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Vol.85 爱因斯坦的知识与司机的知识

 kanglanlan 2018-09-03

话说爱因斯坦年少成名,于是经常去各地演讲自己的物理学,可是因为刚刚被众人所知,所以知道他容貌的人并不多。

他有一个司机,就经常带着他去各个地方演讲,由于听得多了,他的司机几乎把他每次演讲的内容都记的倒背如流。

有一次爱因斯坦去英国演讲,他的司机就说:“爱因斯坦先生,你看我都能把你演讲稿背的一字不落了,这次就让我去替你演讲吧。”

爱因斯坦说:“没问题,这次你来。”

登上讲台之后,他的司机流畅的把一次演讲做完,并且赢得了满堂喝彩。

这时候有一个人站起来提问了一个非常有难度的问题,他根本答不上来。

于是这位司机笑了笑说:“没想到贵国物理学水平这么低,这种问题我的司机都能回答上来。”

真正的爱因斯坦上来,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们且不说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但是其中揭示的一个道理,值得我们探究。

知识分两种,一种是爱因斯坦的知识,一种是司机类的知识。

有的时候,知道了并不代表理解了,理解了并不代表能够用的出来。

这个时候我们要提一个相似的概念,叫做知行合一。

王阳明先生说的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就是真知必能行。

我们很多人错误理解了知行合一,认为知行合一的意思是知道就要做到,实际上王守仁先生想表达的意思是,如果你真的知道,你就自然能够做到,如果你做不到,代表你不是真的知道,或者是根本不知道。

举一个例子:

王阳明的一位状元弟子有一天跑过来,想要向老师给自己写一副座右铭,座右铭的内容正是《孟子》里的一段,类似于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件事很正常,我崇敬我的老师,想要让老师帮我写一副座右铭,这本就没什么。

但是王阳明却生气的说:“你中过状元,书读的很多,学问做得也极好,难道还不能做到自己反省自己的知行合一吗?难道还需要一个座右铭来警示自己吗?”

这番话的分量十分之重,相当于一个佛学大师还需要在自己床边贴上“不能吃肉”四个字来警示自己一样。

这几乎代表一件事情,就是如果不贴“不能吃肉”四个字,这位大师就会忍不住吃肉。

将知行合一带入到爱因斯坦的知识和司机的知识,我们就更加可以理解,当你学习了某样东西之后,如果你无法真的将他变为你能够灵活使用的知识,那么你就是没有达到真知,也就是仅仅只拥有司机的知识而已。

我们说一下方法论:

第一,刻意练习。

当你习得了某个知识,你必须不断地把它用出去,不断地实践出去,不断地用输出倒逼输入,不断地把它镶刻进你自己的大脑中。

如果一个知识不能被你使用出去,不能把你进行实质性的改造,那么这个知识就不属于你。

这几乎是我做这个节目的初衷之一。

当我发现信息的几何性爆炸所导致我看的东西越来越多,学的知识越来越多,实际上给我带来的成长却越来越慢的时候,我就起心动念做了这么一个节目,希望把它输出出去,能够倒逼我重新梳理知识,整理逻辑关系,并且进行刻意练习。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鼓励大家一定要多去写作的原因,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不断地输出和分享,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好处。

第二,保持谦卑。

永远不要认为你已经学到头了,当你认为自己无敌的时候,其实恰恰是你无知的时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