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薪阶层的“5+2模式” (2007/11/26 19:10:47)

 生命在于静止YY 2018-09-03

中产阶级(收入、财富和社会地位都在中等以上的阶层)的“52模式”,大家都已十分熟悉,那就是在城里已经有一套合意的住房的情况下,再在郊区购买一套别墅或者排屋,5个工作日住在城里,方便工作和商务,周末2天在郊区,享受假日生活。据我的观测,以目前2007年下半年的房价推算,要支撑这个中产阶级“52模式”,在上海、北京和杭州等大城市,家庭资产怎么说也得在500万元一线了。

目前中国的工薪阶层,大都还没有这种能力。但是,有了第一套房的工薪阶层(目前还没有第一套房的工薪阶层,或者努力争取住廉租房和买经济适用房,或者象我在《住到郊区小镇又何妨》、《30万也能在杭州安居乐业》中所说的在郊区买房),也有必要改善家庭住房条件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质。那么,怎样购房才能增加家庭福祉而同时又具有经济可行性呢?

我以杭州、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为背景,提出一种适合工薪阶层的“52模式”。

假设典型的工薪阶层家庭共有5人,即离退休父母、年轻夫妇和孩子,现在市区有一套80平米的普通公寓(价值在100万左右)。目前打算新增100万的预算(包括了按揭贷款),来改善住房条件。

一种选择自然是继续三代同堂,以旧换新在市区买一个比较大的公寓房。但是面临3个问题:1、总共200万,已经难以在北京四环内、在上海内环和在杭州主城区买到足够5口之家居住的舒适公寓了(怎么也得42厅、140平米以上吧);2、还是蜗居在市区公寓,生活难以展开;3、三世同堂在带来中国式大家庭快乐幸福的同时也带来各种麻烦。当然,如果是3口之家,买个120平米左右的,还是可以应付的。

另一种选择,就是我所说的“工薪阶层的52模式”:

1、保留80平米市区房子不变;

2、在郊县县城的市中心买一套100平米以上的房子(具体多大,取决于当地房价,如在杭州郊县,可以买150平米以上的);

3、工作日年轻夫妇住市区,两老一小住郊县市中心,周末2天全家团聚,或者在市区或者在县城;

4、年轻夫妇住市区有利工作和商务,两老一小住县城,既改善住房条件,又能享受县城的基础设施服务。尤其是中小学,县城中心的中小学并不比大城市普通学校差。

这个“52模式”的制约因素主要有2点:一是两位老人是否愿意住到县城;二是老人年龄不能太大或者身体不能太差。

根据在杭州的调查,工薪阶层的这个“52模式”还是切实可行的,这是因为:一是象临安、富阳、桐庐、德清等郊县县城,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是养老的天堂;二是房价低廉,不超过5000/平米,而且不少楼盘品质上乘;三是县城基础设施配置齐全,生活方便;四是距离杭州市中心最多不超过一个半小时车程,一旦有急事还是能够照应的。

这样,工薪阶层以200万的总资产,也能过上“52”的生活,虽然它与耗费500万的中产阶级的“52模式”有所不同。

看来工薪阶层生活品质的提高,也得依靠市场!只是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寻找更加有效和人性化的住房解决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