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锻炼是否过度?运动专家教授测量“晨脉”判断身体疲劳状态

 平淡人生a9 2018-09-06

9月1日是第12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今天下午,由市卫计委、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第12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主题宣传暨健康大讲堂”活动上,专家提出,锻炼固然是好事,但如何科学锻炼、健康锻炼,同样是学问。预防过度训练,市民可以关注“晨脉”变化。

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刘欣研究员说,锻炼可使心率加快,这主要是人体能量消耗增加、新陈代谢加快,人体会通过增加心跳来促进心脏泵血,提高心输出量、加快氧气输送、转运各种代谢物质,促进皮肤、肌肉等组织散热。随着健康理念的普及,很多人开始重视锻炼,但科学锻炼意识尚未到位。预防过度训练,市民可以关注“晨脉”变化。所谓晨脉,即清晨起床前静卧时的脉搏,测量晨脉可以判断疲劳状态。如果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每天晨脉有所下降,那说明训练是有效的,心肺功能正在逐步提高。但如果某一天晨脉突然升高(比前一天高出5次/分钟以上),则说明前一天晚上休息不足或前一天训练强度过高,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处于疲惫状态,需要补充休息。

锻炼过程中,通过及时的监测心率,可以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的强度,必要时作出调整。专家说,一般可选择心率带、心率表、户外运动心率测试仪来监测;常规心率监测方法主要包括:锻炼过程中暂停、锻炼结束即刻监测、测量10秒×6,得到每分钟脉搏数。不过专家最后表示,力量训练、拉伸训练等非有氧运动,一般不采用心率指标监控强度。

活动上医学专家还提出,健康饮食方法,重在“做减法”,市面上流行的奶茶、星巴克等,甜甜的饮料虽好喝,却是健康大忌。长宁区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祥俊医生说,“减油、减盐、减糖”是健康饮食的基础。根据中国膳食指南规定: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至30克;盐摄入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肥胖、胃病等一系列慢性疾病,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2-3岁幼儿摄入量不超过2克、4-6岁摄入量不超过3克、7-10岁摄入量不超过4克、65岁以上老人不超过5克;添加糖摄入过多的危害,龋齿、膳食不平衡、肥胖,推荐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逐步养成健康饮食模式,也即,拒绝油炸食品、拒绝高糖饮料、拒绝重口味,方可避免“病从口入”。

据悉,此次活动倡导“三减三健”专项活动,即“减油、减盐、减糖”、“健康骨骼、健康体重、健康口腔”,督促市民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整个9月,全市还将开展“上海市健康生活方式活动周”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开设健康大讲堂,组织市民健身操大赛,发起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市民调查等形式,传播健康生活方式,同时配合第30个“全国爱牙日”组织开展健康科普。

栏目主编:孙刚 文字编辑:顾泳 题图   图片编辑:邵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