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晋的肱股重臣谢安 | 豫史

 豫史 2018-09-07

谢安(公元320~385年),字安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于当时有名的谢氏名门望族。其父谢褒,曾任侍中、吏部尚书、吴国内史。他的堂兄谢尚,曾任尚书仆射、豫州刺史,谢安虽出身名门,但通常没有贵族子弟的纨挎习气。谢安少时“神识沈敏,风宇条畅”①,成年后,特别喜欢思考问题。对事情很有见解,东晋初年的大臣王导十分器重他。最初征召在司徒府,授官佐著作郎2,可谢安对当官没有兴趣,不久,就推说自已有病,辞职返里。

谢安从京城来到东山(今浙江省)住了下来,这里风景优美,山清水秀,有时出去游山玩水,有时同朋友一起饮酒赋诗,生活恬静,绝意仕途。许多人都知道他有才干,劝他出来做官他推辞不就,后被有司所劾“禁锢终身”,遂隐居东土(泛指浙江一带),放情丘壑。当时,谢安之弟谢万任豫州刺史,领淮南大守监司,豫、淮南、冀、并四州军事,职权很重,谢安虽隐居不仕,但他的名望还在谢万之上。后谢万在北伐时军队溃散,被撤职,在很多人的劝说下,谢安才到东晋朝廷做官,但这时继已40多岁了。

公元372年,简文帝驾崩,孝武帝继位。第二年,大将军桓温想夺帝位,以去皇陵祭奠简文帝为名,带领一部分将士,来到建康城外的新亭,他认为谢安和王坦之这两位大臣是朝廷的顶梁柱,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先除掉他们。于是,在新亭埋下伏兵,派人去请谢安和王坦之,准备杀害他们。王坦之接到邀请,十分害怕,问计于谢安,谢安镇静而坚决地说:“晋室存亡,在此一行!”他们来到新亭,见里外一派杀气,王坦之心中害怕,汗流浃背,惊慌之下,倒执手版。而谢安神色镇静,从容坐下,对桓温说:“我听说有道的诸侯应当镇守四方,保卫朝廷的安全,你为什么要在幕后埋下伏兵呢?”桓温见阴谋暴露,尴尬地笑道:“正自不能不尔耳。”结果,桓温没敢对谢安他们下毒手,东晋避免了一次大动乱。当时,孝武帝年幼,桓温手握重兵,人们议论纷纷,说桓温要移晋室。谢安与王坦之尽忠辅佐,使朝廷内外和睦相处,使东晋避免了内乱和分裂。

公元376年,孝武帝开始亲政,谢安晋升为宰相,骠骑将军并录尚书事。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但谢安丝毫没有专权乱政、颠覆皇室的邪念,而是尽心竭力治理国家,使朝廷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这时北方的前秦强盛,东晋边境忧患重重。谢安命弟谢石及侄谢玄率兵征讨,多次打败秦军。

公元383年,秦王苻坚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亲率87万大军进攻东晋,消息传到京城,朝廷内外一片惊慌,有的主张逃跑,有的主张投降,只有谢安坚决主张迎战。他任命其弟谢石为征讨都督,统领各路军事,侄子谢玄为前锋,儿子谢琰为将军,一起开赴前线。

出发前,谢玄去问谢安:“敌众我寡,兵力悬殊,你看这仗怎么打?”谢安就象没发生大事一样,坦然地说:“已有破敌的办法啦!”谢安知道,行军打仗,必须让主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决定对策。谢玄不解其意,又让张玄去问谢安,谢安就带着张玄到郊外别墅下起棋来。下完棋继续游玩,到天黑才回城。

驻守在荆州(长江中游一带)的将军桓冲怕京城受到威胁,连夜派3000精兵前来保卫建康,谢安坚决拒绝。并对荆州苯的将领说:“荆州是西边的重地,应留下精兵防守,转告桓将军,不要为京师的安全担心!”桓冲非常忧虑地对部下说:“谢安有庙堂之量,但他不会打仗!眼下强敌压境,他还在游山玩水。人马又少又弱,看来要受苻坚的统治了!”文武大臣都在担心国家的命运,怕谢安打败仗。

10月,秦阳平公苻融率先锋攻克寿阳。苻坚听说自己前锋打了胜仗,亲自到寿阳城,派尚书朱序劝谢石、谢玄投降。朱序本是东晋的一个将军,在一场战争中被秦军俘虏,不得已做了前秦的官,可心一直向着东晋。他见谢石、谢玄后,不但不劝其投降,反而献计说:“今苻坚大军未到,只有前锋,应先进军打败其前锋,瓦解士气,才可破敌。”于是,谢玄就派刘牢之率领5000精兵,趁黑偷袭秦军,秦军毫无防备,听说晋军打来慌忙迎战,可已经晚了,只好败退。苻坚听到兵败,急忙登上城楼观看,见晋军布阵严整,又看到八公山上草木晃动,也以为是晋兵。于是,心中害怕,就对苻融说:“看来晋军也是劲敌,谁说他们人少兵弱呢!”

秦军与晋军隔淝水对阵。谢玄派人告诉苻融说:“你们陈逼淝水,我军不能渡,如果你们想速战速决,就让你们的军队稍微后退些,让我军渡过淝水,决一胜负。”前秦的将领都不同意,苻坚说:“咱们不如让部队少许后退些,等晋军渡到一半时,再用精锐骑兵发动突袭,把晋军消灭在河里,获得全胜。苻融一听很对,就答应了谢玄的要求。秦军将土是苻坚强征的各族之兵,他们都不愿为前秦卖命,接到后退命令,争先恐后地往回跑。这时,朱序在秦军阵后大喊:“秦军败啦!秦军败啦!”秦军信以为真,退兵像一股洪水,不可遏止,谢玄指挥晋军乘机追杀,秦兵自相践踏而死者无数。苻坚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单骑逃回河北。侥幸没死、逃跑的士兵,一路上听到风声鹤唳,也以为是晋兵追来了,昼夜不息,草行露宿,冻死、饿死的有十分之七八。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由于谢安的正确决策,谢玄等人的正确指挥,尤其是在大敌压境的情况下,东晋朝廷内外团结一致,再加上士兵们有保卫家乡的决心和勇气,把秦军打得一败涂地,保住了东晋在南方的稳定局面。

谢玄打了胜仗,立刻让人写好捷报,派使者火速回建康、向朝廷报告,谢安这天正身着便服、脚穿木屐在家与人下棋。谢安接到捷报看了一眼,心中甚喜,可他不动声色,随手放在床椅上,继续下棋。客人忍不住问了声:“前方发生了什么事?”谢安不紧不慢地说:“孩儿辈已破了敌兵啦!”说罢,谢安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拿起捷报走回内室,准备换上袍服,进宫奏明皇帝,当他跨过门坎时,步子迈得太急,把木屐齿都碰掉了,可他自己还一点不知道!

谢安为了保持东晋安定局面,很重视处理好与别的大臣的关系。桓温死后,他的弟弟桓冲仍掌握着大权,谢安与桓冲合作得很好,他在朝内主事,桓冲驻守在西面荆州一带,保卫国家的边境,内外齐心,东晋局面很安定。后来,恒冲去世,长江中游没有得力的将领镇守。朝中大臣议论纷纷,都认为谢玄在淝水之战中立了大功,最能干的将军也只有他了。谢安也认为谢玄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派谢玄去,谢安怕引起朝廷猜疑再说当时谢、恒两家都是朝中的顶梁柱,桓家有能力的将领也不少,不能为这件事影响两家的团结。于是,就派桓石民去荆州,桓伊去江州,桓石虔去豫州。这三个将军镇守三州,彼此无怨,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谢安之婿王国宗,为人不正,谢安很讨厌他,他想当大官,谢安却一直不让他当,于是他恨谢安,就找到掌握大权的司马道子那里,说谢安的坏话。司马道子是孝武帝的亲弟弟,也正恨着谢安,就向孝武帝诬告谢安,孝武帝因此疏远谢安。谢安看到司马道子专权,于是请求离开朝廷,去镇守北部的广陵谢安在广陵让士兵加紧修筑防御工事,还组织民工造土堤防堵洪水。他为东晋的安全呕心沥血,却遭别人排挤,心情忧郁不久得了重病离开人世。

注:
①、③《晋书·谢安传》。
②撰修国史的官员,东晋时贵族子弟开始进入仕途常担任此职。

摘自:《河南乡土历史》,责任编辑:晓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