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食养生有讲究

 w8811129 2019-12-26

来源:人民政协报作者:唐旭东

2019-12-25 09:3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健康。合理的营养是人类智力、身体潜能、社会活动能力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就是强调摄取营养对健康维护和疾病康复的重要性。

老话说“民以食为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便有“食,性也”的感慨,说明了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到饮食妥当与否跟疾病康复具有密切的联系,《尚书·叙官》里记载当时有“食医”这一职务,而商汤的宰相伊尹年轻时就是一位厨师,其所著述并流传下来的《汤液经》是中医的方书之祖。老百姓嘴上时常挂着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上床萝卜下床姜”“早上吃姜,胜过参汤”……也说明食材在四季与一日中的不同时候有不同的食法和作用,这都暗含着中医的四时阴阳养生治病理论。

中医自发展以来,一向推崇自然主义,治病善用大自然常见的草木、鱼兽乃至金石,而食材来源于大自然又为人们日常所资,在满足人生存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以外,同时还具有防病祛疾的作用。历朝历代的医家对此都有共识,甚至认为在补益方面,“药补不如食补”,因此有不少关于介绍食物功用的书籍才得以流传了下来,如《千金食治》《食疗本草》《食疗方》以及《随息居饮食谱》等。其中《随息居饮食谱》是近代医家王孟英的晚年作品,该书除了详列食物的药用价值外,对于食物的考究和取材也有发挥,且文末还附有实用的治病的搭配,当今中医药高等院校也专门开设有中医药膳学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有兴趣者不妨一读。

门诊时经常有患者请教我,平时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或者如何调整饮食以帮助病情的康复。消化科的大夫都会有深刻的体会,饮食不当可以导致胃肠不适甚至加重病情,而通过饮食调节往往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因为食物进入人体后与消化道的接触最多,所以相对于其他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与饮食的关系最为密切。饮食养生的内容很多,我觉得有几点原则有必要与大家分享:

日常饮食须均衡,谷蔬果畜要相配

中医认为,人的生长发育依靠于饮食滋味,所谓“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脏气”,古人将具有酸、苦、甘、辛、咸不同味的食物统称为“五味”,并认为如果饮食在这上面有所偏嗜,又容易被“五味”所伤。因为人体需要不同的营养物质,如果在饮食上不注意均衡搭配,很容易导致体内某种元素的缺乏,从而引起相应的症状。在《黄帝内经》中有云“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认为人的日常饮食应该是以谷类食物为主,果蔬类为补充帮助,禽畜类对人体有补益强壮的作用,这其实与现代倡导的营养金字塔是一致的。

养生“淡食”最相宜,莫唯膏滋作宝贝

人们通常认为平时要多吃滋补的食物,身体才能健壮,实际上过于精细、过于油脂丰富的食物并不利于消化,反而增加胃肠的负担,引发身体很多的问题。明代医家龚居中也说过“食淡自然有补”的话,这里的“淡食”并不是指寡淡,而是不要嗜食膏粱厚味(肥甘厚味),这些重口味的饮食会损伤脾胃,反而得不偿失。当今时代,大多数人不缺营养,且体重超标者居多,所以说大多应该注意节食。有很多年轻人,剧烈运动之后汗出烦渴,大量饮用冰镇汽水、冰镇啤酒等过度寒凉之品,久而久之,损伤脾阳,患上慢性腹泻之疾,迁延不愈;也有很多喜好辛辣炙煿者,不问气候地域恣食辛辣、煎炸、烧烤之品,每每多痰以及易患痤疮、便秘、痔疮等疾病。

病时饮食有讲究,或浓或淡不相累

人处于疾病的状态,应注意饮食的营养但易消化,清代医家程钟龄《医学心悟》有云“虚羸之体,全赖脾胃,莫嗜膏粱,淡食为最”,中医经典《伤寒论》中提出患外感病(发热的感染性、传染性疾病)的人饮食上需要“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因为人在生病以后,消化功能会减弱,这些食物相对来说比较难消化,进食以后有可能会增加机体的负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但是生病后并不是一味地清淡饮食,明代医家李东垣治疗虚弱性疾病用调中益气汤时,就常常嘱咐病人配合美食一起服用,以助药力。总的来说,外感内伤病属实的病人,饮食需要清淡易消化,内伤诸病属虚的,饮食上则须视脾胃功能的强弱适当进补营养丰富的食物。

饮食治病有诀窍,以喜为补把土培

《难经》讲:“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中医理论认为脾胃居于中焦,五行属土,所讲的“培土”“补土”就是补益脾胃,对于中焦脾胃(胃肠)受损的疾病,通过调整饮食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清代医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有“胃以喜为补”之说,这个“喜”,一是可以理解为它“喜欢”的温度、湿度、硬度,譬如“喜暖而恶寒”(喜欢温热的而厌恶寒冷的),这充分说明了胃的“性格”特点;二是可以理解为《内经》所云“五味各走其所喜”,也即食物中的“五味”酸、苦、甘、辛、咸大致也同药物一样,对人体具有不同的作用,譬如“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苦,先走心”等,红枣、莲子等可补脾,苦瓜能去火,生活中还是挺常用的。此外,日常机体会向大脑发出所需要补充物质的“信号”,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找出吃了让身体更舒服的食物和避免会引起不适的食物,久而久之就能总结出属于自己的理想食谱。

饮食养生,其内容丰富而又充满着生活的智慧,三言两语不能囊括,须靠我们自己去不断学习、体会,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饮食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