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只能提“适时适度微调”宏观政策

 只此一生爱你 2018-09-03

 ——再谈中、近期不可能有“通胀风险”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研究中心主任 谢百三教授

近日,中国股市跨过3000点后迭创天量,多空双方分歧很大,大家对宏观政策的变化更加敏感,特别是报上多次提到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微调更加不安。本周五,报上又在头版公布了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们提出“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微调宏观政策”,以“防止货币信贷超长规模增长可能引发通胀风险和金融风险”。

估计,市场(特别是基金经理们)一定非常关注这一消息,会迅速做出灵敏反应。那么如何来理解、解读全国人大财经委的意见呢?

(一)为什么只提“适时适度微调”宏观政策

报载:日前全国人大财经委在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汇报后提出了一些意见。笔者作了归纳:1.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关键时刻。(说明总体上是肯定上半年工作的。)2.必须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判断、决策和部署上来。(说明有人,特别是部分专家对中央的宏观政策是有不同看法的。)3.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说明有人有异议,并出现了动摇、改变的建议,但人大财经委认同国务院的“坚定不移”的做法。)4.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微调。保增长,调结构。把扩大居民消费和促进就业放在优先位置。5.严格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防止货币信贷超常规增长可能引发的通胀风险和金融风险。(这里强调“适度”二字了。)6.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深化改革,支持民间投资。

这些意见,一方面提出要“适时适度进行微调宏观政策”,一方面又一再表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说明是在与中央保持一致的立场、政策下,提出在“适当的时候”(即中外经济更好一些时),“适度微调”宏观政策。应该清楚,一个宏观政策一旦提出,并已实施一段时间,是不可能急刹车的,是停不下来,退不回去,也改不了道的。

中国从2008年秋冬提出上述宏观政策后,200812月紧急投放了8000亿贷款(2008.1——2008.11共投放4.1万亿),今年上半年又新增贷款约7.4万亿。

这里边包括搞国家基建投资的4万亿,及向企业投放的生产、流动资金。

这么一个大国,这么宏大规模的贷款、投资下去,第一,不可能马上或提前收回,也不可能终止后续生产贷款,否则,一些大的工程项目立即停工、下马,成为21世纪新的烂尾工程。第二,如果立即收回,既是一种违约信用行为,而且将企业置于歇业、破产的死地,还会将银行业拖入呆、坏账的深渊,则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又会上升到20%——25%,中国经济立刻会掉入冰窖。因此,立即作出大的、根本性调整,其实是不可能,也是危害极大的,则今年的保8%,上半年的7.1%,第二季度的7.9%都会毁于一旦。这对于中国来说是决不会做的。

因此,只能提在“国内外形势变化”时,“适时适度进行微调”。如果国务院采纳这一意见,则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会多一些。但宏观政策大调整且中断现适度从宽的货币政策则是不可能的。这样,整个社会经济、市场则会有一定的稳定与连贯性。

(二)人们担心的“通胀风险”几乎是不可能的

部分专家担心超常规增长信贷会引发通胀……对此,我认为其实通胀在近一年是不可能发生的。而扩大居民消费则是很难的(过去在博客中说过),现在再重复一遍:

1.我国经济中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加之这次4万亿投资中(不能否认,又会加重部分产业的产能过剩态势)。不仅是生产资料,而且生活消费品也存在产能过剩。供过于求,怎么抢购?怎么涨价?2.外贸出口持续下降,不少出口型企业转内销,供过于求更甚。3.大学生失业率、工人下岗待业率、农民工回乡率还处在高位。哪里有心思抢购、消费。(教育部 71报:2009年有611万大学生毕业,未找到工作的196万,占32%。)实际上,只要家里有一人待业,全家就心情压抑、不敢消费。4.在春旱的情况下,我国夏粮连续6年丰收,估计秋粮会有更大的丰收,而粮食价格在CPI中的比例高达37%,粮食丰收之年出现通胀是很难的。5.货币增发引起的充裕的流动性,一般易进入股市与房市(即资产),我国股票市场近半年来持续走好,吸纳了大量资金。6.我国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又起高温,这令一切城乡居民担心、关注,因为所有家庭的孩子在城里读书,打工,都需要“居者有其屋”,房子一涨,谁敢消费,抢普通商品呢。

总之,中国中、近期不太可能发生通货膨胀。

(本周股市强势运行,版块轮涨。香港也跟中美股市涨。尽管已有少数非议之言,但至少到今天还看不出头部迹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