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般教师与名师究竟差了哪“一点点”

 蜗牛我我 2018-09-09

            追问教师从平凡走向卓越的途径。

      《再加10%: 从平凡到卓越》一书颇有借鉴意义。原来,微弱优势铸就辉煌: 人生的赢家往往就是多了“一点点”坚守、坚持与坚韧。

       那么,一位教师的“10%”到底是什么?教育反思性写作。随笔式教育日志,是教师一天工作的沉淀与升华,是总结与萃取一天的教育生涯中得得失失里的微智慧、微感悟和微课题,将小失败、小改进和小策略进行最优化设计,只要拿出每天工作时间的“10%”,也就是四五十分钟,即一节课的左右时间,进行“教育叙事”,你的精彩的教育故事就开始了,此刻,你就开始了自由自在的呼吸。只要坚持三年,你自会成为区域名师,如若坚持五载,你便会铸就真正意义上的优秀,倘能坚持十个春秋的记述与追寻,你的教育品质将发生羽化蝶变,有望成为诗意行走的教育专家——这难道不是由平凡到卓越的“魅力路径”吗?

        只要把心捂热,“热气腾腾”的生活就会一直有源源不断的追寻、探究和发现,相应地,就会绵绵不绝地记录和进行深一层的反思。教育生活因反思而精彩,教育故事因记录而精彩。还记得李希贵的“碎纸片”的故事吗?李希贵就善于思考和及时记录,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化为文章片段,积久便有了“灵性”,“积土成山,风雨生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他因此而一点一滴地汇聚教育的力量,成就了卓越的教育人生。

         教育写作要注意“四化”: 课题化、课程化、主题化和生态化。课题化让关注有了深度,让教育写作因体系化而走向深入,走近一个宏大的世界。课程化设计,这是防止碎片化的倾向,让教育随笔记录一个完整的教育世界,即符合教育规律,又契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主题化就是关注教育专题,进行纵深和拓宽,务使教育视野有深度、有高度和宽度。关注课堂生态,关爱每个孩子的生命样态,在细微处见教育真情,也会流淌在每天的教育纪录中,让教育故事绽放生命的华光,让教育叙事留住精彩的瞬间,让教育反思升华教育的品质。

     





       呼唤晨光,心潮起伏。凝视晚霞,心空绚烂……只要倾情教育,笔下自会生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