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寒 | 更覺江村節物新

 dongchang 2018-09-03



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每年在1月5-7日之間,今年為1月5日,太陽位於黃經285°。對於中國而言,這時正值「三九」前後,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據我國的氣象資料,小寒是氣溫最低的節氣,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低於小寒的。


小寒正處三九前後,俗話說:「冷在三九」,其嚴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各地流行的氣象諺語,可做佐證。如華北一帶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說法,江南一帶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團」的說法。每年的大寒小寒雖說寒冷,但寒冷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這往往預示大寒要冷,廣西民眾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諺語。



根據小寒的冷暖情況預示未來天氣的諺語不少。如「小寒天氣熱,大寒冷莫說」、「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寒得透,來年春天天暖和」、「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驚蟄暖」等。


根據小寒節氣陰雨(雪)情況,預示未來天氣的諺語有: 「小寒蒙蒙雨,雨水還凍秧」、「小寒雨濛濛,雨水驚蟄凍死秧」。


各地民眾在勞作實踐中,總結了小寒大寒與小暑大暑的天氣對應關係。如湖南的「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山東有「小寒無雨,小暑必旱」之說等。



《禮記.月令》:「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婁中,旦氐中。其日壬癸。」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

《逸周書·時訓》:「小寒之日雁北鄉,又五日鵲始巢,又五日雉始鴝。」

《漢書·律曆志下》:「玄枵,初婺女八度,小寒。」



小寒三物候




雁北鄉


鄉,通「嚮」,嚮導之義,二陽之候,雁將避熱而回,今則鄉北飛之,至立春後皆歸矣,禽鳥得氣之先故也。


小寒之季,天寒地凍,陽氣萌動,飛雁已經感知到陽氣,順陽氣而活動。



鵲始巢


鵲,喜鵲也;巢之門,每向太歲,冬至天元之始至,後二陽已得來年之節氣,鵲遂可為巢,知所向也。


小寒後五日,喜鵲噪枝,開始築巢,準備為擇偶、孕育後代而努力蓋新房。



雉始雊


雉,文明之禽,陽鳥也;雊,雌雄之同鳴也,感於陽而後有聲。


這個時候,早醒的鳥兒開始求偶了,早春已經臨近。




今年小寒日正值臘八




臘月初八,吃臘八粥。臘八粥以八種食物合在一起,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臘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物產而有不同。如《燕京歲時記》記載「臘八粥者....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



自上古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


《祀記·郊特牲》說蠟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和千靈之意。



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來佛教傳入,把臘八節定為佛祖成道日。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據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於菩提樹下,於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為了紀念而始興「佛成道節」。中國信徒出自虔誠,遂與「臘日」融合,方成「臘八節」,並同樣舉行隆重的儀禮活動。




從此,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穀、 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



傳說典故





赤豆打鬼


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人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於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懷念岳飛


當年,岳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飛死後,民眾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於成俗。




朱元璋故事


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穀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的特殊日子,他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西晉的一位青年人


西晉時有個極懶的青年人,平素遊手好閒,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屢勸無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裡斷炊了,那小夥子饑腸難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裡的罈罈罐罐,將剩粒遺粉連同可食的殘碎物,過洗入鍋,煮了一碗糊狀粥喝下,從此,苦思悔恨,狠下決心痛改前非。當地人們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臘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臘祭日不忘祖先勤儉之美德,又盼神靈帶來豐衣足食的好年景。





詩詞中的小寒與臘八



臘節

【北齊】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大臘

【晉】裴秀

日躔星記,大呂司晨。

玄象改次,庶眾更新。

歲事告成,八蠟報勤。

告成伊何,年豐物阜。


臘日

【唐】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嬰下九霄。



小寒食舟中作

【唐】杜甫

佳辰強飯食猶寒,隱幾蕭條帶鶡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娟娟戲蝶過閒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雲白山清萬餘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詠廿四氣詩小寒十二月節

【唐】元稹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

拾食尋河曲,銜紫遶樹梢。

霜鷹近北首,雊雉隱藂茅。

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陸游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

草煙漠漠柴門裡,牛跡重重野水濱。

多病所須惟藥物,差科未動是閒人。

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臘八為魏伯亮詩

【元】虞集

一陽初復中大呂,穀粟為粥和豆煮。

應節獻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濟眾普。

盈几馨香細細浮,堆盤果蔬紛紛聚。

共賞佳品達妙門,妙門色相傳蓮炬。

童稚飽腹慶升平,還向街頭擊臘鼓。


小寒

【元末明初】張昱

花外東風作小寒,輕紅淡白滿闌干。

春光不與人憐惜,留得清明伴牡丹。


十一月廿七日雪賦禁體詩一首明日小寒

【元末明初】陶宗儀

九冥裁剪密還稀,驢背旗亭索酒時。

剡水懷人乘逸興,梁園授簡騁妍詞。

小寒紀節欣相遇,瑞兆占年定可期。

莫塑獅兒供一笑,埽來煮茗快幽思。



小寒節有感

【明】黃佐

雨霽風恬始見花,野梅含笑正橫斜。

紅芳此後周千里,綠樹仍前蔭萬家。

寒日自能明蔀障,輕雷應為蟄龍蛇。

老來衰憊偏多感,時有新詩紀物華。


臘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顧夢遊

清水塘邊血作磷,正陽門外馬生塵。

只應水月無新恨,且喜雲山來故人。

晴臘無如今日好,閒遊同是再生身。

自傷白髮空流浪,一瓣香消淚滿巾。


臘八粥

【清】李福

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

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入。

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

僧民多好事,踵事增華飾。


臘八

【清】夏仁虎

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對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



(據網路資料,國語社綜合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