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荷滚玉闪晶光,一夜西风一夜凉。 ——《白露》
在所有的节气中,白露是最富有诗意的了:露凝而白,似晨雾散去时留下的珍珠,点点滴滴,诉说着秋意渐浓。
从这天开始,走在路上会感觉到有丝丝凉意温柔地撞上来,那些属于夏天的热烈与喧嚣,都慢慢远去了,随之而来的,是“天凉好个秋”。
《黄帝内经》:“草木凝烟,温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令。” 9月8日,白露如期而至。它的到来,标志着秋老虎逝去,天气渐渐转凉。
白露·食 《遵生八笺》中称“秋三月肺神当令,肺属金,色白。肺者,气勃也。”秋燥伤肺,宜进白色食物,有润肺防燥之效,如莲藕、马蹄、梨等。
还有俗话叫“白露吃龙眼,一颗顶只鸡”,白露时节,龙眼完全成熟,甜度最高,口感最好,福建人有在白露这天吃龙眼的习俗,中医认为龙眼肉甘温滋补,入心脾两经,功善补益心脾,而且甜美可口,适量食用有补身的作用。
但是,白露吃龙眼也需节制。因为龙眼是属性偏温的水果,过量食用会引发目赤、便秘等症状,容易上火的人要少吃点,另外,糖尿病患者也不宜多吃。
白露节气,总的饮食原宜减苦增辛,助筋补血,以养心肝脾胃。辛润食物如莲藕、百合、甘蔗、芋头、萝卜、银耳、枣等正当时,可以适当多吃。
吃一些绿色蔬菜补足维生素C对预防秋燥也很有必要,如芥兰、菠菜、油菜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不宜进食太饱,每顿吃个七八分饱就足矣。因为,白露前后昼夜温差大,脾胃机能容易变得不正常,吃得过饱容易造成肠胃积滞,变生胃肠疾病。
白露·灸 白露时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气始寒也。
白露过后,寒凉之气逐渐弥漫,如体内阳气不足,寒气便易侵入人体,在表则寒湿侵蚀关节,形成各种疼痛,易引发关节炎、风湿等,在内则自鼻窍经呼吸道入肺,导致咳嗽、胸闷、口干、咽喉肿痛,甚至饮食不化,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
因此,白露时节重在护阳润肺,如果体内阳气微弱,外不足以抵御寒凉,内不足以运化饮食,人体就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艾灸肺俞穴、脾俞穴、肾俞穴、命门穴,有温阳益气、宣肺理气、疏散外邪的作用。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因此,艾灸肺俞穴除了有解表宣肺、肃降肺气的作用,还可温肺润燥、强壮皮毛、开通鼻窍,调理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瘙痒等。
脾俞穴擅于调理跟脾脏功能失职相关的所有症状,如呕吐、泄泻、腹胀等,艾灸此穴可以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壮阳,调理换季带来的肠胃问题。
秋天补肾可为即将到来的严寒冬季打下基础,增强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艾灸肾俞穴可以益肾纳气、强腰健脊、强壮身体,防止疾病侵袭。
艾灸命门穴可以很好的将阳气与能量收藏在此,并传入肾俞穴,具有补阳益气、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白露·养 正所谓“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民谚也说“白露节气勿露身。”到了白露,气温转凉,此时不宜穿着暴露,露背装、露脐装都应该回归衣柜,等待下一个夏天的到来。
白露之后早晚温差较大,应随外界气温冷暖及时增减衣服,出门最好带上一件薄外套。夜晚睡觉须关好窗户、盖好被子,以防寒湿侵袭。
至于坊间流传的“春捂秋冻”之说,艾艾君认为也要因人而异,身体健康的年轻人,适宜经受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但老弱者和身体虚寒的人群,则不宜“秋冻”,应撤掉凉席,关上窗户和空调,换上长袖衣入睡,日常穿衣护好腹部、脚部和肩膀等关键部位。
另外,白露后,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较夏天适当加大,可选择慢跑、打太极拳、体操、打篮球、羽毛球等,以汗出但不疲倦为度,这样有助于机体内气血调畅。
白露是一年中最美的节气,此时秋高气爽,桂树飘香,世人多谓“悲秋”,艾艾君觉得倒不如学学古人呼朋引伴一同登高望远,泛舟湖上,让一腔伤秋随东流而去,让心境豁达,心态平和,莫辜负了这秋凉的惬意时光。
艾艾君有话说 露从今夜白,养生正当时。将以上白露养生贴士转发给家人好友,一起诗意地迎接这最美的节气吧! #更多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女性实用穴位大全补气专题:养气就是养命!今天,你补气了吗?痛风怎么办:痛风专题 本文由【艾艾贴订阅号】综合整理/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艾艾贴订阅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