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沙有座明朝王陵,规制极高却只葬着三个婢女,实情令人唏嘘感慨

 思明居士 2018-09-05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给大家介绍过明朝等级最高的藩王墓——梁庄王墓的故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子渊要给大家介绍的这座王陵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奇特的王陵——墓中只有三具女性遗骸,真正的墓主反而不知葬于何处,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真相呢?

长沙有座明朝王陵,规制极高却只葬着三个婢女,实情令人唏嘘感慨

▲发掘现场旧照

本世纪初,在湖南长沙望城县蚂蚁山一带,一所院校正在进行校区扩建,建筑工人在开挖地基时意外发现了一座砖室大墓。得知消息后,湖南省文管所工作人员匆匆赶来,经过一番查看,专家一致认为该墓规格应为亲王墓。由于长沙在古代除汉代长沙国、五代时荆楚政权外,再也没有帝王位居于此,所以这座高规格墓葬主人身份暂时成谜。在详细勘察后,人们发现这座古墓有着明显的明代王陵风格,其整体不仅用青砖块垒砌,穹顶还为拱形,并有一座刻满纹饰的石门守护着墓室,这无疑是王室才能用的墓穴规格,人们纷纷推测其为明代藩王墓。

长沙有座明朝王陵,规制极高却只葬着三个婢女,实情令人唏嘘感慨

▲明代亲王陵地宫

长沙一带发现高规格明朝墓葬的消息不胫而走后,一批考古工作者专门赶来,准备对其一探究竟。他们认为既然墓主身份显赫,墓中文物价值一定不菲,对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很有帮助。然而在打开墓门后,人们却大跌眼镜——主墓室已经被盗,盗墓贼不仅将文物洗劫一空,还将墓志铭给砸毁了。所幸,人们从墓室中发现了一些残存文物,比如鎏金串铃、金质束腰、圆形金箔、金刚杵和以银碗、银镯、银锭为代表的银器。考古人员庆幸之余,又对这些陪葬品感到十分不解,因为这些通常都是为女性陪葬所用的器物。

长沙有座明朝王陵,规制极高却只葬着三个婢女,实情令人唏嘘感慨

▲墓中出土银锭

进入东西耳室后,考古人员发现了两座规格较低的棺材,其中各葬有一名年轻女性,根据对骸骨的骨龄检测,人们得知两名死者都是被迫服毒后的殉葬年龄不超过20岁的侍女。古代能用得起人殉的,一般都有着极为高贵的身份,众人此时无比期待墓志铭的出土。经过仔细清理,考古人员在主墓室西南侧角落找到了还算完整的大理石墓志,根据其上的记载,墓主是一位名叫“张氏妙寿”的明代妇女。一位妇女为何能享受这么高规格的墓葬呢?考古人员对此充满了疑问,他们翻遍史书想要找到关于这位妇女些许线索,可是一无所获。幸好人们在墓志后面的小楷部分中发现了张妙寿的简略生平,其中曾提及她是明朝谷王朱橞(huì)的乳母。这实在是令人疑惑,堂堂亲王陵墓,怎么就只葬有三位地位低贱的婢女呢?

长沙有座明朝王陵,规制极高却只葬着三个婢女,实情令人唏嘘感慨

▲谷王朱橞扮相

朱橞是明太祖朱元璋第19子,从小就深受父皇器重,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被封为谷王,封地位于上谷。就藩期间,朱橞积极修筑城防、戍边御敌,多次获得明太祖赏赐称赞。在“靖难之役”中,他主动为燕王朱棣打开金川门,获得后者宠信,不久便被转封于长沙。张妙寿作为谷王乳母,自然也随其来到了长沙。据载,张妙寿年轻时即入宫做了婢女,一直陪伴在朱橞身边,可以说是看着朱橞长大的。至于朱橞,也对这位“张奶妈”有着远超生母的母子之情。

长沙有座明朝王陵,规制极高却只葬着三个婢女,实情令人唏嘘感慨

▲明成祖朱棣剧照

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70岁高龄的张氏病死,谷王朱橞悲恸不已,为报答她的养育之恩,朱橞决定将其安葬于为自己所修的王陵之中。这在当时属于大不敬的僭越行为,因为乳母就算是再受王爷尊敬也不过只是下人,断不可享受如此规格厚葬,当地官员很快就将此事捅到了永乐皇帝那里。然而朱橞对此毫不在乎,为了乳母能够安息,他甚至还让两位妙龄侍女为其殉葬,活人殉葬在今人看来实在是残忍不已。

众所周知,中国在汉代以后就已基本禁止了殉葬行为,就算是皇帝也会留下遗诏遣散无子的后妃及宫女。可惜从辽代开始,这项制度又死灰复燃,元朝及明朝都延续了这一做法,比如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为其殉葬的40名后妃中就有38名是生殉。直到明英宗朱祁镇临终之时,这项制度才得以正式废除。

长沙有座明朝王陵,规制极高却只葬着三个婢女,实情令人唏嘘感慨

▲明英宗朱祁镇剧照

更充满讽刺意味的是,谷王朱橞之所以将乳母张氏厚葬于这座豪华王陵之中,是为了日后能在地下与其“母子团圆”,然而他却并未如愿——据史料记载,朱橞将乳母隆重下葬后,自己就因“僭越谋反罪”被朱棣贬为庶人,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自焚而死。一代藩王落得如此结局,倒也着实令人惋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