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间,扬州农村有个人叫俞二,曾以务农为业,后来考中了武秀才。 某天,俞秀才去拿以往寄售在粮店的小麦钱款,掌柜和他也是熟人了,加之他又中了武秀才,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把他留下来喝酒。 会点拳脚的自然酒量也不差,一下不心就喝高了,掌柜有心留他住一晚,可他无论如何都要摸黑回家。 等俞秀才走到一个名叫红桥的地方时,他看见夜深了桥边还有十几个小孩在玩耍,正想问他们为什么不回家时,这些小孩却不由分说的上前拉扯他。俞二脑袋一激灵,想起以往县衙里的师爷说过这里鬼多,最好晚上不要从此经过。但今晚走到了这里,总不会又倒回去吧?岂不惹人笑话? 毕竟俞秀才是考过武举的人,不但有力,而且胆大。加上喝了些酒便挥拳向那些孩子打去,立刻把这些小鬼打得魂飞魄散,四处逃亡。可是这些小鬼明明是打散了,但转眼间又聚在一起来攻击俞秀才,这样反复很多次。但俞秀才还是占了上风。 俞秀才还隐约听见小鬼说,这人太厉害了,我们对付不了,必须得找丁大哥前来,两刷子就把他拿下了。 说完后,小鬼们一溜烟跑了。 俞秀才心想:小鬼们口中的丁大哥是何方神圣呢?但酒壮英雄胆,更不能后退,只能一路走到黑了。 俞秀才刚走下桥,便看见一位身高一丈多的鬼站在他的面前,大得足以挡住道路。他看见鬼的脸色是青紫的,面目十分可怖,俞秀才心想先下手为强,不然后果还真不好说。 于是他乘鬼还没发起攻击时,便一拳向鬼抡了过去。然后再解下腰间装有两千文钱的布袋子朝鬼扔了过去。鬼虽然高大,但也禁不住清朝的铁和铜铸的钱,一下子就倒下了,把石桥的阶梯砸得扑扑直响 。 俞秀才不敢停下来,马上上前踩住了鬼的身体,结果鬼就越变越小,等俞秀才把鬼抓在手里时,发现还是挺有分量的。 等俞秀才把鬼抓回家后,他一把便扔在了灯下,发现原来是前代明朝棺材上的一根大铁钉。这条铁钉有两尺长,拇指般粗。俞秀才便有变故,马上把铁钉投入火中熔化,他竟然发现铁钉里还有些许血丝。 后记 清朝的这则传说,让过客君想起一句话,没有最厉害,只有更厉害。好多时候,鬼也是欺软怕硬,就像人世间一样。你退一步,他就进一尺。 清朝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曾写过一则屠夫杀狼的传说,好多看官读书时也学过,大意是这样的,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坚决斗争,不要心存任何侥幸。 的确,困难像弹簧,你弱他就强,该出手时就出手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