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动态| 民法典出台后,这些现行法规将予以取缔……

 贾律师 2018-09-06

有人说,民法典对我国14亿人提供了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终极关怀,在一个法治国家中,民法典的地位仅次于宪法。

 

8月27日,民法典各分编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草案共六编1034条,顺序为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据悉,该草案争取于2020年3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形成统一的民法典。民法典出台后,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将被替代,不再保留。

 

考虑到现代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合同类型、侵权行为类型产生突显,草案中,合同编、继承编对债权问题进行了详细修订,新增强化债权保护的相关规定,人格权编针对个人征信问题作出进一步修订,小编梳理了债权问题、征信问题的修订亮点,一起了解一下吧。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同编

完善合同规则,构建诚信社会

民法典合同编草案强化了债权实现的保护力度。针对实践中一些合同当事人不信守合同,欠债不还成“老赖”等突出问题,为防范因违约可能导致的债务风险,保障债权顺利实现,草案完善了合同保全、借款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的有关规则,让失信被执行人无缝可钻。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同编

增设专章规定保证合同

从源头上消灭“老赖”

保证是债的担保方式之一,既具备担保债权实现的价值,也具备促进社会融资的功能。草案增设了专章规定保证合同,从源头上杜绝“老赖”的违约风险。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继承编

完善债务清偿规则

被继承人不再身负重担

为保护债权人利益,保障国家税收应收尽收,草案规定遗产分割前,应当支付相关费用,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缴纳所欠税款,同时明确遗产已经分割时债务清偿、税款缴纳的具体规则。

 

诚信是社会主义外围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法典的根本价值取向,在之前流出的专家意见稿中,信用权条款首次出现

在民法典草案人格权篇中,首次增加了征信评价可查可删可改。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人格权编

征信评价搞错了?我有权要求删改

草案提出,信用评价人应及时核查,经核查属实的,应当及时采取必要措施。民事主体可以依法查询自己的信用评价;发现信用评价错误或者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权提出异议并要求采取更正、删除等必要措施。

 

针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现行法律规定基础上,草案进一步强化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并为即将制定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留下衔接空间。

 

民法典的修订对于大陆法系的民法意义深远,民法总则中的诚信准则属于强行性标准,它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流动中踊跃完成特定品德要求,诚信一旦进入民法畛域,就不再简略地作为自律品德而存在,它是品德的法律化,旨在协调当事人之间的利益抵触以及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抵触。因而,诚信准则实际上承担着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使命,它以强行性标准的方式对民事主体提出了踊跃的要求,在性能上对私法自治准则施展作用的范畴进行必要限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