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患张某,28岁。主因怀孕5个半月,全身水肿,于2013年6月23日首诊。患者在怀孕4个多月时小腿出现浮肿,之后渐加重,5个月后延伸到脸肿,伴小便不利、头昏、纳食减少、血压升高。服双氢氯噻嗪可消肿但不能巩固,且血压居高不下,服降压药不能达标。当地医院诊断为妊娠中毒症,建议终止妊娠。患者拒绝引产,试求中医。诊见颜面虚浮,小腿浑圆,紧张光亮,3度可凹性浮肿。血压:180/116mmHg。脉浮滑,舌较淡,苔白滑。 诊断:(膀胱气化不行,水湿泛溢)子肿(妊娠中毒症)。 方药:五苓散加味:炒白术12g,茯苓12g,猪苓12g,桂枝10g,泽泻20g,制附子10g,菟丝子12g,杜仲12g。5剂,水煎服。方中五苓散温阳利水;制附子加强温阳化气之功;菟丝子、杜仲补肾安胎。 6月27日二诊:患者诉尿量增多,胎儿无异常。脸已不肿,小腿浮肿减轻,脉搏趋平。药已中的,原方5剂。痊愈。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第71条:“太阳病……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太阳病治不得法,引外邪入里,使膀胱气化不行,水道失调,水蓄于内,不能化为津液上乘,故见口渴,小便不利。患者妊娠5月,胞宫渐大,膀胱气化不利,水道失调,水气泛溢遂成水肿。方中桂枝通阳化气,以复州都之职;猪苓、泽泻渗湿利水;白术、茯苓健脾利湿,共成化气利水的名方,用于治疗多种水肿。加附子补肾壮阳,助桂枝加强温阳化气之力。加菟丝子、杜仲,补肾安胎,以防利水伤及胎儿。诸药相合使气化得行,水湿得利,则水肿得消,血压得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