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行论:要达到“明心见性”,应先知“收心法”,再言“练静功”

 天人合一1007 2018-09-09


要达到“明心见性”,应先知“收心法”,再言“练静功”。

     

“定”其心神,方可言“修真”,“定”则静,“静”则“生”,不但要静中能静,必须做到“动中也能静”。闹处“炼神”,静中“炼气”。所谓“心动”,并非“心真动”,实是“意念动”。所谓“神驰”,并非“元神外驰”,实指“识神外驰”,“识神、意念”乃一物,而“损精耗气”。“意念”的欲望多,识神和意念乃一物,能去此贼,则“真性圆明”。

    

“不欲”何贪?不贪无求,心如虚空,烦恼妄想,皆不为累,再加“炼气”,则“明心见性”可致。白玉蟾宗师云:“参玄宗不难得手,难从性宗参入,如从此入,便得渊源,倘行错路径,则如虚空寻迹,披水觅路。”白师乃“南宗”五祖之一,此一言切中“性命双修、由性入命”的要害处,谁云“南宗”修“命”不修“性”?!

     

“由性入命”,“心”宜虚空,“神”宜安定,能使心不动,便可立“丹基”。以“养心”为主,心“动”神疲,心“定”神闲,“疲”则道隐,“闲”则道生,胸次浩浩,乃可载道。

     

“收心”当知“俭”之道:俭于“目”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俭于“事”可以养“心”,俭于“欲”可以养“精”,俭于“心”可以出生死,是“俭”为“万化之柄”。俭于“心”乃修真了道的大关键。


“制心”当明“内、外三关”。

   

“内三关”,“性”不迁“情”,“气”不化“精”,“神”不外驰;“外三关”,耳不淫听,目不妄视,口不欺心。

    

修道之心应如“金玉之坚”,只有这样始能度一切烦恼、一切困难,而全身心归于大道。

    

修真人应“慈悲为本”,修德、守德为基,道功为根。

    

酒、色、财、气均需“戒绝”,古人谓“酒色财气,乃水火刀兵”,是修道人的“四大魔关”,不能降此“四魔”,则无需修仙。须知“房屋是量人的斗,娇妻是渡客的船,财帛乃流通之物,儿女是眼前的冤”。修真者不可贪钱财,自足安贫知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