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的再现 ——桃园乡私营丝织业调查手记(上)

 吴越尽说 2018-09-05

周德华

 

[摘要]浙江嘉兴北部和江苏吴江南境接壤地带, 农村家庭丝织业素称发达, 织绸为乡民的主要副业。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 这一带的私营丝织业又重新兴起,再现了近代历史上“机抒之声, 比户相闻”的盛况。作者以桃园乡为对象, 对乡村私营丝织业作了深入而详实的调查, 追溯历史, 对照现实, 进行一番考察比较。

 

浙江嘉兴县北境( 还包括嘉善县和桐乡县的一小部分) 和江苏吴江县南境接壤地带,农村家庭丝织业素称发达, 织绸为乡民的主要副业。丝绸商品经济的繁荣形成大大小小的丝绸集贸中心, 近代由于战争等种种原因,有些集市如濮院和王江泾相继衰落, 而盛泽持续兴盛, 成为江南著名绸市, 于是江浙边境一带乡村东起嘉善县天凝经嘉兴县田乐、荷花、南汇、王江泾、栖真、澄溪、虹阳、新塍、桃园、洛东、桐乡县濮院及至吴江境内的坛丘、南麻、严墓等乡呈东北西南走向拱向盛泽, 在地图上看这一片区域颇似一把展开的折扇, 盛泽处于扇柄的顶端, 方园五六百平方公里, 连成横跨江浙两省的丝绸商品经济区域, 在长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各地互相依存、互相影响, 互相竞争, 互相促进。

本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取消了丝绸集贸市场, 农村家庭丝织业解体, 丝绸区域经济亦无形消失。

进入80 年代, 市场经济逐步推行,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使私营丝织业再度兴起, 其中浙北起步早, 发展猛, 而吴江南境则迟至90年代初才悄然重生。江浙边境再现半个世纪以前的盛景, 丝绸区域经济再度形成。当然就量和质而言已远非往昔可比了。

年内退休赋闲, 拟追溯历史, 对照现实,作一番考察比较。

12月初,乍寒还暖,不是阳春, 胜似阳春,偕同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李卫东先生作第一站导访——桃园之行,今后如有可能还想走遍扇面上的每一个点。

 

第一印象

 

清晨在薄雾中驶入桃园地界, 竹林深处,田头村尾不时传来节奏有致的机杼之声, 沿途不时与自行车、摩托车交会, 车后的行李架上装了成捆的坯绸, 还有装载坯绸的拖拉机突突而过, 桥下驶过的机船, 也多装有一船半舱坯绸, 方向大致是盛泽。盛泽白龙桥楹联佳句“风送万机声, 睛翻千尺浪”竟然在桃园应景。耳濡目染, 进入桃园的第一印象是绸。

桃园纺织品市场紧邻乡政府, 由于尚未到办公时间就先进场, 粗粗浏览一遍, 农村市面早, 不到八点就已启门开市, 有几个经营部摆出桌子开始验货收绸。场里约有五十几间门面, 比较简陋, 约一半以上开业, 除经营丝绸成品外, 还有少数门市部经营原料、纺织机械和器材。

 

行业概况

 

乡里党政领导热情接待我们, 介绍概况。桃园乡位于嘉兴市郊区( 市属区) 西北隅, 与盛泽南境一河之隔, 古为嘉兴县属地, 明宣德四年(1429)划为秀水县辖地, 民国年间为嘉兴县新塍区大律乡、斜桥乡地界。解放后几经调整撤并于1961年成立桃园人民公社,现为乡级建制, 下辖9个行政村, 全乡人口10594, 2612, 面积18.14平方公里, 耕地164 0, 是嘉兴最小的一个乡。

近代主宰桃园地区农村的是耕织经济,像嘉兴许多乡村一样, 植桑养蚕缫丝织绸是乡民的主要副业, 耄耋老人话及当年差不多家家织绸, 织的是洋纺、印度绸、串绸等薄型平素织物, 而织成的绸匹俱到盛泽上市, 各村圩都备有载船( 专装绸货之航船) 直摇盛泽, 赶在上午开庄前抵达。据他们回忆, 以往桃园也有绸领投, 惜乎载船人和绸领投俱已作古, 未曾访到一人。说来也巧, 在一家丝织厂的检验间见到一位满头银丝戴老花眼镜埋首验绸的老太太——77岁的沈二宝, 她出自丝绸世家, 白头宫女话当年似地告诉我她家代代织绸, 丈夫生前是载船人。在她小时候村坊里除了绍兴人以外, 户户从织。

桃园之有丝织传统和基础毋庸讳言。

桃园农村丝织业沉寂了三十余年后复苏。工业公司提供的数据勾勒出该乡丝织业的现状,1994年底, 全乡有织机380, 人均0.3666, 户均1.465 , 另有捻丝机1222, 整经机204, 浆丝4, 假捻机4台。除一家厂(24台捻丝机、4台整经机、2台假捻机) 仍挂村办厂牌子( 实质上私人承包) 算是集体所有制外, 其余都是私有制。现时桃园的丝织工业遍及各村各户(五保户、单身户除外),行业结构分机户和厂家两种类型。

 

机户

 

笔者任意走访几个村落, 一般人家都排设织机, 2台居多, 工业公司会计说按照桃园当地口径家有4 台织机以下者算不上老板。时下老板并非贬词, 桃园人对老板含金量所定的标准相当明晰, 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丝织业的普遍和繁盛程度。

在家排机从织就是历史上所称的机户,以往, 机户分现卖机户和揽织机户两种类型,如今桃园乡也是这两种类型。

现卖机户自产自销, 机户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劳力劳心,须积备较多的资金,风险较大, 但在生意兴旺时收益相对较大。

揽织机户受人委托加工定织,单纯收取加工费用, 毋需积备多少资金, 风险较少, 又无前瞻( 原料) 后顾( 销售) 之忧, 可以安心从织, 不过收益相对比现卖机户为小。古近代的揽织机户受到生产水平和规模的限制, 通常户均一台自织, 因此揽织机户既是劳动者又局部成为被雇佣者。现今桃园机户普遍排设2 , 有的三四台, 实行两班制(12小时)生产, 家庭劳力不足, 雇工势在必然, 于是揽织机户本人兼具双重身份, 既是雇工, 又当雇主。

以往机户以家庭为单位独立完成全部织造过程。现今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工序分工的细化, 机户只需购进或领入经丝、纬丝,仅局部完成织造过程。因而现代机户的实力和专业化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厂家

 

不同规模的丝织厂村村都有, 其中以桃园村最密集, 据村委会统计该村拥1台整经机及其配套织机的厂家多达4 家。当地工业公司将这些厂家划分为小、中、大三个类型。

一、小型厂 指拥有织机10台以下者。桃园村南庄浜胡云泉的祖父为载船人,祖母和母亲在解放前织绸维持全家生计。胡家于1987年重操旧业, 排设2台织机自织, 后复添置捻丝机4, 整经机、络丝机各1, 自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共50 余万元。隔壁是胡的同胞兄弟所开的厂, 规模相当。

桃园纺织厂有织机9, 捻丝机12,整经机、络丝机2, 注册资金50余万元,除雇工自织外, 还外发定织、包机30余台,该厂起步才两年半。

二、中型厂 织机11台至20台属此。昌达公司有织机12, 捻丝机15, 络丝机、整经机、卷纬机各1, 雇工20余人。同一院内隔壁一家厂无论从厂房结构、车间布局、生产规模完全相似, 左右对称, 旗鼓相当, 原来也是哥儿俩所开。

新华工艺织造厂拥有织机18, 捻丝机11, 络丝机、整经机、捻纬机各1, 固定资产60万元。厂主王兴民原是盛泽农民,入赘于桃园乡仲店村。王本人原先在盛泽做丝绸生意, 设经营部于东方丝绸市场, 还与他人合伙开设轧光涂层厂, 颇为得手。1994年将多年积累投资建厂, 6月投产。其妻费丽英18岁进桃园丝织厂( 现已解体) 当力织工,后又做过检验工和值班长。夫妇俩一主外, 一主内, 驾轻就熟。

三、大型厂 当前够得上大型厂的只有一家——荣昌股份纺织厂( 实际上是独资),该厂拥有织机21,捻丝机20,络丝机、整经机各2, 卷纬机1( 100),还备有75 k w发电机1,50kV 变压器1台。人员40余名, 满员时可达60人。固定资产146万元, 流动资金300万元, 厂区占地2.5 亩。厂主许文荣木匠出身, 开过木行, 1987年将木材资金三四万元投入丝绸生意, 在东方丝绸市场开设经营部, 其时桃园家庭丝绸织造厂方兴未艾, 机户不知开织何种产品, 许凭其灵通的信息和敏锐的判断, 定织当时畅销的春亚纺、涤平纺等产品, 始为三四十台, 1988年逾百台, 翌年至1993年稳定在200台左右。

四、专业厂 系指专门完成前道工艺过程的厂家, 当地称之为前道专业户。如张建新户拥有捻丝机10, 整经机、络丝机各2, 固定资产15 万元, 流动奖金30 余万元,外发包机三四十台。共青经纬厂系吴月明独资经营, 拥有捻丝机21 ,整经机、络丝机各2 , 发包机近百台。

这些具有工厂雏型及规模的丝织生产单位大多在二三年内建成, 一部分是由机户扩充上升;一部分是丝绸商人直接投资;还有少数情况是由其他行业转业过来, 这一发展过程和30年代盛泽镇丝绸工业的兴起极为相似, 但桃园发展速度之快却是当年盛泽所不及。盛泽于1930年出现第一台电力织机,至日本侵华战争爆发, 7年间织机总数为1145( 包括机户和厂家) , 而桃园7年间织机总数几近盛泽的3, 足见桃园私营丝织业的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高于当年的盛泽。30年代盛泽的厂家约有三分之一是合资, 而如今桃园的厂家却是独资, 用当地的俗话来说:“老大多, 要翻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