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服药误区|老年人|老年人服药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9-02

老年人由于吞吐咽功能衰退,在服用较大颗药丸时,可能会出现难以吞咽或药物触碰到食道壁,从而出现喉咙不适或药物黏附在嗓子里的情况。

粘嗓其实是错觉

有人在服药时习惯干吞,药物触碰到较为干燥的食道,刺激食道引起痉挛,患者也就出现了不适及异物感。只需要多喝几口水,异物感会在3分钟~5分钟消除。

后仰、干吞、咬碎皆为误区

不少人在服药时直接干吞,也有的人习惯先喝口水,然后再仰头把药丸吞下。这两种方法都有其缺点,干吞容易刺激食道,而后仰式服用胶囊容易造成呛咳。还有的患者会因为药丸过大而将其咬碎。这种做法并不推荐,特别是缓释剂和控释剂,这些制剂在药物表面覆盖有一层保护膜,一旦药丸外层被破坏,长效释放药效的作用也会消失。

温水前倾让药片“一路顺畅”

在服药前,先饮用适量温开水,湿润口腔和嗓子,可减少药物在口腔中发生黏着。将药物置于舌上,喝水后不要急于下咽,而是将头向前倾,再顺势将水和药丸一起吞服。顺利服药后再喝一些水,既可降低药片黏附于食管的风险,也可减少药物在口腔或食管中的残留。服药时尽量采取坐位或站位,不要躺着服药。不要用热水送服。

喝水多少视药物而定

日常生活中,整个服药过程一般摄入200毫升的水为宜。但就某些药物来说,喝水量的多少却影响着药效,具体如下:

多喝水:诺酮类、磺胺类、阿昔洛韦、抗痛风药物苯溴马隆等容易在尿路形成结晶的药物,服药期间需多喝水。阿仑膦酸钠对食管有刺激性,在用药时要喝大量的水,使药物迅速达到胃部。退烧药在用药后也需增加饮水量,避免因出汗过多导致脱水。

适量喝水:胃黏膜保护剂、糖浆剂及含片这三类药物在服用后,喝水过多反而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相关链接 一日三次 药该怎么吃

很多人以为一日三次的药就是按一日三餐的时间服用,这其实是个误区。一种药一天吃几次,是药师根据其24小时的血药浓度而定的,所以服药的间隔时间也应该全面考虑24小时。以一日三次的药物为例,应该将24小时平均分为3份,即每隔8小时服药一次,才可保证其血药浓度长效稳定。如间隔时间太短或太长,都可能影响药效。

吃药注意事项中,餐前通常指空腹,此类药物空腹服用可更好地吸收药效;餐后则指饱腹状态,从而避免药物损伤胃肠道。餐前服药指餐前半小时,餐后服药指进餐后15分钟~30分钟服药。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