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现代很多人饮食习惯都不好,当看病时被告知必须戒酒,忌口辛辣,少吃肉时,往往会抱怨一句“那该吃啥啊,没吃的了。”每当这个时候,我心里就觉得自己肯定是神仙了,因为这些我都不吃或很少吃,竟然还活着
周日出诊时有一肺癌患者找我看病,家属向我咨询该吃点什么补补身体,我告他们尽量清淡饮食就行,尤其是这几天鸡蛋肉食等比较难消化吸收的食物都少吃或不吃,他们就一脸的惊讶,问不吃那岂不是缺乏营养了?我只能说你爸这个情况是真不能补了,脉象弦紧数,舌苔发腻偏黄。再加上患者自诉化疗一次后吃饭不如以前,偶尔还会恶心。所以此时最宜清淡饮食,养护脾胃才好。
当然不是说癌症患者不可以补,看具体情况而定,像我去年见的一位肺癌患者,脉象沉弱,明显气血不足,睡眠也不好,舌淡苔少。像这样的患者就适合适量的进补,对病情的恢复,对身体本身都是有好处的。
其实“营养”是外来的东西,而中医更强调人本身能否“吸收”营养,而不太在意营养本身。曾见过许多每天吃的很好的患者,甚至是天天还喝着各种营养品的患者,他们的身体还是很虚,为什么?都不去想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吸收很好,而是去考虑吃的东西是不是正确,出发点就不对,哪能解决问题
所以进一步来说,素食肉食应该是没有什么分别的,都有营养。假如身体健康,清茶淡饭也足够养生;假如身体本身不好,那么补得下去都没用
每当看到一些孕产妇根据营养师制定的食谱用餐时就觉得很是别扭,而且孩子们也是经常感冒。咱们的前辈们哪个不是地里种什么,平常就吃什么,也没见他们缺过营养,有那缺营养的也是平常吃不饱饭的人,只要是吃饱了就不会缺乏营养。为什么呢?人其实不能把健康的责任强加在食物的头上。不过现在的食物的确是没有了我们小时候的味道
中医里脾和胃的关系,用现在的话来说,有点像“消化”和“吸收”两方面的功能,胃负责消化食物,而脾帮助周身去吸收。所以人要想身体不缺营养,不能过度思虑,中医讲思则伤脾,脾虚了就会缺乏营养,所以一个人营养缺乏了,可以对症的去补,但根本上还是得调理脾胃,以健脾为主。
可以说中医不讲营养,而讲五味调和。五味可以归属五行,五行相生相克,五味其中的一味也不能太过,太过则会影响身体健康,此时可以从个体情况出发,根据五行的相生相克提出建议进行调整。这样才是真正的中医养生
中医真的很伟大,它在治病的同时还教人如何养生,如何做人。比如这个“吃”上,告诫患者吃的清淡点,其实是要患者保持一颗清静朴素的心灵,这样才更加有益于健康!
这几天家里事情很多,没时间准备,今晚就先聊到这,各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