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的预防,首先需要了解其症状。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大的一支周围神经。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穿出,抵达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发病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他如脊柱结核、蛛网膜炎,椎内转移癌等。另外,骶骼关节炎以及骨盆腔内肿瘤压迫神经也可引起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就是在坐骨神经经过的部位(即腰、臀、大腿后面、小腿外侧和足部)出现疼痛。坐骨神经被牵拉时疼痛加剧,因此病人的患侧下肢常呈屈曲状态,以减轻疼痛。有时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使疼痛加重。 谷雨节气到来,雨水增多,气温骤降,坐骨神经痛患者首先要防止受风寒湿侵袭。染上风寒湿邪,导致络脉闭塞而发生疼痛。关注天气,气温骤降时要防寒保暖。天气热时不贪凉,应避免自然风、电扇和空调直接吹风,并且空调室与外界温度相差不宜太大。同时也要做到纠正不良姿势和体位,采用正确睡眠姿势。 在饮食方面做到平衡处理也是坐骨神经痛的预防方法,在主食上,除了细粮,最好能搭配一些粗粮,多喝牛奶,适量喝点黄酒和葡萄酒可促进血液循环。少吃肥腻、油炸、辛辣和生冷食品。 并改善潮湿的居住环境,常可降低本病的发病率。本病患者急性期应及时就医,卧床休息,并密切配合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此外劳逸结合,适量运动,也是能够做到坐骨神经痛的预防。而急性期后积极的运动治疗增强背肌力量与柔软度,更是目前的世界性治疗趋势。例如,对嗜好球类、跑步等跳跃式运动的患者,可取代以脚踏车、游泳等低撞击性运动,以维持其体适能,从而更好的进行坐骨神经痛的预防。 特别是中老年人,机体各种机能出现老化,运动适量,可增加腰背肌力,维持脊柱平衡,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增强体力,延缓退化。注意在运动出汗以后不可受凉,应保持干燥,不能久坐或躺卧于凉湿地面。 许多坐骨神经痛的患者发病与一次突然的腰部“扭伤”有关,如发生于拎举重物,扛抬重物,长时间的弯腰活动或摔跌后。因此,预防坐骨神经痛需要注意的是:当需要进行突然的负重动作前,应预先活动腰部,尽量避免腰部“扭伤”。 更多中医动态,请下载古方中医药报客户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