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一口气当然指练内气。那么外练筋骨皮是练什么呢 练筋,指把人藏在肌肉里的筋通过盘练使之到肌肉外皮下的地方,同时要练得筋软硬适度而弹性足。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手腕和脚踝。这两处由于常年的生活劳作已经练出了大筋腾起。同时,从这两处也可以看出筋的特点:比软骨软,比肌肉硬,富有弹性和韧性。形状为长的圆柱形。拉伸压挤时不具有疼痛感。说明它不是韧带。
1 如何练习筋?一般,我们称练筋骨的过程为换劲。其实,换劲就个词语就已经暗示了练法。那就是在肌肉不用力的方式下使筋动起来。包含文练和武练。文练就是站桩。筋骨桩的核心在于筋紧肉松。方法是内动外不动,也就是老农民说的暗劲。不断练习,从什么感觉也没有到感知筋,到以筋为主,最终筋腾起。筋腾起的标准是手能摸到大筋(小筋还是摸不到的)。 筋的练习过程中会产生身体的一些感觉。对普通人来说,这种感觉很难与内气感觉区分开来。所以,我们的红法是二个:一是先练筋骨再练内气。二是练筋骨时文练武练结合。武练是用一些特殊的武术动作来练,比如我们是金鸡抖翎练背大筋,左右挑打练腿大筋。武练时不会有内气体感,这样就能分清是筋的感觉还是内气感觉。 早、
2 2 练骨 练骨主要一是练骨节开张,二是练骨力。练骨节开张主要是武练,就是用特定动作。比如我们练的摇橹功、壁虎功。练骨力主要是练桩架,练骨力本质就是就是把骨头位置摆放到一个最佳状态并形成习惯。我们的练法还是筋骨桩,外形看去和浑元桩极为相似,但内动大不相同。(如果仅从外形来看,个人觉得什么桩都可以用浑元桩来代替) 。练骨初步成功的标准是:身体如钢浇铁铸,身体有腾云欲飞之感。骨髓腔里有热流之感。 3 筋骨合成 筋腾起了,骨张开了,然后就可以练习初步的筋骨发力了,我们练的是钉心拳,类似于形意崩拳或者咏春寸拳。但是要求尽量用筋骨发力,而不是用肌肉蛮力。否则,那还叫换劲吗?起先,这种劲力量并不强大,无非是速度快,有透劲而已。不断地练习,使透劲效果越来越好。接着,就必须练内气劲了。需要注意,练筋骨是不能长年武练的,很容易伤身体,筋需要内气养。这是黄帝内经上说的中医基本常识。黄帝内经说:筋长一寸,寿长十年!常年劳作的老农民筋骨很好,寿命却不见得长,这作何解释?就在于老农民相当于只练筋不练内气。 内气劲要以筋骨为基础,却比筋骨劲强大得多,也复杂和灵巧得多。这个话题就不在我们这篇文章探讨的范围内了。可以留待以后去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