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一)

 舍得斋主 2018-09-03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一)
——中医与肿瘤(三十八)
张建明

  张建明

  中西医结合是个很大的学术问题。本题只就我对中西医结合的基本态度与原则,以及二者在治癌实践中如何配合应用以获取尽可能好的疗效问题,谈些肤浅的体会。

  中西医是在各自不同的哲学、文化与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医学科学,它们不仅存在着对研究对象在认知与处理方法上的显著差异,也存在着各自的长处与短处。许多医师不仅认同这种事实,而且在临床上也赞成中西医结合。我认为这是科学与人道精神的很好体现。科学精神的本质就是实事求是。不论你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不应存有门户之见。只要看到对方的长处就应该自觉肯定,欣然接受,对客观事实的拒绝显然不是应有的科学态度。人道精神的本质就是慈悲助人。医师理应以病家的利益为最高行为准则,不能因为自己行业的短处或其他人为目的而拒绝采用有利于病家的其他疗法。任何不能站在病家立场上所产生的想法和行为,都是有违人道的。

  我在治病中采用中西医两法的原则是:能中不西(中医能够解决的,就不用西医疗法。因为比较而言,中药在整体上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要明显小于西药)。少西多中(有些疾病西医见长,则以西医为主而不用中药,或仅用中药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有些疾病通过中医较长时期的治疗可以治本而痊愈,但在病重势急的初期,或者中药控制后的重大波动阶段,可以借助作用强、起效快的西药先遏制病情控制症状,之后再渐停西药而全用中药治疗)。中西结合(对有些疾病中西医虽然都有一定疗效,但都无取胜把握,则应各取其长,互补其短而结合应用)。

  我在治癌中的战略思想与具体措施如下:

  一、中医的介入要早。一旦被确诊为癌症的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因为此病会严重危及生命而在第一时间选择西医。我认为这一选择在原则上是正确的,因为西医在此病上的诊断与总体治疗水平都要明显强于中医。但由于患者得病后的复杂性,以及癌症难以根治的特殊性,西医也会存在着诸多短处,所以中医尽早介入,就能对此予以及时地弥补。

  介入要早的第一个方面,是在西医的疗程顺利结束之后。有些患者因发现较早而癌症尚未扩散,在手术、放疗、化疗后,原发病灶得以消除。西医多会告诉患者,治疗结果很好,以后只要定期随访就可以了。其实此时就应开始接受中医疗法以消除残存的肿瘤细胞(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后面我会再讲)。不少患者因早发现、早治疗而幸运地躲过了第一劫,但因没有长期有效的后续治疗而最终没能摆脱复发或转移的第二劫,令人十分可惜。

  第二个方面,中医要全程参与,就是要参与西医放、化疗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尽管西医的治癌方法不断出新,但手术、放疗和化疗仍是目前主要的三大疗法。因为癌症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而化疗药物的作用可以遍及全身,能够抑杀可见与不可见的肿瘤细胞,所以在全身性的疗效上,化疗最优,但它对人体的伤害也是最大的。它的毒副作用虽是全身性的,但更多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消化道方面,如呕吐、便秘、腹泻等,其中以呕吐最令病家痛苦。中医对此常用和胃降逆法治疗。总体看,有疗效,但不理想。问题在于剂量不足。我用大方峻量法治疗,总体疗效满意,可以替代西药而止吐。至于便秘、腹泻等副作用,只要辨证正确,剂量足够,疗效也可满意的。

  第二个就是对骨髓的抑制,出现白细胞下降或兼贫血。这是除了耐药之外造成化疗失败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中医常规治法对此的疗效也因剂量太轻而不佳。我用峻量法后的效果不仅可以替代升白注射液,而且效果比它更好。这里需要向西医专家和病家表达我的主张是:白细胞下降后,不能只依靠升白针而硬做化疗。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总体疗效并不理想。升白针的作用就像“催熟剂”一样,通过刺激使患者骨髓里“未成年”的白细胞加速提前成熟,随后播散到血液里,使白细胞的数量回升至正常水平甚至更高。因为所用的是应急和强烈的拔苗助长式的方式,就好比让幼嫩的小孩去担当成年人的承重,其结果自然不能稳定维持。这种回升至正常水平的指标并不是已被损坏的骨髓功能得到真正修复的标志,所以它只能是一过性的,一二周后就又下降了。另外,通过升白药人为地频繁强拉指标的方法,还可以使骨髓产生依赖而损害其造血细胞的自我再新能力。临床的普遍事实证明,凡适度化疗患者的存活时间及质量都要明显优于失度化疗者。人体正气的过度毁损,不仅给后续治疗压窄了余地,也会促使和加速肿瘤的发展及复发转移。这个道理期望引起医患的思考和重视。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