚至是丧失了底线。



你不告诉他要反抗,他能被别人逼死


有次蔡依林在台北开演唱会上,播放了一个妈妈痛失爱子的故事视频,现场歌迷一齐飙泪!


这是一个真实故事,视频中的小男孩是来自台湾的叶永志,因为性格太像女孩,遭遇同学的霸凌致死。



在学校,他几乎每天都受同学的欺负,嘲笑他是娘娘腔,甚至还趁他上厕所时,强行脱下他的裤子,检查他是不是女生。


因此导致他从小学到初中,从不敢在下课时间上厕所。


每次要上厕所时,他都必须提前几分钟下课,赶在同学上厕所之前迅速跑出来,就这样战战兢兢的活着。



有一次,叶永志依旧在下课前五分钟离开教室去上厕所,但这一次他再也没有回到教室了。


当发现他时,他已经倒在厕所里,血流不止,最终抢救无效,当场死亡。


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


某个小学生因为被同桌欺负,同桌经常用笔戳她的手臂,还各种侮辱她,导致神经衰弱,不敢上学,最后严重到一听说上学,就浑身发抖。



有人问,童年,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有多大影响?


我们的成长,是经历了时间的灌木丛,而童年扎根在灌木丛的最底端,一刻不曾离去。性格的所有线索都可以追溯至童年。


一个人长大后的样子,或多或少是童年许多个瞬间堆积而成的。这件华丽的袍子充满着时间的虱子,它们牢牢地抓着,怎么也甩不掉。



有一次无意中看到了一个TED演讲视频,主讲人讲述了她被朋友欺凌的经历:


在她八岁时,因为脸上的一块胎记,有人叫她丑八怪。


对于她来说,教室走廊就像是个战场,总能听到有人在背后嬉笑议论。


五年级时,还有人在她的课桌上贴了便条「小心恶狗」。


直到今天,她总觉得自己不漂亮,怎么也自信不起来。


她也曾试过告诉父母,但得到的回答是「会过去的」,似乎那些痛苦用一句安慰的话就可以治愈一样。



被欺凌是一种什么感觉?应该就是明明过了很久,但身体依旧有记忆,就像一根刺一样,插进去拔出来,当再次想起被欺凌的经历时,伤口依旧隐隐作痛。


这件事的表面看似属于一场欺凌事件,实则却是父母教育的缺失。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仅因为他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还因为他们对作恶毫无自控能力,你不告诉他那是恶,他能把别人逼死,你不告诉他要反抗,他能被别人逼死。


这时,父母一定要告诉自己的孩子,要学会反抗,捍卫自己的权益,这在孩子人际交往能力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意味着自己的一个底线。将别人对你的欺负在试探中就扼杀掉。



对伤害自己的人回击,

是人生最初也最珍贵的棱角


青春期就是在小学后期到中学,是孩子暴力行为的一个高发期。


可能很多人会说,你这不就是教孩子以牙还牙,告诉她们用武力去解决问题吗?


我们不是教孩子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而是教他们判断是非,明白什么时候他应该反抗,反抗时要注意什么,所谓的不进一寸,也不失一毫。


李玫瑾教授在《开讲啦》中给家长们支了招。



作为家长要防要防两个问题:


▍自己的孩子不要欺负别人


这是家教问题,家长要告诉孩子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不能做,你越有力量越不能欺负比你弱的,不以大欺小。


▍自己的孩子不要被欺负,要增强孩子的体格,学会自我保护


最重要的方法是孩子一定要有体力锻炼,只要孩子有运动,就有爆发力,有爆发力就不容易被欺负,相反如果孩子从来不锻炼,细胳膊细腿,别人一推他就倒下,那下次别人还推他,多好玩呀。



我们都知道,有很多爱子心切的家长,无法忍受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但不到万得已都不要试图去代替孩子去解决本该由孩子面对的问题。


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能量,去完成成长轨迹。只有在不断的经历和磨练中,孩子的内心才会变得更强大。



社会是一个大江湖,学校是一个小江湖。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也和大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是简单的打与被打的对立。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是,我们如何让孩子学会与世界相处?


这是孩子的学习过程,也是孩子的社会化过程。


而不伤人是一种教养,但不被别人伤害是一种气场。而这一点,或许从孩子开始面对这个世界,就需要让他们知道了。


对伤害自己的人回击,这或许是人生最初也最珍贵的棱角。



你的孩子被别人打了,你会怎么做


·  ·  ·

 在评论区留言吧,让我们听见你的声音!


「生完孩子,熬过头三年就好了」

《延禧攻略》暴露的残酷真相

厦门父母还在朋友圈疯狂「晒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