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之二 李商隐 这《无题》的第二首,我觉得需要探究一下什么是“莫愁堂”。因为辞典和一些网上好像都不探究这个问题。关于“莫愁”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汉代著名的歌舞姬莫愁女,从民间进入楚王宫,得以与屈原、宋玉、景差结识并受其指导,歌舞技艺日进。后将“古传高曲”融屈原、宋玉的骚、赋和楚辞乐声,完成了《阳春白雪》等作品,后因未婚夫被流放而投江被救。)本诗好像和她没什么关系。 还有一个洛阳莫愁女的传说,洛阳的莫愁女: 李商隐的诗《马嵬》也出现“莫愁女”:“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可见莫愁女,本来是一个愁女,担心自己前程未卜,到底嫁与谁,将来会怎样。自从嫁给了卢家,安安稳稳的人家,也就被改为莫愁了。可见莫愁还是取本意,安稳生活,不求大富大贵。“莫愁堂”大概就是不愁嫁,将来有了安稳归处就行。李商隐这首诗,还是替那些未嫁女子写的,来看原诗:
字词典故 “重chong2”:很多重。“帏”:帐子,幔幕。(这里来讲一下“帏”与“帷”的区别,发音相同,意思接近,不过“帏”是单层的幔幕。而“帷”呢,是四周都是,围起来的,像军营里头的帐幕。)“清宵”:清静的夜晚。(南朝 梁 萧统《钟山讲解》“清宵出望园,诘晨届钟岭。”)“细细”:缓缓的意思。 赏析 女子说,自小生活在重重帏幕深处,那下面是一个家里为我营造的无忧无虑的莫愁闺堂。每次在床上躺卧下来,那清静的夜晚就显得那么的漫长。 这里的“莫愁”是无忧无虑,将来也不愁嫁的意思。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字词典故 “神女”典故:(楚国宋玉写的《神女赋》,说楚襄王遇到神女。而这个神女是炎帝的女儿,听说没有嫁就死了,葬在了巫山。)所以说这个女神,她本未嫁,她的这个与楚襄王偶遇,根本就是一个梦。“生涯”:生活经历。“小姑”典故:(《青溪小姑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青溪小姑曲》是古乐府《神弦歌》名。相传汉末秣陵尉“蒋子文”之三妹,子文在作战时受伤而死,吴“孙权”曾在钟山为他立庙,而他的三妹未嫁而死,因亦被祀为神。青溪发源于钟山。)所以李商隐这里引用了一个诗句,说这小姑居住的地方,本来就没有郎啊。 赏析 女子说,巫山女神本来就没有嫁出去。她与楚襄王偶遇,这样的经历原本就是一个梦。而蒋子文的三妹“小姑”,她独自居住的地方本来就没有什么少年郎,她能嫁给谁啊? 可见,前面那两句说的是在“莫愁堂”里成长,似乎不愁嫁。可是这两句就说了,连女神都愁嫁不出去啊,你说愁是不愁?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分析 菱的枝本来就很柔弱的,偏偏这时,风和波不信菱枝是弱的,那么这里到底哪来的风波?应该是说三道四的人与话。是啊,前面四句都写啦,莫愁堂里长期呆着,真的莫愁吗?实际上是很愁。可是如果一出去遇到什么郎,人家就要说三道四,起风波。如此如菱枝一般柔弱的女子如何能够承受得住呢? “桂叶”就是月桂树的叶子,月桂树叶很香,可以制成香料。所以李商隐可能由此联想,说这桂叶之所以会这么香,那是因为有月亮的露水教她的。由月桂的名称引申出来的联想。 赏析 女子说,外面那些说三道四引起的风波,从来都不会信我如菱枝般的柔弱,伤不起啊。可是什么时候才会有谁,像月光下的露水那样来教我滋润我,让我成为桂叶般的香香女呢?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赏析 女子说,直接跟我说要相思,那根本是一点益处都没有的。(没有郎,相思谁啊?)既然没有人可相思,那我独自惆怅一下不妨碍别人吧。这样的惆怅是我在细细长的清宵中,独自的清狂。 这《无题》两首写的都是未婚女,前一首是有心上人,却是单相思。这后一首,是连心上人都没有的,只能独自清狂了。李商隐的文笔很细腻,看完赏析后,再感受原诗,就可以有更深的体会,更多的联想。 《无题》之二 李商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