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说这类降糖药会引起低血糖,糖友们还能继续服用吗? ​

 海豹王 2018-09-07

问上医

最有趣的健康订阅号



磺脲类药物能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更多胰岛素,不仅降糖效果好,还能防治糖尿病并发症。但是,磺脲类降糖药有一个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会引起低血糖。很多年纪大的糖友会疑惑,自己到底能不能服用?


今天,“问上医”就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老年糖友服用磺脲类药物会引起低血糖吗?


是有可能的,这通常与以下两个原因有关:


(1)过量服用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


磺脲类药物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更多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但究竟被刺激的胰岛B细胞能释放多少胰岛素,这很难把握。所以,一旦剂量过大就会引起低血糖。就像挥鞭赶马一样,如果下手太重,马跑得太快,就会人仰马翻。


(2)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降糖药在体内滞留过长


老年糖友自身的生理机能开始衰退,尤其是70岁以上者,肾功能不全,直接导致降糖药在体内滞留时间过长,引起低血糖。此外,老年糖友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容易发生出现低血糖而不自知的情况,耽搁治疗。



哪种磺脲类降糖药低血糖概率最低?


磺脲类药物种类多,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引起低血糖的风险也不同,老年糖友可以挑选适合自己的。


  • 格列本脲虽然降糖效果最好,但它持续时间长,其代谢物仍有较高的降糖作用,容易引发低血糖。

  • 格列吡嗪有短效和控释两种剂型,短效剂型降糖作用可以维持10个小时以上,所以仍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控释剂型只有在体内血糖较高的情况下才发挥药效,故低血糖的发生率较低。

  • 格列齐特有短效和缓释片两种剂型,这两种剂型低血糖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区别,都比格列美脲低。

  • 格列美脲可有选择地作用于胰岛β细胞,其低血糖的发生率要比格列本脲低,但比格列齐特高。

  • 格列喹酮作用迅速,发挥药效的时间和餐后血糖升高的时间一致,低血糖的概率小。


既然磺脲类药物容易引起低血糖,为什么还建议老年糖友服用呢?


尽管磺脲类降糖药有可能会引起低血糖,但它的降糖效果好,还能防治并发症。在注意剂量的前提下,服用此类药物有益于糖友们更好控制血糖。


以格列吡嗪为代表的磺脲类降糖药,在降糖的同时,还能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减少血凝块,防止动脉硬化。格列波脲和格列齐特可以减轻血小板和其它物质粘附堵塞血管的情况,预防和减轻血栓。而格列喹酮则只有5%经肾代谢,适合有肾病或肾功能不全的老年糖友服用。



老年糖友服用磺脲类药物时该注意什么?


  1. 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经过1~2周再逐渐增加到常用剂量,否则患者难以耐受。

  2. 注意服药时间。除了每日一次的格列美脲应在固定时间服用,其它磺脲类药物应在餐前半小时或更长时间服用。

  3. 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磺脲类与双胍类联合最常见,与α糖苷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可以更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


总的来说,磺脲类药物的服用应该综合考虑风险与效益比,遵循“安全第一、小剂量起始、缓慢加量”的原则。结合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有无低血糖病史来制定安全、有效的降糖方案。



有什么要说的统统留在评论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