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思邈养生六字诀

 九天雷动 2018-09-06

孙思邈养生六字诀以呼吸吐纳為主要手段,搭配简单的导引动作,能将人体内臟浊气排除,扶长正气,為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健康养生法。

一.发展

歷朝代文献对此六字诀多有论述,早在秦汉时期的《吕氏春秋》中就有运用於导引呼吸治病的内容。六字诀现存文献最早见於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中,陶氏為著名的杰出医学家。

陶弘景之后,歷代皆有关於六字诀的记述,尤其在六字诀的方法理论及应用上都有不少的发展的补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对陶氏六字诀的吐纳法进行了整合。他按五行相生之顺序,配合四时之季节,编写了一首卫生歌,奠定了六字诀治病的基础。

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寧。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髮宜常梳气宜歛,卤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崙,双手摩擦常在面。



二.练习要领

学习六字诀,把握要领,效果事半功倍;不得要领,则旷日费时,摸索无功。

在习练中,推广六字诀数十年的马礼堂老医师提供了以下要领:


1. 鬆静自然:

在练习中要做到关节肌肉尽可能地放鬆,身体各个部位放鬆了,气就自然顺畅,肌肉筋骨全部鬆开,就自然达到了「气遍周身不少滞」的要求。 「静」不是思想静止,而是集中注意力,以一念代万念,排除外来的一切干扰,不要过分紧张强求入静。六字诀是动中求静,以动促进静而收养气之效,以静养之气促进体内血液迴圈畅旺。


2. 呼吸训练:

六字诀是通过调整呼吸来达到吐出臟腑之毒,吸进天地之清的目的。人们的呼吸活动,是由自律神经系统支配的,可以控制和调整。呼吸活动又是对人体生理各方面有著广泛的影响,通过对呼吸的训练来达到调整整个机体的功能,极為重要。


3. 注意吐字时的口形锻鍊:

呼气时用不同的口形可以使唇、舌、齿、喉產生不同形状和位置,进而造成胸腔、腹腔不同的内在压力,影响不同的臟腑。经多年临床经验证明,开始初学时,一定要出声,这样可以使气通顺,通过发音才能正确掌握口形。因為念字的口形不一样,唇、舌、齿、喉,开口、合口、半合口、半开口部有很大的区别。


4.导引动作要柔和,并要做到气尽式成,使动作的快慢与吐气的速度一併受气的支配,做到「气為元帅,手足為兵丁」之格言。


5.在练习的初级阶段,不要强调以意领气或意气相随,随著动作的熟练,鬆静程度的提高,在明确了经络的起始运行路线以后,气感就会在练习中自然產生,不必急於求成,求急者反以得缓。


6.六字诀中六个字的次序是根据中国医学五行生剋之理论排列的。它影响著病情好转还是加重,不宜变更颠倒,要按次序练习。




三、站练法

练六字诀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著重呼吸、手势、吐音;


第二阶段:转到处理意念、吐字出气流。练「嘘」字诀,睁眼练,其他字可以闭目吐音。每个字吐六次。吸气时鼓肚子,呼气时瘪肚子。吐字呼气,吐尽吸气,嘴呼鼻吸。

预备式:

1.立正,面带微笑,双手自然下垂於身侧 

2.重心放右脚,左脚打开与肩同宽

3.双脚站稳地面,身体微微下屈,膝盖与脚尖呈一直线
4)


(1)嘘字诀:

「嘘」字能疏通肝气,有助於肝病,如慢性肝炎、高血压等问题的改善。

1.作预备式 (图:预备式3)

2. 闭上眼睛,男生左手在下,女生右手在下,将掌心的劳宫穴(手握拳,中指与

无名指中间即劳宫穴)贴於关元穴(肚脐下四指)上 

3.吸气时身体往上提 

4.吐气发「嘘」字,张大双眼,身体微微下屈▲重覆上述动作17次



(2)呵字诀

「呵」字可以稳定心神,有助於心系统疾病,如失眠、冠心病、心律不整等问题的改善。

1.作预备式 

2. 闭上眼睛,吸气,手掌心缓缓往两侧向上提升,做飞翔状,身体同时往上提
3.双手举至与肩同高

4.双手举到最高点,两手指尖相对,作环抱状

5.双手向中间併拢 

6.吐气发「呵」字,身体微微下屈,双手顺势由上而下降落

7.双手继续慢慢放下 

8. 双手自然放下 

9.手掌向外微摆 

▲重覆上述动作17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