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名称】农村居民点 【标准地名】城寨 【罗马字母拼写】Chéngzhài 【所在(跨)行政区】东井岭乡 【地名来历及含义】 因村西有一古城墙遗址,故名城寨村。 【历史沿革】 ![]() 1949年—1953年全县为7个行政区时隶属四区。1954—1955年全县分三区四个基点时,隶属四区。1956年全县分44个乡时隶属常行乡。1957年全县分39个乡镇时隶属常行乡。1958年撤乡全县划分为12个人民公社时隶属常行人民公社。1961年全县划分为20个人民公社时隶属常行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全县划分为5镇15乡时隶属常行乡。2001年全县撤并为12个乡镇时隶属东井岭乡。 ![]() 【地理实体概况】 城寨位于东井岭乡,属城寨村民委员会管辖。该村东临常行村,南接合观村,西为西河沟村,北连盖家川村。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1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550-650毫米,全年无霜期约153天,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黄土质地,草木覆盖率21%,主要植被有油松、毛白杨、国槐、柳、刺槐、荆棘等。人口934人,占地面积4.1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0.94平方千米。聚集形态为扇形。改革开放前村民以农耕为主,农作物以玉米、谷子等为主,兼有土豆等。改革开放后村民经济生活主要来源于青壮年外出务工收益。 ![]() 【文物古迹】 城寨宝相寺位于壶关县东井岭乡城寨村北。坐北朝南,东西33.354米,南北66.5米,占地面积2218.041平方米。据庙内存碑记载,创建于明崇祯年间,清代有重修,现存建筑为清遗构。一进三院布局,中轴线上现存山门、正殿,两侧有前院的西廊房,钟楼;中院的东、西廊房;后院的东、西厢房,东、西耳殿。正殿建在0.6米高青砖台基上,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屋顶单檐硬山顶,七檩前廊式构架,通檐用四柱,柱头科装饰性斗拱。庙内存碑二通、碣一方,隔扇装修不存。该阁寺为研究当地清代古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1988年被壶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宝相寺,起先是一座道观,后来佛教兴盛,除玉皇阁,大多庙宇均祭佛像,便成为一个佛道合流的场所。 信息来源:http://www./huguan/p/1.html
|
|
来自: 昵称59396915 > 《壶关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