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 病因 (1)基本病因(各种原因导致原发性心肌舒缩障碍): ①原发性心肌损害: Ⅰ.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Ⅱ.心肌炎和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常见。 Ⅲ.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心肌病最常见,其他如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的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 ②心脏负荷过重(详见下表):包括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与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及左、右心室流出道狭窄等 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①瓣膜反流性疾病: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②心内或大血管间分流:见于房、室间隔缺损 ③高动力循环疾病:见于甲亢、贫血、脚气、动静脉瘘(高排血量型心衰脉压增大、心排出量可正常或超过正常!) 脉压增大性心血管疾病: 脉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增大与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增大及大动脉弹性减弱有关。 ①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增大: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增多主要影响收缩压,搏出量增加时,心缩期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增多,故收缩期压明显升高。由于动脉血压升高,血流速度随之加快,在心舒期末存留在大动脉中的血量增加不多,舒张压升高相对较小,故脉压增大。如甲亢、贫血、脚气、动静脉瘘、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时心肌收缩力增强,搏动有力,脉压差增大。 ②大动脉弹性减弱: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可使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明显减小。如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时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减弱,对血压的缓冲作用减弱,因而收缩压增高而舒张压降低,结果使脉压增大。 主要诱因 ①感染:呼吸道感染最重要、最常见,感染性心内膜炎也不少见。 ②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中引发心力衰竭最常见的为心房颤动。其他各种类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均可诱发心力衰竭。 ③其他:血容量增加、过度体力消耗或情绪激动、治疗不当(如不恰当停用利尿药物或降血压药)、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西医综合相关真题 2006 A型题 下列哪项是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 A.人口老龄化 B.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死亡率降低 C.随年龄增加心肌细胞数减少 D.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 E.应用负性肌力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过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