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眠药与安神药,你分得清吗?

 平淡人生a9 2018-09-08

67岁的黄伯伯和老伴感情一直很好,但半年前老伴被查出肺癌,虽然尽力挽救,癌魔还是带走了老伴的生命。自此以后,黄伯伯就整日情绪低落,到了晚上更是夜夜失眠,2个星期就瘦了十几斤。在子女多番开导后,黄伯伯情绪虽然好点了,但失眠问题却仍然严重。

于是,黄伯伯想着去药店买几片安眠药帮助睡眠,但药店售货员告诉他,安眠药是需要医生处方才能出售的,不需要处方的安神类中成药也能帮助他睡眠,建议他先试试安神药。这下可把黄伯伯弄糊涂了,难道安眠药与安神药不是一类药吗?

生活中,和黄伯伯有着类似困扰的人,并不在少数。安眠药和安神药听起来只是一字之差,到底有啥区别呢?另外,为什么安眠药需要医生处方才能买,安神药却不需要呢?

今天,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临床研究室许红和赵非一就给大家仔细讲讲安眠药和安神药到底有什么区别。

1.安神药属中成药,安心宁神

安神药是以安神定志为主要功效的药物,属于中成药的范畴。根据药物来源以及应用特点不同,安神药又可以进一步分为重镇安神药养心安神药两大类。

①重镇安神药: 所含药物多为矿石类的中药,如:朱砂、磁石、琥珀、龙骨、龙齿、琥珀、珍珠母、牡蛎、紫石英 等,这些药物大多质地沉重、性多沉降,主要用于心火亢盛、痰火扰心、痰迷清窍所致的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惊痫癫狂、阳气浮动、心神不安等实证。代表性的中成药有朱砂安神丸

安眠药与安神药,你分得清吗?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类中成药多质重碍胃,不宜久服,应在专业中医师、中药师建议下科学服用。

②养心安神药: 所含药物多为植物类的中药,如酸枣仁、合欢皮、丹参、茯神、柏子仁等,主要用于 心神失养、心肝血虚、心血不足、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情志不遂等所致的失眠多梦、心悸不安、神疲健忘、喜笑失常、神魂不宁等虚证。

此类中成药大多质润性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安神补脑液、养血安神丸、枣仁安神胶囊、酸枣仁冲剂、落花安神口服液、天王补心丹 等。

安眠药与安神药,你分得清吗?

从以上两种安神药的详细介绍中不难看出,虽同为安神药,但两种药物还是有较大的差别。一种是以矿石为主要成分,一种是以药用植物为主要成分。因此,两者用于的症状也大不相同。选用安神药时,可咨询医师,详细说明自己的症状,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安神药物,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药效。

2.安眠药属西药精神药,容易成瘾

安眠药则属西药范畴,是国家重点管理的二类精神药。目前,针对临床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症,西医多应用催眠镇静类药物作为常规疗法之一。这类药物疗效确切,多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过,在应用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一定缺陷,其毒副作用及依赖性尤其不容忽视。

西医临床常规镇静催眠类药物主要有6类:(1)褪黑素;(2)巴比妥类;(3)苯二氮卓类及非苯二氮卓类;(4)抗组胺类;(5)三环类抗抑郁药;(6)抗精神病药及其他镇静药。

其中,口服褪黑素超生理剂量时可能抑制身体内源性褪黑素的分泌,或加重抑郁性倾向。

巴比妥类虽然可使快动眼睡眠(编者注:快动眼睡眠为睡眠的最后一个阶段)时相缩短,但停药后反而延长,即存在明显停药反跳现象,且用药期间患者易产生多梦、恶梦频做的表现,大剂量应用还会产生麻醉等不良反应,长期用药也具有依赖性,故临床应用时受限很多。

苯二氮卓及非苯二氮卓类药在应用广泛, 也是目前现代医学临床针对失眠症患者的常规用药。不过,前者长期应用存在明显戒断和依赖症状,不良反应被证实主要与应用剂量有关,即一次性大剂量应用时易致精神倦怠、四肢乏力、日间嗜睡、食欲不振、便秘或其他消化系统症状, 且存在肌张力降低等风险;而后者较前者起效更快、遗留效应更小,且停药反应倾向不明显,但缺陷为药物半衰期相对较短。

可见,安眠药虽药效明显,但不可避免的,拥有诸多不良反应,因此服药务必遵照医嘱,不可胡来。

最后,需提醒各位读者的是: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的法斯等研究人员曾对15314名老年人进行了调查,这些人中有1/4的人在夜间睡眠时出现烧心症状。研究发现,这些老人大多在睡前服用了苯二氮卓类药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安定类药物。研究人员认为,这类药物可以降低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压力,导致食管阀门的开关出现异常。他们提醒那些已出现过反酸、烧心症状的人,尽量不要服用苯二氮卓类安眠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