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毁掉一个孩子,这四个字就足够了(值得深思)

 阿弥陀佛cq1zp7 2018-09-09



今天凌晨因为和儿子置气,表姐一直睡不着,半夜给我发消息:

 

从小我就不叫他做事!现在这么大了偶尔叫他做一点点事情都做不好,不愿做!


马上要开学了,我叫他买日用品!他说网上买,但是现在还没有买好。


我也没欠他什么呀!担子那么重!怎么感觉他心安理得什么都不管不顾!天天玩游戏玩得不亦乐乎。

......



表姐的儿子已经19岁了,考上了江西的一所大学,九月中旬要报到。这几天,她一直在催促儿子买日常生活用品,准备好行李去学校,不至于走的时候手忙脚乱。

 

可是儿子却在家玩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她只好一边赌气儿子怎么这么喜欢磨洋工,一边又来找我吐槽。

 

我想了很久,只回复了三个字:你活该!


(1)

 

记得几年前,去表姐家做客,大家一起吃饭聊天,说了许多人生感慨。

 

饭后,我主动帮表姐收拾碗筷,她12岁的儿子站在一边愣愣地看着。我指着表姐逗他:


“童童,你看妈妈多累啊,你能帮忙扫一下地吗?”

 

孩子楞了一下,随即流露出不屑的表情:


“我才不做呢,这是你们女人做的事!”

 

表姐有些囧,挥手打发儿子,转过头来解释,儿子从小就没做过什么事,和孩子爸一样什么都做不好,还不如自己直接干了,省得他们没做好,又要自己重新做一遍:


“图个方便呗,孩子还小,学不会,学会了也做不好,还不如让他多看几本书。”

 


孩子已经十多岁了,父母却一直“图个方便”包办一切,而孩子也等着父母把辛苦劳动的成果给自己享受,甚至觉得这是理所当然。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常常“图个方便”,不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只会养成他的惰性和依赖性。

 

“图个方便”看似是爱,实际上是父母给孩子最恐怖的礼物。

 

(2)


前段时间,长沙一条新闻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一个30岁的男人,因为小学辍学在家无所事事,没有一技之长被父亲带去了做苦力。

 


做苦力太累了,他受不了,没做几天就去了学理发。可就算是学习他也不安分,认为师傅总是刁难他。他又离开了,到了饭馆做配菜员,去美术学院做人体模特......

 

哪怕工作待遇不错,他也能找到各种借口离职‘没力气干活,老板总说侮辱的话,受不了’‘总被认为是小偷,被人打’。

 

最后他回了家,成天躺在床上玩手机,不干家务,面对患有糖尿病还出门搬砖做苦力的父亲丝毫不动容。

 

父亲气极了,指着儿子破口大骂,把他赶出了家门。

 

他不解,觉得父亲心太狠,扬言要把父母告上法庭:我没有能力,父母有能力,他们为什么不能养我?

 

街坊邻居看着也来气,但是想想过往,又叹一口气:


也怪他爹娘,从小不让他做事,弄得现在不肯做事了。

 

他的父亲看着自己亲手养大的儿子后悔不已,坐在床边思绪万千。



只是此时,孩子早就定型定性,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3)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

 

说来讽刺,我们一边鄙弃那些啃老、什么事情都不会做的年轻人;一边却用实际行动,让儿女变成这样的人。

 

小的时候,

孩子不老实吃饭,图个方便,拿着碗跟在后面喂;

孩子不会调闹钟,图个方便,每天叫他起床;

孩子不会搭配衣服,图个方便,我们替他准备......

 

上学了,

孩子碰到了学习难题,图个方便,直接把答案告诉他;

孩子背课文总是背不流利,图个方便,差不多能记住意思就行了;

孩子做家务做得不够好,图个方便,我们自己做了吧......

 


在家的时候,

孩子拖地拖不干净,图个方便,我直接拖完就好了;

孩子回老家觉得没意思不愿意多待,图个方便,把手机给他玩就有意思了;

孩子在家做作业不专心,图个方便,直接把他送晚托班不就好了......

 

年龄再大一点,

孩子有些晕车,图个方便,以后出远门就不要坐大巴火车了,直接买飞机票吧;

坐公交车又挤又浪费时间,图个方便,直接打的吧;

孩子不会做饭,图个方便,以后跟在他身边每天给他做饭好了......

 

曾经有人总结中国的四大宽容定律:人都死了、来都来了、大过节的,第四个就是不少人反感但却在做的:孩子还小,我就图个方便。

 


的确,你帮孩子做了的确很“方便”,但是人的能力都是循序渐进的,没有孩子会一夜之间长大。

 

如果你不让他在7岁前学会整理书包,不让他在16岁前处理自己闯的祸,23岁前还给他大量的金钱挥霍,那难保他不会终生啃老。


(4)

 

说一件有趣的事情。

 

朋友晓芳是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回家听写单词,并且让家长签字。

 

有一次,她照例布置作业,可是有一个女孩的本子上却没有签上家长的名字。


女孩解释:

“我妈忘了。”

 

她严厉批评了学生。

 

意外的是,当天晚上家长打来电话,不停地道歉:

“老师不好意思,我最近太忙了,昨天真的听写了,但是我忘了签字,都是我的错......”

 

她问:

“佳慧(学生名字)没有找您签字吗?”

 

家长说一直以来都是自己主动签的。

 

朋友一听马上冲着家长一顿骂:


您有想过吗?孩子终究有一天要出去工作,在工作场合有许多合同需要领导签字。


如果孩子不主动,因为领导忙领导在开会没签字事情就耽搁下来了,合同作废了,这个时候,谁负责?


领导会原谅她吗?

 

家长恍然大悟,孩子在成长中的很多经历,其实都是为了模拟未来的场景,他要学会独立,也有必要学会如何处理份内的事情。

 

此后,这位家长不再主动,只是督促和引导,让女儿承担自己犯下的错。

 

一开始,很不适应,可是放开后发现,其实孩子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弱,她可以自己定闹钟、搭配衣服、主动翻书找题目的答案......


原来,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为家长把他们当成是孩子。



老鹰从来不会一直替小鹰捕食,它们会在儿女们羽翼丰满后把孩子们推向悬崖,也只有这样,小鹰才能学会飞。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培德书院国际学校总校长钱志龙说过:长大这件事,跟上厕所一样,孩子们必须自己完成,无论你有多爱他们。大人们一厢情愿的,打着爱的旗帜去代劳、去操心、去过度保护,去敲打问责把孩子磕痛的地板,最后造成的后果就是一旦当家长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的屁股上永远沾着屎。

 

“图个方便”是教育孩子的大忌,放开双手,让孩子飞翔,他其实可以自己走好人生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