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诗歌来自公元前11世纪西周至春秋中叶,经孔子整理,从上千篇诗歌中精选出305篇成书。 所以,《诗经》是经孔子收集、整理、编录并传播的。 孔子曾概括《诗经》的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阅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如果从《诗经》收集、整理、编录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地可选当年孔子生活、讲学及编著的地方。 原地邮局可选山东省曲阜市邮政局,邮政编码为273100。 9月8日,《诗经》邮票首发将在孔子故里曲阜举办。 届时,现场会设有临时邮局,提供孔子邮局日戳、风景戳、纪念戳供邮友们加盖。 《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和编纂者是西周贤相尹吉甫。 尹吉甫,西周房陵人(今湖北房县),官至太师,辅佐三代帝王,因采集和编纂《诗经》而被后世尊为“中华诗祖”。 房县是尹吉甫的食邑地、卒葬地,也是《诗经》的主要采风地和其中“二南”部分歌谣的产生地,故有“诗祖故里”“诗经之乡”之誉。 9月8日,湖北房县唐城广场还将举办《诗经》邮票首发活动,主办方刻制了多款纪念戳供邮友们加盖。 “诗祖故里”临时日戳 《诗经》邮票首发纪念邮戳(3款) “周南·关雎”中的“周南”是指周公负责统辖治理的南国地区。 “南”是指方位,习惯上将西周京畿“宗周”的南方广大地区称为“南国”或“南土”,包括秦岭山麓、江汉流域和南阳盆地的姬姓同族封国。 “国风·周南”共有11篇作品,这组诗歌主要采集于历代“周公”治下的采邑和江汉地区的小国,兼顾其受“南音”(南方邦国的方言口音,与周人雅音即“周代普通话”有所区别)影响颇重的特点,故名“周南”。 当年的周南诸侯小国众多,各国民歌都没在《诗经》中独立成章。 因周公旦的身份和功业殊勋无匹,被分封于“岐山之阳,本太王所居”,本是姬周的发祥地(今陕西扶风、风翔、岐山的辖境)。 加上孔子本人十分仰慕尊崇周公,所以他在整理各国民歌民谣时将“周南”位列“国风”之首。 综上所述,“周南·关雎”的原地如果选择位于岐山县城西北的凤凰山南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岐山周公庙”则最为合适。 原地邮局可选陕西岐山县邮政局,邮政编码为722400。 “秦风·蒹葭”:秦风共10篇,一般都是东周时期秦国地域的民歌。 秦之先祖非子在周孝王时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 周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始封诸侯,并赐岐西之地。后来秦逐渐东徙,建都于雍,在前后共290余年间,雍城一直是秦国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中心。 雍城遗址位于今陕西凤翔县城南郊。凤翔古称雍,是周秦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华夏九州之一。 故“诗经·秦风”应该是秦建都雍时的民歌作品。 原地邮局可选陕西凤翔县邮政局,邮政编码是721400。 “秦风·无衣”:同上。原地邮局可选陕西凤翔县邮政局,邮政编码是721400。 “小雅·鹿鸣”是对君王“燕群臣嘉宾”之和乐盛况的描绘,从诗中强调等级观念及宗族团结的内容来看,时间应该在西周中后期的周宣王时代。 从以上背景分析,若以当时的西周都城镐京作为邮票原地较为合适。 镐京俗指丰镐遗址,是西周王朝的国都,又称宗周。 遗址位于今天西安市长安区马王镇、斗门镇一带的沣河两岸。 原地邮局可选陕西省西安市斗门镇邮政支局,邮政编码是710116。 “小雅·鹤鸣”篇首就以“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的精彩描述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遐想画面, 叙述了成群结队的仙鹤翱翔在蓝天白云之下, 栖息在檀林蔽日的高山之巅,擒食于江面之上, 呈现出与当地樵夫、渔民和睦相处的景象。 先民们对巍峨壮观、烟雾缭绕、仙鹤长鸣的皋峰,用九层天之高的比喻来崇敬它,故称谓“九皋山”。 这是入选邮票的六篇诗歌中唯一在诗中透露有具体区域名称的一首。 九皋山又名鸣皋山,位于河南省伊川、嵩县、汝阳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930多米,自古闻名天下。 九皋山是古都洛阳南面的屏障,是伊川古迹名胜十六景之一。 而在伊川县城南部还有个鸣皋镇,因《诗经》的“鹤鸣九皋”而得名。 所以鸣鹤镇是“小雅·鹤鸣”邮票主题原地的不二选择。 原地邮局可选河南省伊川县鸣皋镇邮政支局,邮政编码为471331。 “鲁颂·駉”:周公旦因摄政辅佐成王,屡立彪炳功勋,故周成王将东方新征服的“奄”地封赐给周公。 因周公需要留在中央翼护成王而未就封地,由嫡长子伯禽实领父亲在东方的封地,为第一代鲁国国君。 都城就在今天的山东曲阜。 因此,该枚邮票原地邮局可选山东省曲阜市邮政局,邮政编码为273100。 (来源:中国集邮报,作者:陈保芳;致敬陈保芳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