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鲈苗种培育

 昵称10744611 2018-09-09

一.培育池塘准备:

  池塘面积以1-5亩为宜,水深1.52m以上,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有较好的进排水设施、交通方便。 放养前需干池清淤、平整护坡,每公顷用生石灰750kg1050kg,保持池水1020cm,浸浆泼洒。7天后加水至1m深,为使水质保持良好状态,可一次施用肥水产品肥水,待水变肥之后即可放养。

二,鱼苗暂养淡化培育:

鱼苗选择:每年12月初至次年3月为放苗时间,鱼苗基本是在福建孵化并淡化后直接运到斗门用网箱暂养出售,选苗时注意鱼苗规格,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游动活泼,一般2-3cm,谨防“黑身”鱼苗,该鱼苗运输成活率低。 

   鱼苗放养:放养时间上午10点至13点为宜,此时氧气比较充足,开动增氧机,用水桶盛装鱼苗放入水中,使鱼苗缓慢游进围网。放养后下午5点开始喂食,开始用水蛛或鲜杂鱼浆拌鳗鱼粉投喂,鱼浆尽量打匀。一天后开始驯食,采用少量多餐原则,上午7点至下午6点,每小时投喂一次,随着鱼体增长,每天3-5次,合理适量,防止过量造成水质污染。 

到鱼苗5-6cm时可以逐步转投喂膨化料,鱼苗阶段喂料要适当添加防肠炎类药。鱼苗逐步长大后撤掉最小渔网,注入新水提高水位,达到1.5m左右。养殖2-3个月后称为中鱼,撤掉所有围网,进入大塘,一般养殖密度为8000-10000/亩。

如果买的苗没有经过淡化,也可以自行淡化,淡化的方式主要有网箱淡化和池塘淡化。

1、网箱淡化培育:
  
按照每亩池塘水面大约设置20平方米网箱的数据于池塘的一侧设置多个网箱,网箱用14目左右的网片缝合成约长10、宽2、深1.2的规格, 用竹竿固定,网箱附近安装3~4台叶轮式增所机。
     
每平方米网箱投放2.5厘米的海鲈幼苗500~600尾。海鲈幼苗在网箱与池塘的淡化培育过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幼苗投放到网箱摄食不到池塘的水蚤, 在开始的一周要人工投喂捕捞的水蚤或红丝虫,以后才改喂鱼浆拌合鳗鱼饲料和专用鱼苗人工饲料。经过3次分筛达到 厘米以上大规格的鱼种可直接选入池塘养殖,50~60天后鱼苗基本长至8厘米以上,这时可拆除网箱,完成淡化培育过程,进入成鱼养殖。

2,鱼苗的池塘淡化:池塘经过干塘消毒,注进约1.2 米水深,投放鱼苗前10天要进行肥水培养水蚤,方法是施放发酵粪肥或杂草沤水,也可投放氨基酸肥水素,无机肥等肥水产品加快浮游生物的生长,培育出大量的水蚤供作海鲈幼苗饵料。水质盐度调节至与幼苗的运输水质盐度一致。
    
每亩池塘投放2.5厘米的幼苗10~15万尾,鱼苗要求整齐、无损伤, 并经过繁育场合格的初始淡化。每隔15天将鱼苗筛选一次,分别投放在分隔的小水面培育,最后长至8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才捕起投放到大塘养成。
   
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培水肥塘和投喂鱼浆等,容易造成水质败坏,滋生各种细菌和病虫,因此每隔10~15 天要消毒一次,同时注意苗种培育阶段车轮虫等寄生虫的预防。

3、投饵驯食的方法:

鱼苗刚下池可以培育好的水蛛和鱼浆为食,进行驯食,每日两次,投饵率为体重的20%-30%左右,一周之后,再在鱼浆中加入粉料,在投饵的过程中,逐步增大粉料的用量,直至最后全部使用配合饲料。
   
以优质配合饲料或鲜鱼糜为饵,每次投喂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将优质配合饲料或鱼糜均匀地投撒到网箱中,驯化鱼苗抢食,直到观察到鱼苗大致都能食到和食饱为好,具体做法是注意鱼苗抢食程度减弱后则停止投喂,以免暴食而引起肠胃疾病。
4、及时分级培养
    10天后鱼苗大多已长至5厘米,此时应过筛分池培育,减少大鱼吞食小鱼和幼苗抢食不到而出现大小差异的现象。分池培育10天左右,在网箱周围用网片围出100米的2小块小水面,放出网箱中的鱼种再喂养15天,此时鱼种已在10厘米以上,然后拆去围网,再进入大塘养殖,这样目的是防止鱼仔过早进入大塘追食生物饵料,而弃食人工投喂的饵料。
    鱼苗的中间培育过程要注意网箱的水质和溶氧量。可在网箱中设置增氧气头,要经常刷洗网箱,保持水体流动、交换良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