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统计理论 人体及中药中所含有的生命动力元素种类及其含量统计分布是很复杂的多体统计力学问题。目前有关多体统计力学的理论有四个: 一是麦克斯韦-波尔兹曼(Maxwell-Boltzmann)经典统计力学; 二是费米-狄拉克(Fermi-Dirac)带电量子统计力学; 三是玻色-爱因斯坦(Bose-Einstein)无荷电量子统计力学。 这三种统计力学在多体粒子统计力学分布问题上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用来解决人体、中药等生物体内多种元素的多体统计分布问题就不能再适用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寻找另一种统计力学理论。作者长期致力于第四统计力学一群子统计理论的研究,认为该理论为解决生物体内生命动力元素群的分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现已运用群子理论并通过对人体器官和组织以及中药生命动力元素群的分布计算,成功地揭示了中医学中有关阴阳、归经等理论的内在规律,为中医学理论的现代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科学依据。
·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统计理论的初步知识 ·当代四种统计力学理论的概述 (一) Maxwell- Boltzmann统计力学理论 多体统计理论中Maxwell-Boltzmann统计力学解决了这样一个微观粒子力学的多体统计问题:如几乎不考虑气体分子之间作用力,并且气体分子的数目远比空间格子数目少,气体分子可以运动于不受任何空间限制的大空间内。这好比任意人群随意进入许多个房间的各种分布形式。这一统计力学可以推导出宏观的理想气体方程V=CRT。但当分子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力时,这种理论就不能再适用了。而第四统计力学就能从理论上推导出理想气体方程式而且是分子间有作用力的范德华气体方程式。
(二) Fermi- Dirac统计力学理论 Fermi-Dirac量子统计力学解决了电子、质子等带电粒子的群体统计分布问题,这一理论能解决带电粒子最多只能进人一个有限空间的情形,即互相处于排斥状态的统计体系,这好比有很多房间,但是每一个房间最多只能容纳一个人的各种分布形式。Fermi-Dirac统计力学就是研究这种形式的统计理论,可以用来探讨金属中自由电于的导电与外电场、温度、应力等关系,但是无法用来讨论生物体内不同电荷量,又有不同离子和含量的复杂体系。因为在生物体内带电离子与反电离子处于既分开又共存的状态,所以不能当作单纯的排斥体系来加以研究。
(三) Bose- Einstein统计力学理论 Bose-Einstein统计理论成功解决了光子、氦等无电荷粒子体系的群体统计力学问题。该统计方法与Fermi-Dirac统计比较是另一个极端情形:即因粒子不带电所以在某一足够大的空间中把粒子无限制地堆在一起。这好比人们可以集体进入许多体育馆的分布方式,Bose-Einstein统计力学就是研究这种分布方式的统计理论。但是在生物体内许多种类的生命动力元素是分布于各种器官和组织以及中药中,并随着载体的种类及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其分布也发生变化。所以上述三种统计力学无法解决这种几十种多体在一起又是在功能上个体化的统计体系。
总之以往的三大统计力学理论对生物体内多元素多种分子体系而言是无能为力的。
(四)第四统计力学理论一子统计力学理论 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统计力学理论是针对多体粒子和多个空间“友好”分布的最普遍的统计力学理论。这好比是若干人共同占据若干房间的情形,或一个房间可以容纳一个人也可以容纳若干人。正因为这样我们只要加一些多体粒子间排斥因素或粒子间不受限制的堆积因素,那么第四统计力学方程很容易还原成第一、第二、第三统计力学的计算方程式。考虑到要运用这一理论研究人体及中药中生命动力元素群的分布问题,所以只结合特定情况介绍相关理论。
·群子的基本知识
(一)群子的概念 群子实际上是多体粒子群集体的一种结构或运动单元。比如,原子核是核子的群集体,即核子的群子,核子是层子或夸克的群子,细胞核是染色体的群子,人体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细胞群子组成,分子晶体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群子,大分子是链节的群子,运动中的高分子链是链段的群子。聚氯乙烯是初级颗粒的群子,高聚物是不同分子量高分子的群子,嵌段高分子是不同单体序列的群子,固体粉粒分布是由不同粒径的颗粒群子组成,非理想气体则由气体分子群子组成。 从广义说来,宇宙是由许多星球的群子组成;人类社会是各族的群子组成,也可以说有许多家庭群子组成;一个家庭由若干男人和女人的群子组成;一个国家则由各种民族的群子组成;围棋的布局是由黑子和白子的群子组成;战争的双方布局是由军队和兵器的群子组成;一个油田是由许多油井的群子组成;而世界油田的分布则是由各个地区的油田的群子组成;空间是由小空间(简称空子)的群子组成,时间是由短时间(简称时子)的群子组成,中药是由高亲电强度和低亲电强度的阳离子群子组成。可见群子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有形或无形的群集体,其大小不受限制,是由研究的具体对象来决定的。群子总是包含两类极小的单位组成,为方便将那些群子中的一方简称为基子或单子。
(二)群子的基本特性 1.群集性 群子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多体聚集性,即在每一个群子中包括若干个单子,当然也可以包括若干个空子。这好比是一栋楼房由若干个两间,若干个三间,若干个四间等房间来组成一样,每若干个房间构成一类群子的单子。 2.多层性 多层性指某一群子内部结构的多层性,即物质世界结构的多层性带来了群子的多层性。比如在从原子到宇宙的广阔领域里,原子是由若干个核子和电子组成的群子构成,而分子是由若干个不同电性的原子的群子组成;地球上的物体由不同作用力的物质群集而成;太阳系则由大小不等的若干个星球(包括地球在内)的群子组成;宇宙又是由这些天文系的群子构成。这里群子可以由小到大,也可以由大到小。在人体中层次结构更明显,就皮肤而言,至少有四层以上不同结构组成。 3.模糊性 群子的模糊性指在定量地描述群子的物理行为时,不像量子力学、量子化学那样,研究其精细的化学和立体结构,比如在研究人的外形特征时,并不要求研究具体人物的具体长相,只是寻求描述属于人的形象的本质的共同特征,这样我们可以在纸上画出人的样子,但他是否像某个具体的人并不清楚,因此这种描述具体来说是模糊的,但是按某某样子具体画出来的形象并不一定完全像人的样子,因为这里的某某也许五官不全,不能代表人的完整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群子的模糊性不仅不降低其“身价”,而是提高了“身价”,更加普遍化了。就中药而言当高亲电强度阳离子分布比较多时,中药表现为阴性,相反低亲电强度阳离子分布较多时,中药表现为阳性。 4.最可几性 群子的最可几性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客体中的群子具有最大可能结构状态,即达到最可几分布的状态。此时物体的宏观性质主要由这些最可几群子的大小,结构及运动能力来决定。 5.可变性 群子的可变性指研究对象处于运动状态时,其中的群子大小、结构及相应的运动能力也随之变化,比如二元溶液在不同组成温度和压力下,处于某一汽-液平衡溶液的最可几群子和分布也在变化。这种可变性使群子理论不仅可以应用于热力学平衡过程而且也可以用于动力学过程,还可以用来研究各种中药及人体内血清等可变物质的变化规律。
(三)构成群子的若干条件 1.群集条件 这一条件指每一个群子包括两类若干个单子,当然也可以允许包括若干个空子和粒子。为便于讨论,将群子内双方各自的数量分别用符号( 2.界面条件 在自然和社会现象中,许多群子可以利用明显的界面相互隔开,如在粉体中颗粒和颗粒之间,某些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增韧体“海岛”边缘上的界面等。但是,一些群子之间的界面并不明显,例如,空间的群子、时间的群子就难以用某种界线或用实际界面来划分,同样在化学工程中,常遇到的二元或多元溶液中存在的群子也很难观察其某种界面。在这种情况下谈论某种界面是一种假想的界面,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而且是可以自由穿越的。 3.竞争条件 群子理论认为客观上形成一种群子是由某种可能性支配的结果,即由于过程的竞争因素起作用所致,比如就某种中药而言,其中高亲电强度的离子和低亲电强度的离子有竞争,如果前者占优势,那么该中药呈现阴性,反之后者占优势,该中药呈阳性;又如某种物料被粉碎时,有三种可能性:一是物料被粉碎到很细的粉料,二是物料粉碎到很粗的粉料,三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究竟形成哪种粒度的群子,这要看物料粉碎过程中物料本身的可碎性,能量损耗及粉碎机制等几个方面的竞争。可见群子内部的组成和性质是由分子间相互竞争作用来决定的。 4.相对独立运动条件 群子形成与体系内单子或空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但是这种相互作用会导致群子的相对独立性。为说明这一点,不妨观察一下由黑子、白子构成的围棋全局。其中就有黑子包围白子、白子包围黑子,外线包围内线,内线包围外线,其结果围棋的全局可以分成为相对独立的若干“战场”,每一个“战场”将由若干个黑子和白子对峙,勾成对立双方的群子。在这些“战场”中,有的是具体决定全局胜负的“棋眼”,这样群子实际上是介于整体和个体之间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层次结构单元。在这里每一个群子是由若干个双方个体群集而成。这种群子简称为整群子,而其中各方的群子简称为半群子。但是应当指出群子的相对独立性还有另一层重要意思,即整群子内双方数量的比值与全局双方的比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好比是中药整体中生命动力元素的分布与中药各个部位分布有所不同;又如在战争时期从全局来看,这一方强于另一方,而在局部战场上另一方却可能是远远优于这一方。从这样的比喻中可以想到群子内双方群集的数量对比与整体内双方数量对比( 本书将在一下章节就详细讨论各种中药材的上述比例及药效和药性问题。 ·群子统计力学分布曲线的描述 为定量地描述中药中生命动力元素的分布,首先从实验数据出发研究分布曲线。针对生命体内生命动力元素含水离子的统计方程,作如下分布。 粒子: 带电强度: 含量: 因此可以作出带电强度( 从图3-1至图3-5可以看出曲线3-1的分布不受ξ的限制,即较大ξ和较小ξ粒子出现的竞争能力均等,故
这些曲线更好地反映了粒子分布的总体情况,在曲线3-6中 含量几乎不变。现在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电荷强度ξ对含量
由上述图中可以看出曲线3-12和曲线3-13,曲线3.-14和曲线3-15互为相反的趋势。
·三参数群子统计方程的建立 在实际群子体系中并不一定形成线性凝聚方式,而实际上分散成离散状态,即随着物质的不同,器官、组织及中药内群子会偏离线性状态,故在真正体系中就有相互水平不同的固有分布,线性分布转换为下面比例关系: 其中 此时可得: 在这一公式中, 故 其中ξ、 ·k、 ·k的物理意义在公式 由此可以看出 · 在公式
对比可以用图3-20至图3-22来说明其物理意义。如在k= 但当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偏阴性的器官、组织或中药中完全有可能存在
因此,当 第一类: 高阳性(++): 性昧以甘、温、热为主; 第二类: 以阳性为主兼阴性(+-): 性味以甘温为主,偏带苦寒; 第三类: 以阴性为主兼阳性(-+): 性味以苦寒为主,偏带甘寒; 第四类: 高阴性(--): 性味以苦、寒、涩为主。 但我们还可以把中药分成八种类型:+++、++-、+-+、-++;---、-+-、--+、+--。进一步分出十六种类型,详见后面章节。 · 根据方程 鉴于以上讨论可以用图3-23表示群子阴阳分布。 当
· 由公式 、
·回归k、 已知 其中 X、Y、k已知,由计算机回归出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一)对生命相关元素含量取自然对数 人们一直认为生物体内的微量生命动力元素是以简单的算术加减的形式起作用,这种概念不适于实际情况,因为体内极微量生命动力元素是反复的起催化激活动力作用,因此不能用简单的加和方法,从理论上看应该用自然对数浓度来衡量元素的存在度,其原理描述如下。 设
对上式两边进行积分:
由此建立了 (二)对数相对浓度 因为微量生命元素含量值本来就小,故在常用浓度单位下求对数后多为负值,因此为达到直观效果,选定各组织相应元素含量表中
(三)求每一元素 然后考察累积的总贡献:
其中 表3-1中所列的数据为按亲电强度标度ξ排序的白芷的生命动力元素含量,可以发现与根据原子序数排列的结果并不一致,这是因为引入了 经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理论回归方程: k=4.113、 由图3 -24可以看出当 k=4.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