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背诗 | 调笑令•边草

 航行大海靠舵手 2018-09-02


调笑令·边草

唐·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译注

1. 边草:边地的草。

2. 尽:到尽头,这里指边草枯死。

3. 胡笳(jiā):一种流行于游牧民族地区的管乐器。在古诗词中,胡笳也是代表“悲凉”的意象,如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2. 绝:极,很。愁绝:极端忧愁。


简析

这首小令写边塞风光,反映戍卒思归的情绪,写得非常含蓄深沉。


小令以“边草”开头,又紧接以“边草”,使人联想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显示出边塞天地的寥阔。同时,草地广阔则表明人烟稀少,渲染出荒凉的气氛。再者,在古典诗词中,“草”是“愁思”的符号,故小令开篇便将人置于漠漠的忧愁之中。

接着,诗人将“边草”与“兵”并提,言边草枯萎的时候,戍边的兵士也就老了。这里暗含统治者穷兵黩武,视戍卒如草芥之意,寄寓了作者对戍卒遭遇的深切同情。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两句写边塞之景,对仗十分工整。前句写雪晴之景:边塞千里万里尽是皑皑白雪,山南山北皆是一片银白。后句写月色:人间本来就是一片银色的世界,再加上分外皎洁的明月,愈显得白净耀目。“晴”字点明雪霁,为下句的“月明”作铺垫。明月千里寄相思,此时此景,戍卒将士最易产生思乡之情了。然而,归家无望,他们只能通过千里万里的月光来传达对亲人的思念。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突然传来一声胡笳,将戍卒从思乡梦中惊醒。醒后,戍卒面对的依旧是朗照的明月,他们心中的乡愁变得更加浓重。“愁绝”二字,表现出戍卒的极端忧愁,同时也起了点明主旨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