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肠陈﹕作者仲然

 昵称17307433 2018-09-07
小 <wbr>腸 <wbr>陳

        在北京,有一个知名的小吃,叫卤煮火烧。用猪的下水卤制,煮上死面烙的火烧,佐以蒜腊汁,再浇上辣椒油,香菜茉,吃的时候嚼上两瓣蒜,亦菜亦饭。如果再喝上二两,惬意!

卤煮火烧,最有名的当属小肠陈。1970年,我刚参加工作,离小肠陈供职的南横街小吃店不远,我和师兄弟儿常到这儿解馋,喜欢了这一小吃。。掌灶的叫陈玉田,那时五十岁左右。因卤煮的有猪小肠,所以被人称为小肠陈----其实这称呼在陈玉田的父亲那时就有了----不仅爱吃这口,更爱看小肠陈的表演,一口七八仞的大锅,煮满了肠子,肺头,五花肉,炸豆腐,沿锅边煮着火烧,锅里的水呱啦呱啦地翻滚着,陈师傅赤手从锅里取出食材,放在案板上,三下五去二,一碗卤煮火烧就作成了。那时,两毛钱菜底,四个火烧,三毛二分钱,一顿饭就打发了,还吃了肉,好吃不贵。不象现在,十八块一碗。在离南横街不远的万明路,也有一家小肠陈,掌灶的是陈玉田的弟弟。亲弟弟?叔伯弟弟?说不清。反正买卖没有南横街好。那时,附近街坊家来了客人,会拿着铝锅,切上块儿八毛的菜,再来点火烧,端回家待客。南横街离虎坊桥不远,虎坊桥有个工人俱乐部,大革文化命以前,北京京剧久占。名净裘盛戎每次上戏,其助手都会端一铜锅来小吃店,待刹戏前端到后台,卤煮火烧就是裘老板的夜宵。名伶中好这口的不少,梅兰芳,谭富英,张君秋,谭元寿都爱。马连良,马长礼不吃,因为他们是回民。

卤煮火烧是一种街头小吃。起源于苏造肉。苏造肉是乾隆下江南时,下榻于扬州安澜园陈元龙家中。陈府家厨奉上一道肉菜,用五花肉加几味中药炖制。因厨师是苏州人,这肉就称苏造肉了。后来,这厨师随乾隆入宫,成了御膳房的厨师,专为皇上做苏造肉。同光年间,苏造肉的烹饪方法流入民间。光绪初年,京东三河人陈兆恩来北京闯荡,做的就是苏造肉的生意。陈兆恩做的苏造肉,好吃,但就是太贵。平民百姓买得的起的不多。陈师傅就用价格低廉的猪头肉代替了五花肉,同时加入了价格更加低廉的下水卤制。终干创造出了闻名京城的卤煮火烧。小肠陈的第三代传人陈玉田,早年间挑挑摆摊,后来固定在戏园子门口叫卖。他做的卤煮小肠肥而不腻、肉烂而不糟、火烧煮得透而不黏。听戏的唱戏的都吃。因此,吃卤煮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下午四点以后开切。公私合营后,陈玉田才在南横街扎了下来,直到退休。陈师傅退休后,在陶然亭桥头,前门饭店西墙,虎坊路路东摆过摊,陈师傅管切,他儿子收钱。那时,我就跟着了魔似的,陈师傅走到哪,我都去吃几回。后来有人在湖广会馆开了一间<<凯琳餐厅>>,陈师傅又在那儿切了几年。再后来,听说安定门外的外馆斜街开了一家<<小肠陈饭庄>>,我又去了。铺面大了,门口挂着一块牌匾“中华老字号” 。我疑惑了,小肠陈在早是游商,这字号挂哪呢?再进去一尝,味不如前了,价钱打了多少个筋斗。

     如今的卤煮火烧,在四九城,在京郊遍地开花。可是要找小肠陈的味儿,难啦!哪怕是挂着小肠陈的牌匾的地界儿。

小 <wbr>腸 <wbr>陳

小 <wbr>腸 <wbr>陳

小 <wbr>腸 <wbr>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