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9:茶纲 (九) (2013-08-09)

 ppk730 2018-09-08
第四节:茶觉·卢仝·体觉

茶觉包括视觉、嗅觉、味觉与体觉。

视觉向大脑提供的信息比所有感觉器提供的总和还要多。一条视神经含有一百万根
经纤维。半数以上的意识性息是通过眼睛传入。

味觉和嗅觉是“专门的感觉”,它们的感受器非常复杂,集中在局部,只能接受专门
的刺激。

嗅觉与味觉一样,是化学感觉--感受化学物质的感觉。嗅觉感受那些漂浮在空气
的气味分子或颗粒。嗅觉比味觉敏感得多。

味觉与嗅觉的产生方式相似。味觉细胞的感受器感受溶解在唾液里的专门的化学物
,是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式。味觉感受细胞群称为味蕾。味蕾主要位于舌上
面某些区域的丘疹样隆起--乳头上或乳头之间。在口腔顶--腭、咽喉和会厌部
也会有一些味蕾。

嗅觉和味觉都是通过脑神经直接传递到脑。嗅觉信号从嗅球沿嗅神经--束神经纤
,到达颞叶皮质的某个部位;味觉信号则沿舌咽神经和面神经的分支到达大脑皮
质的味觉中枢。

视觉、嗅觉、味觉都是感受器--神经模型。

体觉在第二节与第三节中,已经充分解释了其理论基础及意义。

思考茶纲第一条,考察中国官方茶类、普洱生茶、及所有民间茶,我们发现,除了
洱生茶新生茶,其他茶与茶类都是人为满足人类的视觉、嗅觉、味觉而生产的人
工物,只有普洱生茶新生茶这个目的性没有那么被充分的实现。

茶作为一种合人目的性的人工物,制作者会充分根据历史传承、当前趋势、因茶性
传承、发展合人的目的性。

只有普洱生茶新生茶并未充分达到这个一般的合人的目的性(视觉、嗅觉、味觉)
恰恰这个原因,造成一个新型茶类的诞生和发展。

普洱生茶的目的性,应该是茶觉中体觉的存在与发展,这是和其他茶与茶类根本性
区别。如果不是这个重大的区别及其深层次的意义,我们并没必要花费长达几十
年的仓储时间去达到一般的视觉、嗅觉、味觉的某种人的目的性。

如果普洱生茶在仓储过程中没有达到体觉的发展这个目的性,那么视觉、嗅觉、味
的特别并不能与所花费的长达几十年仓储时间(一种继续的人工过程产生人工物
)代价相对称。

任何茶或茶类,为合人的普通目的性,茶觉中的视觉、嗅觉、味觉,都可以以人工
的形式快速达到,只有茶觉中体觉的存在与发展,需要茶植物的种质资源、遗传性、地理条件、生态条件、生长环境、生长状态、人工干预程度、气候、制作目的性、原料选择目的性、仓储目的性等诸多因素下才能达到,不光是茶的自然属性,
也是人工工程的目标。

体觉,一个重要的茶觉,并未被茶的历史所重视,茶的视觉、嗅觉、味觉统治了茶
整个历史,以至于一说茶,就是口感如何、香气如何。当生态学能量金字塔原理
现后,我们察觉到能量金字塔顶端的植物内能及高度有序性,是茶产生体觉的基础,但是为何大多数茶与茶类并未展现出来?而只有优质普洱生茶新生茶才有可能
充分展现这个茶觉中的体觉,而仓储过程这个体觉的增强机理是何?搞清楚这个机理,就是未来普洱生茶论的一个基础环节。

中国唐代卢仝的咏茶名篇——《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这段被后人称为《七碗茶歌》,传唱千年而不衰的诗作,均被当作诗人的空灵与想
,认为是诗人的扩张手法。

难道只是诗人潇洒浪漫?为何中国茶历史上统治茶觉的视觉、嗅觉、味觉不见任何
描述?

卢仝将饮茶的愉悦与美感推到了极致,然而现在看来正是茶觉中的体觉使他上升到
个广阔的精神境界。

中国茶历史上,仅仅关注到茶觉中的视觉、嗅觉、味觉,体觉不常见,轻微的有也
一带而过,一般把味觉排在第一位辅以嗅觉,是主观性的,视觉则是客观性的。

中国茶的“味道”或者“滋味”就是味觉与嗅觉的复合主观性,成为认识茶的初步物
基础。很明显是茶对人的感受器--神经模型的作用。是化学刺激。

视觉是外感官,能够客观地反映茶这种人工物合人目的性的一个方面:汤色浓郁与
清淡、叶底色泽与形态、特殊冲泡方式下茶叶的升降沉浮。

因此,中国茶的物质认识基础就是在客观与主观相互交融之下产生的。中国茶研究
定要认识到这点,这点和西方科学强调的认识事物的绝对客观性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茶本身就是合人目的性的人工物,视觉是客观的,嗅觉与味觉是主观的,这也
是为何将这一性质:茶的合人目的性,放入茶纲第一条的内在原因。

当味觉、嗅觉这种主观性(化学刺激)上升到形而上的“味”、“意味”、“茶韵”等时
,与视觉的客观性产生的影像复合而超出了三种单纯感官的范畴,形成人的精神
面且与人工物--茶之性融合在一起,这时不再有人工物(形而下)的外形,不再
有视觉、嗅觉、味觉感受器--神经模型(形而下)的化学刺激,而是在人精神层
与茶之性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赋予茶之“意味”、赋予茶之“韵味”,进而赋予茶之
意境”。

西方将“现象”与“物自体”严格区分开来,德国哲学家康德就将“物自体”悬置,是不
可识的。西方科学严格强调客观性,摒弃任何人的主观性,但茶这种人工物却是
合人的目的性(客观性与主观性)而生,客观与主观相互融合,这是研究茶的特殊
性的一个方面。

如果将嗅觉、味觉融合为一体,就是我们常说的“滋味”,“滋味”仍然是通过感受
--神经模型产生的化学刺激形成的神经反射,和形而上的“意味”、“茶韵”同,
“滋味”部分展现了茶的某些特征,“意味”、“茶韵”是人的目的展开,通过“滋味”,
人工物--茶才能合人的目的--赋予茶之“意味”、“茶韵”。茶区别自然存在物所
具有的那种独立于人类主体意识之外的绝对的自律性,是人的人工物,离开了人,
离开了人类的茶觉及人类赋予,也就没有了茶。

人类在茶的客观性与主观性融合过程中,人的赋予与茶之性两者融合生成的不再是
而下的物性,而是含有人之性的赋予--“意味”、“韵味”、“意境”。

这就可以理解为何中国传统茶历史中,将“滋味”列为茶的主要地位。品茶是通过茶
的“滋味”产生人的赋予--“意味”、“韵味”、“意境”。并通过“滋味”认识茶性。

然而,普洱生茶的偶然崛起,带来更深刻的人的赋予,因为茶觉中的体觉沟通了生
本体,使得传统的人的赋予--“意味”、“韵味”、“意境”具有更加广阔深入的内涵。也促使人重新通过茶觉的整体:视觉、嗅觉、味觉、体觉来认识茶。通过历史
上较少出现的茶觉--体觉来重新认识茶。

优质普洱生茶是唯一具有强烈体觉的茶,这是和其他茶与茶类的一个重大区别之一
而且,体觉的存在与发展(并必然伴随茶性的转变)是普洱生茶之所以可能被人
类花费数十年仓储时间(一种继续的人工过程产生人工物)代价的唯一原因。如果
仅仅是通过长达数十年仓储时间换得茶性改变,依然是只具备某种特殊的视觉、嗅觉、味觉,那么这个代价花费与获得并不相对称。(注:关于茶性问题,放在下面
一个小节里作介绍)

中国茶历史上“滋味”(嗅觉、味觉)担当起表象一般茶的本质特征没有大问题,但是,“滋味”不再能但当起表象普洱生茶的本质特征,茶觉中的体觉才是唯一能但
这个重任的角色。这是因为随着仓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茶性改变,普洱生茶的
“滋味”也会相应改变,而茶性改变中,普洱生茶的共同特征只有体觉。这一点,是
认识普洱生茶的基础。

当我们把人的赋予“茶韵”从物质基础:嗅觉、味觉扩展到嗅觉、味觉、体觉时,中
国茶的人的赋予:“茶韵”才得以完整。这就是数字化普洱评价体系中,将“茶魂”
赋予“茶气”和“生津回甘”,将“滋味”赋予嗅觉、味觉,将“茶韵”赋予“茶魂”和“滋味”的内在原因。

因此,这里引伸出茶纲的一个条款:

茶纲第三条:人类茶觉具有视觉、嗅觉、味觉与体觉,除普洱生茶外,其他茶与
茶类合人类视觉、嗅觉、味觉的目的性,唯普洱生茶除了相应的视觉、嗅觉、味
觉外,以体觉的存在与发展(并必然伴随茶性的改变)为目的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